第480章
“本撫決定分屬區域,歸德為一部,開封為一部,分有盧象晉、周文功為主將,另選沈長海、任繼堂為監察副將。 兩府治下各縣,再細分各部主將,監察副將,兩日必向大名府呈遞軍報,逾期或瞞報,以背叛大明論。 在此期間,那一縣肅清事結束,即刻統本部兵丁歸營。 若遇白蓮賊人流竄,則歸該部主抓,逃竄一人,未逮捕者,未肅清者,主將、監察副將,以軍法論處。 本撫明確的告訴你們,這是一場戰斗,一場關系直隸、河南、山東三地,是否會出現叛亂的戰斗。 到時誰敢貽誤戰機,或導致叛亂生出,本撫定以天雄軍軍規,將所犯者斬殺! 若需出兵山東,本撫會擇派精銳,此令都聽清楚沒有?!?/br> 李若鏈:“……” 盧象升所講之言,叫李若鏈心生驚意,他怎么都沒有想到,盧象升會以這種方式,來下達軍令,這不就是變相的守土有責嗎? 只不過跟固守城池不同,盧象升將此事擴散到各縣,同時該給每個人,都明確了軍令,防止有人偷jian?;瑔幔??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蓮(2) “盧巡撫,下官心中有一言,不知當講否?”看著涌出正堂的眾將校,思緒復雜的李若鏈,看向盧象升說道。 “講?!?/br> 盧象升言簡意賅道。 李若鏈想了想,開口道:“若是河南境內,所涉白蓮賊人,不止歸德、開封兩府,亦牽扯到其他府縣,那盧巡撫所定,豈不無法徹底鏟除白蓮?” “所以本撫才定此策?!?/br> 盧象升微微一笑,對李若鏈淡然道:“先將歸德、開封兩府,各處可能存在的白蓮賊人,一縣一縣的厘清,那才能查出更多。 攜賊人歸大名府的各部,就是隨時出動的援軍。 若查出其他府縣,殘存有白蓮賊人,就依此策,繼續外派,一縣一縣的厘清。 本撫的手里,就這么點兵馬,真要鋪開了,就算出戰一年,疲于奔波下,都不可能揪出所有,但縮小范疇就不一樣了?!?/br> 李若鏈:“……” 盧象升這招夠絕的啊。 以所下軍令壓制,叫各部出動的兵馬,保持高效、警惕的鎮壓效率,對各自所轄區域,展開相應搜查鎮壓。 若是你足夠幸運,分派到的區域,沒有白蓮賊人,那就直接率部回歸,后續有流竄的白蓮賊人,那也追責不到你頭上。 “那盧巡撫就不擔心,分派的各部主將,監察副將,特別是兩府的主將和監察副將,欺瞞一部分嗎?” 李若鏈繼續說道:“畢竟此役是以我錦衣衛的名號,才得以越境出兵,他們似乎并不能得到好處吧?!?/br> “呵呵?!?/br> 盧象升淡笑道:“本撫并不擔心,除了這些外,本撫麾下親兵,會分散各部,行暗查事。 另外就算好處叫你錦衣衛得了,可對天雄軍內部,并不受影響。 在趕赴保定任職時,本撫已傳陛下口諭,天雄軍將會擴軍,不能得朝廷官面嘉獎,但內部晉升呢? 要知道我天雄軍內部,亦有記功制的,此乃陛下特設,除天雄軍外,也僅有勇衛營、忠勇軍等少數幾部有此特權?!?/br> 李若鏈雙眸微張,有些難以置信,天子竟對天雄軍、勇衛營、忠勇軍等部,竟信任到這等程度。 若是這般的話,那上述諸部前腳剛擴編,后腳一應晉升,就在內部明確下來了? 這直接繞開兵部了啊。 天子就不怕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嗎? 事實上李若鏈的擔心,純粹是多余的。 一來對天雄軍、勇衛營等部新軍主將,崇禎皇帝是信任的,畢竟他們的cao守怎樣,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來,上述各部新軍,擴編到怎樣的程度,崇禎皇帝都明確了。 日后所供應的糧餉,包括提供的火銃、火炮、甲具、軍械等,都是以此為定額的。 或許這些主將,能私底下多招募些兵額,可怎樣養活就是犯愁之事了。 再者說,崇禎皇帝也已明確,各部新軍論調事,三年一次,多重制約下,避免尾大不掉。 三來,各部所開隨軍講武堂,包括西苑講武堂,所培養出來的將校,日日講著效忠之言,潛移默化下,亦能影響到他們。 崇禎皇帝只要能在上述諸軍,做到公平公正,叫他們立下功勛,就能得到相應賞賜,那這些新軍,為何要背叛他們效忠的天子? 崇禎皇帝是大明天子不假,但他需要軍隊為倚仗,需要對他的旨意,言聽計從的軍隊! 而不是兵部一紙調函,就能調動的軍隊。 這些新軍走出的將領,日后將成為崇禎皇帝,逐步掌控各地兵權,為后續重厘軍事權柄做準備。 文貴武賤的政治生態,崇禎皇帝必須要扭轉過來。 各地的平叛事,就是磨練這幫新軍的磨刀石,誰能憑功晉升上來,那未來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 …… 乾清宮,東暖閣。 “都看看吧,前腳直隸和山東兩地,呈報災情事,后腳白蓮余孽,就冒出來了?!背绲澔实叟ぷ嗍?,看著內閣和軍機處的大臣,沉聲道。 “朝中的那些大臣,一個個還有臉在這里,向朕呈遞規諫奏疏,請罷賑災公署事,現在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