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徐光啟、孫居相相視一眼,遂起身撩了撩袍袖,屁股挨著木凳坐下,心里卻是各異的情緒。 就當前朝局的變幻,他們也都頂著不小的壓力。 “錦衣衛督辦的京通貪污案,已然結案了?!?/br> 崇禎皇帝緩緩睜開眼睛,看向太液池方向,平靜道:“所涉及的一應貪官污吏,悉數都處于極刑,傳首北直隸等地。 他們的家眷,全部流放遼東了,名下的一應家產,悉數都被錦衣衛查抄,并移交到內帑這邊了。 京通兩個坐糧廳,及下轄的一應官吏,兩位卿家也都呈遞奏疏,增補到位了。 現在京通二倉所滋生的貪官污吏、家賊碩鼠,也都被一掃而空了,之后兩位卿家要做的事情,都清楚吧?” 京通二倉所儲糧食,是國朝的戰略儲備糧,是對外發動戰爭,或遇突發狀況平穩局勢,才會用到的糧食。 面對災害頻生的境遇,崇禎皇帝對京通二倉極為看重,甚至圍繞整個北直隸,增設軍儲倉的謀劃,也在穩步推進之中。 殺一批染指儲備糧的貪官污吏,這對大明上下的震懾,不可謂不大。 “啟稟陛下……臣等清楚之后要怎樣做?!?/br> 徐光啟站起身來,作揖行禮道:“先前所定的各項新規,會在京通二倉落實下來,切實保障倉場事,絕不會出現任何情況。 另外臣與孫尚書商榷,趁此機會,可先行在河間府、天津直隸州兩地,籌建新的軍儲倉,外設坐糧廳。 這樣一來的話,陛下所關心的倉場事,會逐步的穩定下來,力保在遇到任何問題時,國朝不至于太被動?!?/br> “不過陛下……” 孫居相緊隨其后,起身作揖道:“先前京通二倉的虧空,想要盡快填補的話,還需查抄的那批家財補進……” 講到這里的時候,孫居相沒有再說下去了,畢竟查抄的錢財,都充入內帑了,叫天子拿出這些銀子,似乎并不容易。 “籌建新的軍儲倉,想法不錯,盡快落實下來吧?!?/br> 崇禎皇帝淡然道:“不過巡檢制度,必須要明確到位,在河間府和天津直隸州這邊,要尋求相應的經驗。 務必要確保一點,儲存進去的糧食,一兩都不能少。 所遴選的官吏,必須要經層層篩選,似京通貪污案,絕不能再發生。 等到相應的機制,都完善起來后,便在北直隸治下八府,皆落實籌建軍儲倉。 糧食是國朝的頭等大事,必須要確保萬無一失。 至于京通二倉的虧空,朕已命大內行廠這邊,用那批查抄的所有家財,去分批購買平價糧,到時會諸批移交到京通兩個坐糧廳。 關于入倉糧的臺賬,必須落實到位,朕會不定期的譴派廠衛,到所轄的各個倉場,進行密查的?!?/br> 面對上下擺爛的大明,縱使徐光啟和孫居相他們,都是肯干實事的良臣,但是卻也難保底下的人,有被錢財所蒙蔽雙眼的。 吏治腐敗下的官場,做官若不是為了升官發財,那何必寒窗苦讀十余載,拼命高中,躋身到大明體制下呢? 所以崇禎皇帝在倉場事上,決定再多加幾道鎖鏈,最大限度的確保,大明倉場事絕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對了,等那批查抄的家財耗盡,以后大內行廠這邊,每年都會向各地倉場,移交數批儲糧?!?/br> 崇禎皇帝伸手說道:“所以也別怪朕給你們加緊箍,給底下的人明確表態,日后敢染指倉場者,就不是這次處于極刑了,一經查明,夷三族!” “陛下英明!” 本驚疑的孫居相,一聽崇禎皇帝所講之言,當即作揖行禮道:“臣定會將陛下之意,以公函的形式,下發到兩處坐糧廳。 不過陛下,大內行廠這邊,每年能移交多少儲糧?若是多的話,臣當盡快籌措其他府縣增設軍儲倉?!?/br> 相比較于廠衛臨設choucha事,孫居相更在意的是大內行廠,每年能向所轄倉場這邊,移交一批儲糧。 不花國庫的銀子,花內帑的銀子,每年購進一批儲糧,即便頭上戴著緊箍,又算得了什么呢? “這個還沒有明確的數額,但不會少,要看各地的情況?!?/br>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看向孫居相說道:“孫卿,多多為國朝遴選培養出一批,專司倉場事的能臣干吏。 倉場事這副重擔,朕就交給你們了,別叫朕失望。 徐卿,準備一下,隨駕前去西山,朕要到西山去看看?!?/br> 倉場事有孫居相主抓,有徐光啟分管,崇禎皇帝的心里很放心。 若是北直隸治下各府,謀定的軍儲倉皆能籌建起來,并搭建起一支相對清廉、相對高效的隊伍班底。 那日后就能輻射到山陜、河南、山東等地,這給日后的賑災、平叛事,都能起到不小的助力。 有這次京通貪污案的震懾,崇禎皇帝覺得三年之內,國朝所轄倉場事,絕不會再出現任何問題。 等到三年暫穩期一過,整個朝堂的局勢,就徹底改變了,連帶著國朝的吏治問題,亦能得到較大的緩解。 到那個時候,崇禎皇帝就可以大刀闊斧的謀新政,徹底斬斷所存在的那些頑瘴痼疾,乃至是滋生出的毒瘤了。 第九十五章 巡視西山(1) “咚咚……” “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