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rou沒有就算了,但口糧要保障好。 你們內廠這邊,外派的那些巡查宦官,做好監察事宜。 另外給各地的皇莊,再強調一遍,誰敢貪朕的銀子,貪朕的糧食,做出克扣壓榨百姓,甚至是遺孀遺孤的事情。 那么……先前被抓的那批掌莊太監,就會是他們的前車之鑒,朕絕不姑息!” “喏!” 王承恩當即應道。 自家皇爺對于貪污之事,是厭惡到了極致,尤其是內廷這邊,誰若是敢不干不凈,那都沒逃出大明律法的制裁。 先前整治內廷,整治皇莊,被殺的太監、宦官,就多達千余眾,那些人的腦袋,至今還丟棄在各地。 “西山那邊,有什么消息沒有?” 崇禎皇帝放下茶盞,看向王承恩詢問道:“武備院等處的衙署建造,一應作坊的建造,進度怎么樣了? 所缺的磚石、木料等,你們內廠這邊,是否能全部供應滿足? 王伴伴,西山的事情,朕很重視。 特別是量產火藥,打造火器火炮這一塊,絕不能有任何延誤,眼下國朝,要平叛的叛亂很多。 僅靠地方上的有司衙署,打造的那些粗制濫造的火器火炮,想解決平叛事,斷然是不可能的?!?/br> “奴婢明白?!?/br> 王承恩道:“京畿一帶的皇莊,所修筑的火窯,供應西山所需,沒任何問題,西山那邊的進度,也很好。 據徐閣老先前所說,西山各處衙署,包括一應作坊,最快一個月內,就能悉數竣工,西山那邊的百姓,都被雇傭了。 武備院這邊,所缺的一應糧食,包括銀子,奴婢都是譴派專人,負責發放和落實的,絕不會誤了皇爺的謀劃?!?/br> 在崇禎皇帝的調教下,內廷搭建起的新體制格局,儼然成為運轉良好,協調縝密的總管機器。 但凡是崇禎皇帝要求,以王承恩為首的太監群體,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旨意逐一落實下來。 ‘看來想管理好內廷,就是要簡單粗暴一些?!?/br> 聽聞此言的崇禎皇帝,心里暗暗說道:‘那些五根不全的宦官,想叫他們做起實事,無需說特別多,該殺就殺,該抓就抓。 有能力的晉升上來,沒能力的趁早滾蛋。 照這樣的勢頭來看,要不了多久,僅北直隸這處基本盤,想要完全掌控,最多兩年時間就夠了?!?/br> 第五十六章 琉璃和千里鏡 “皇爺……武備院主事宋應星,湯若望求見?!?/br> 韓贊周走進東暖閣,對崇禎皇帝拱手道:“他們有一物,想要獻于皇爺,希望能撥款專研?!?/br> “宣?!?/br> 崇禎皇帝想都沒想,開口說道。 武備院所聚的那些人才,尤其是宋應星這些主事,那每個都是寶貝,不管提出任何的需求,崇禎皇帝都會一一滿足。 特別是現在的內帑,變得無比充實,能用銀子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情! “臣……宋應星,拜見陛下!” “臣……湯若望,拜見陛下!” 被領進東暖閣的二人,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在湯若望的手里,還拿著一銅制長筒,這吸引了崇禎皇帝的注意。 那是望遠鏡? “兩位卿家免禮?!?/br> 崇禎皇帝伸手示意,開口道:“兩位卿家,此來宮中,是為了何事?有什么需求,只管對朕提?!?/br> 宋應星、湯若望相視一眼后,湯若望走上前,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陛下,臣等想要獻的,命叫千里鏡。 先前臣和鄧玉函主教,就曾向朝廷敬獻過此物,以方便欽天監觀察天象,這次進宮就是想懇請陛下,再給武備院劃撥一筆銀子?!?/br> 王承恩、韓贊周的眉頭,微蹙起來,看向湯若望,向皇爺敬獻一個千里鏡,就想再爭取內帑銀子。 要知道在這些啥日子,僅僅對武備院這邊,內帑前后劃撥快一百萬銀子了。 這千里鏡再好,那也沒有鉆研火藥、火器火炮重要啊。 這西洋傳教士的胃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呈上來叫朕看看?!?/br> 崇禎皇帝開口說道:“朕記得這千里鏡,站在原處,能看到數里外的景物,朕先前就知道此物。 但忙于國朝的政務,忽略此事了?!?/br> 其實湯若望口中的千里鏡,就是望遠鏡,很早就流傳進大明,不過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被宋應星、湯若望他們一提醒,崇禎皇帝的心里有了想法。 “此物若是能大批量生產,列裝到軍隊之中,特別是給斥候配上,那對戰場的戰局來說,會起到不小的助力?!?/br> 崇禎皇帝接過王承恩所呈千里鏡,舉了起來,看向東暖閣外,開口道:“不過單目千里鏡,終究有些不便,為何沒有想過改成雙目? 還有就是這千里鏡的觀測距離,聚焦情況,并不是特別的好,宋卿,湯若望,你們想爭取的銀子,就是為改善這些問題的吧?” “是的陛下?!?/br> 宋應星走上前,拱手作揖道:“武備院這邊,在召開研討會時,就發現國朝對千里鏡的重視不夠。 若是能提升千里鏡的品質,研制出更好的千里鏡,不管是配發給軍隊,還是從事天文研究,都是極好的事情?!?/br> 只怕就是想從事天文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