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等暫穩期過去了,所謀劃的各項部署落實,大明切實發生改變了,那后續內閣的任期,也將調整為五年一屆。 若責任內閣能明確下來,對崇禎皇帝后續改革大明,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若……真要推動此事,只怕會在朝堂引起風波?!敝苎尤濯q豫再三,講出自己的擔心,當然這件事情對他沒太大政治獲益,其并不想過多摻和此事。 “周卿啊,朕知道你心里有顧忌,覺得會得罪不少人?!?/br> 崇禎皇帝看著周延儒,開口道:“你可知朕為何沒有動韓爌嗎?目的就是不想叫國朝的秩序,再繼續亂下去了。 眼下大明可謂是內憂外患嚴重。 若是繼續靠廷推,去選拔新的閣臣,就依著當下朝中的氛圍和風氣,只怕有用的大臣沒上來,似錢龍錫、李標之流,又將推到朕的面前。 所以等內閣這邊穩定了,朝局穩定了,有了這責任制和追責制,倘若內閣出現空缺,周卿覺得朕會重用誰?” 現在對崇禎皇帝來講,是將他的一些主張,通過老派讀書人出身的官員,利用現有奉行的規則,先在大明立起來。 等到他培養的新派讀書人出身的官員,真正變得強大起來,能起到獨當一面的作用,在徹底落實種種制度。 治國如烹小鮮,掌握其中的精妙火候,極為考驗崇禎皇帝。 “臣惶恐,先前只顧著心中的顧忌了?!敝苎尤迓勓?,拱手作揖道:“臣愿為陛下分憂,盡力將此事做好?!?/br> “不是盡力,是要用心?!?/br> 崇禎皇帝說道:“朕相信周卿的能力,這件事情唯有周卿能辦好,還望周卿,不要叫朕失望啊?!?/br> 像周延儒這樣的老狐貍,老政客,若是不透明一些相應好處,那肯定是不會盡心去辦事的。 好在周延儒也很會算計。 即便是為了自己那點算計,這責任制和追責制,其必然會設法做起來的,不然其想進入內閣的想法,豈不就無處下手了? 第十一章 翰林院布局 崇禎皇帝很忙,自崇禎三年悄然而至,宣府鎮通敵案明確,袁案定下調子,以三年為期限的暫穩期,圍繞這一政治核心的相應謀劃,就要逐一落實了。 嘴上說著不要勤政克己,但身體卻很現實,對大明天子這個職業,崇禎皇帝頗有趨之若蟻之意。 “韓卿……都察院這邊,空缺的位置不少?!?/br> 崇禎皇帝站在文華殿前,負手而立,看著忙碌的宦官,皺眉道:“你這個右都御史,要切實履行好職責,為朕薦才,為國朝薦才,將一批正直、有責任心的官員,簡拔到合適的位置才是?!?/br> 在后垂手而立的韓繼思,眉宇間帶著幾分憂色,顯然是受中旨頒布的內閣名單,在國朝引起的震動影響,這心里生出隱憂。 沒有經過廷臣會推,天子就定下內閣大臣,哪怕受當前朝局的影響,不會有大臣冒著罷免的風險,上奏疏彈劾或規諫,但是之后呢? “陛下,此事臣會與都察院的幾位同僚……”收斂心神的韓繼思,沖崇禎皇帝拱手作揖道。 “商討可以,不過意見要以你為主?!?/br> 崇禎皇帝轉過身,拉起韓繼思說道:“尤其是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這類要職,要慎重的思量。 倘若在朝的沒有合適人選,就在地方進行篩選,都察院要切實履行好監察職責,別再像先前那般,只盯著些許小事不放,卻無視別的根節。 宣府鎮出現通敵案這等驚世駭俗之事,難道韓卿還沒明白嗎?眼下國朝的吏治,已然是非??皯n的了?!?/br> 科道這一重要體系,崇禎皇帝要避免一派獨大,所以暫穩期的這三年,他要做的就是摻沙子,不叫東林黨一家獨大,或者其他派系獨大。 從某種意義上去說,大明是大多數文盲的封建王朝,能修習圣賢書,參加科舉的群體,攏共就那么多。 所以不管是在朝為官,在地方為官,亦或者監生、生員,絕大多數都是出自享受特權的士紳、地主群體。 想要脫產學習,在大明是奢侈的,所謂窮文富武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故而單從政治層面來講,就算將東林黨從朝堂上一棍子打死,也不可能說將他們全都給殺了。 沒有理由的濫殺,無疑是在掘斷大明的統治根基,更何況東林黨的根據地,還是在富庶的南方諸省呢? 再者說東林黨這一群體中,也是有務實的官員的,殺的多了,叫他們怎么樣?秩序不就全亂掉了? “……” 韓繼思情緒有些激動,天子方才所講之言,那分明是有意提拔自己,出任空缺的左都御史,若是這樣的話,那都察院所缺班底,就定要盡心去辦,叫天子心里滿意才行啊。 “韓卿,你下去忙吧?!?/br> 見韓繼思意動了,崇禎皇帝開口道:“這都察院里,像那種無能的庸官,鉆營投機之流,該罷免就罷免,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 尤其是在京畿一帶,派駐到各處的監察御史,那就更是要這樣了。 像督倉場、總河、漕運等一應要地,要是讓品性不好、能力不足的人,占著位置,那出現問題,該算誰的?” “陛下放心,臣定會梳理好都察院,為國朝分憂!” 韓繼思聞言,當即拱手表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