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五軍營、神樞營、神機營三處,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崇禎皇帝心里比誰都清楚,即便是在天子腳下,那吃空餉、喝兵血的情況極為嚴重。 京營在職的那幫勛戚,除少部分是不貪的,多數都是貪的,縱使是甲申之亂發生,有些恪守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勛戚,在這樣的風氣下,那或多或少都不干凈。 沒辦法。 大明勛戚群體的權柄,被大明文官群體徹底架空,除了待在五軍都督府,待在京營,根本就沒太多話語權。 文武失衡的政治生態,叫大明天子喪失一項先天優勢,為了鞏固皇權,只能任用身邊的心腹太監,重用滿心算計的jian臣,才能在朝堂之上,構建較為畸形的制衡。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大明戰神的身上。 “既然你們不說,那就朕來說?!?/br> 崇禎皇帝神情冷然,道:“眼下國朝這邊艱難,朕決意裁撤京營兩成員額,行汰兵減餉之事?!?/br>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京營身負拱衛京畿的重擔,裁撤掉兩成員額,那三大營如何確保京畿安危!” “是啊陛下,臣等在京營任職,理應為陛下分憂,為社稷慮,若真裁撤兩成員額,只怕京城會人心動蕩的?!?/br> “臣附議!” “臣附議!” 被踩住尾巴的眾多勛戚,驟然聽聞崇禎皇帝所講,那一個個情緒激動起來,減少兩成的員額,那他們要少多少進項啊。 先前畢自嚴這幫朝臣,一個個奉旨來京營督辦整飭事,涉及到他們利益時,那一個個想盡各種辦法,也要叫他們滾蛋。 奪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有薊密永三協所駐強軍,有遼前所駐邊軍,京畿還有忠勇軍、勇衛營在,如何能亂的了?” 猜到這種情況的崇禎皇帝,平靜道:“先前建虜進犯國朝,朕怎么沒見你們,一個個為朕分憂,主動請纓,要率部離京迎戰呢? 別給朕找什么說辭,你們這些人的表現,朕全都看在眼里,汰兵減餉一事,不容有任何質疑。 此事你們來辦,兩個月后,朕要看到京營的改變,如若不然的話,那朕就再裁撤兩成員額!” 對待多數廢物的現任勛戚群體,崇禎皇帝的態度是強硬的,拿著國朝的銀子,去養這些喂不熟的狼,崇禎皇帝不會干這樣的傻事。 與戍守在邊鎮、遼前的軍隊不同,在京畿一帶的京營,不會鬧出什么嘩變,除非這幫在職的勛戚,不想活下去了。 作為變相圈禁在京城的勛戚群體,有些事情他們敢做,但有些事情他們是不敢做的。 “諸卿,你們幾個跟朕過來,朕有些話,要對你們說?!庇槐娔抗獾某绲澔实?,神情冷然,看向祖大壽、吳襄他們說道,絲毫就不給這幫勛戚,任何的好臉色看。 第十六章 年輕好,朕就要青年才俊 走在這枯草遍地,附著些許雪花的土地上,崇禎皇帝看著沿途把守的銳士,祖大壽、吳襄等人,低首跟在身后,隨天子這般走著。 “祖卿啊,先前受袁案的影響,朝局動蕩?!背绲澔实圻呑哌呎f道:“你們雖是受朕之命,來神樞營任職,然想替朕分憂,力改京營不振風氣,朕也知有困難?!?/br> “先前怎樣,朕就不說了,但這次的汰兵減餉,你們神樞營這邊,必須要初見成效,絕不能叫朕失望,明白嗎?” 崇禎皇帝那不容置疑的語氣,叫祖大壽、吳襄他們,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天子這是要將他們架在火上烤啊。 在三大營任職的勛戚,沒一個是簡單角色,別看在崇禎皇帝面前,一個個老老實實的,但天子看不見的時候呢? 說到底對累世皆在京營任職的勛戚,他們就是外來戶,有任何不符合現狀的舉動,都會引起不滿的。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會叫您失望的?!?/br> 祖大壽微微欠身,開口道:“不過陛下,此次行汰兵減餉事,能否從兵部或兵仗局那邊,調撥一批軍械和火器。 自末將來神樞營赴任以來,麾下的一眾京營將士,缺少軍械火器等,趁此次……” “這件事情短時間內,還無法促成?!?/br> 崇禎皇帝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開口打斷道:“這內廷的兵仗局,還有軍器局,近期將隨武備院一道,遷移到西山一帶。 從事火藥、火器生產的場所,都會遷出京城。 畢竟京城是我大明心腹所在,而火藥生產、儲存等,存在隱患,朕不希望天啟朝鬧出的慘劇再出現。 不過此事祖卿無需著急,等西山那邊,籌建起新的火藥、火器生產場所,朕會緊著你們神樞營調撥?!?/br> 對祖大壽所提之事,崇禎皇帝清楚他想要干什么,無非就是想以此漏些財,給神樞營這邊的勛戚。 拱衛京畿的三大營,尤其是神機營這邊,那配備的火器、火炮,其實都不少。 但是吧。 受吏治腐敗、貪婪成風的影響,每每批復的火器、火炮,都是上下其手,用最劣質的材料,所鍛造出來的,至于剩下的銀子,都被經手的那些人,分層盤剝了。 治理地方,行軍打仗,或許對多數的大明官吏、武將、勛戚等,算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但是吧。 怎樣盤剝銀子,怎樣分層協作,那一個個都很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