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喏!” 受武備院之事影響,也給崇禎皇帝提了個醒,既然試驗火器、火炮,武備院這邊都能考慮那么多,怕出現驚擾到京城的意外發生。 那分布在京城內外各坊的火器、火藥制作場所,必須全部遷移出京城,不管是兵仗局這邊的,還是軍器局這邊的,都必須堅決的遷走。 天啟朝發生的王恭廠大爆炸,對京城造成多大的損失,崇禎皇帝是清楚的,類似火藥爆炸這種事情,不能在崇禎朝的京城發生。 事實上在京城內外城的王恭廠、安民廠等處,從事火藥生產、儲存的地方,大小爆炸就一直存在著。 武備院所選西山那處地方不錯,所居住的人相對較少,遠比不上人口稠密的京城,縱使是發生了爆炸,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都是很低的。 “臣……徐光啟,拜見陛下!” 在崇禎皇帝思索之際,被召而來的徐光啟,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前來東暖閣的途中,王承恩向徐光啟講了此行目的,這叫徐光啟多少有些擔心,武備院所呈奏疏,會被崇禎皇帝斥責。 “徐卿來了?!背绲澔实勖媛缎σ?,伸手道:“快免禮,王伴伴,給徐卿賜座,斟茶?!?/br> 崇禎皇帝的態度,叫徐光啟一愣,難道不是斥責自己的? “徐卿啊,朕聽說你們武備院這邊,有意以西山作為新址?”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隨后道:“武備院擔心的事情,朕想了想,你們提的很好。 畢竟牽扯到試驗火器、火炮,所鬧出的動靜,的確是大了些。 要是影響到京城這邊,恐朝中的一些言官御史,甚至是朝中大臣,都會上疏彈劾的。 不過西山這么大,只一個武備院的話,是否顯得有些過于單薄。 朕有意將兵仗局、軍器局有司,所轄制作火器、火藥場所,皆遷移出京城,隨同武備院一起,遷移到西山那邊,徐卿覺得如何?” 本想解釋的徐光啟,一聽天子所講,愣住了,天子這意思,不但認可他們武備院所呈奏疏,還打算將兵仗局、軍器局等危險場所,都一并遷移到西山去,這的確是件好事啊。 “陛下圣明!” 徐光啟站起身來,拱手道:“京城乃大明核心要地,似制作火器、火藥這類危險場所,不該安置在天子腳下。 不過陛下,若真叫兵仗局、軍器局等有司,一并隨武備院遷移到西山,只怕這花費的銀子……” “銀子的事情,徐卿不必考慮?!?/br> 崇禎皇帝擺手道:“這有關遷移及后續建造等各類花費,朕會從內帑劃撥銀子,這件事情看起來很小,但是卻關乎京城安穩。 天啟朝出現的王恭廠爆炸,死傷多少人,摧毀多少建筑,至今阜財坊那邊,都還有不少建筑,都沒有恢復過來。 這件事情就交由徐卿專辦,期間遇到任何問題,可向朕呈遞密奏,需要解決什么,朕都會出手解決。 兵仗局那邊,朕會叫他們全力配合,至于軍器局那邊,徐卿就要多費些心思了。 等上述有司遷移到西山一帶,武備院有權管轄,要針對火器、火藥的生產、儲存等各項事宜,制定完善的制度,最大限度避免意外的發生?!?/br> 徐光啟拱手應道:“臣領旨!” 大明存在著兩套班底,一個外朝,一個內廷,基本上外朝有的,內廷也都有,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服務皇權、服務皇室外,也有起制約外朝的作用。 就像火器火藥生產這一塊,內廷有兵仗局,外朝有軍器局,不過軍器局隸屬于工部,在權限這方面,遠不如兵仗局。 軍器局主抓的是生產,但生產是需要銀子和原材料的,可這些權力,分別在兵部和工部這邊。 在崇禎皇帝的眼里,像軍工生產這一塊,要具備完整的權柄,等時機成熟了,要全部整合到武備院名下。 現階段先將兵仗局和軍器局,都遷移出京城再說,有徐光啟專辦此事,崇禎皇帝心里還是很放心的,畢竟徐光啟是務實的官員,又精通火器這一塊,想解決期間形成的麻煩,不是什么問題。 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山火槍營 “皇爺,您將兵仗局和軍器局,所轄火器、火藥等處,悉數隨武備院遷移到西山,那守備事……”王承恩微微欠身,向崇禎皇帝提醒道。 自家皇爺對武備院的重視,王承恩是有了新認知,尤其是牽動不少人利益的兵仗局、軍器局,自家皇爺都交徐光啟專辦,該提醒的地方,身為近侍的他,必須要提醒。 “朕也在想這件事情?!?/br>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在東暖閣來回走動著,皺眉道:“西山那個地方,畢竟離京城有一段距離。 真要發生什么事情,就算想要解決,時間上也來不及。 若是沒一支專門的軍隊,負責西山一帶的守備事,必然會出現隱患,像監守自盜、匠戶外逃這些,都是會發生的。 另外等軍器局、兵仗局等有司,皆隨武備院遷移到西山落衙,朕打算叫武備院這邊專管起來?!?/br> 作為大明在京畿的各系統火器、火藥制造單位,兵仗局也好,軍器局也罷,畢竟是出自不同的系統,叫從事研制的武備院,騎在他們頭上指揮,難免會叫一些人,出現抗拒,甚至暗地里使絆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