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相比較于還算沉穩的陳繼盛,對上述這些人,崇禎皇帝才是最在意的,先前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頒布的戡亂救國之詔,能叫這些人一塊被陳繼盛帶過來。 原本建虜進犯大明,像東江鎮離京畿那般遠的軍鎮,是沒必要調來的,但考慮到東江鎮的情況,崇禎皇帝還是將戡亂救國之詔,派人發放到東江鎮。 那時的崇禎皇帝,心里就存著一個想法,若陳繼盛他們奉詔過來了,那一切都還好說,若不奉詔的話,就必須要堅決的設法除掉毛承祿、孔有德這些人,畢竟他們的危害實在太大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苑點將(2) 面對崇禎皇帝的詢問,陳繼盛、毛承祿、孔有德等一眾東江將校,臉上流露出各異的神情,心里卻思量起來。 這兩日他們與勇衛營所部,暫駐在這西苑規定之地,也都見過勇衛營的cao練,初見時的不屑,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叫他們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 想要檢驗一支軍隊,是否能稱得上真正的強軍,其實對統兵將領來講,都有一條相同的標準,那便是這支軍隊麾下的將士,潛意識里去遵循的軍規軍紀。 瞧見陳繼盛他們陷入到沉思之中,崇禎皇帝并沒有開口催促,相反卻靜靜的站在原地,等待著第一人主動站出。 盡管東江軍的軍風軍紀很差,然考慮到當初毛文龍在締造這支軍隊時,所處是怎樣一種環境,補充的兵源成分復雜,崇禎皇帝并沒想除掉東江軍。 處在當前這種環境下,使得崇禎皇帝需要一支支強軍,更需要一幫敢打敢拼的悍將,倘若毛承祿、孔有德他們,能被自己調教出來,那重用他們也未嘗不可。 現階段的大明是上下擺爛,可供崇禎皇帝選擇的空間很局促。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想培養出強軍還算容易,只需明確軍規軍紀,實發糧餉,配足各式軍械、火器,配合相應的cao練,就能在一場場血戰中,錘煉出一支支強軍。 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下,拉上戰場的軍隊,只要見一次血,要么成,要么廢。 就像養蠱一般,強者恒強,弱者恒弱,沒有那么多道理可言,這便考驗統兵將領的能力了,由此可見培養一名優秀將領,是何其困難的事情。 當前毛承祿、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這些將領,盡管心底產生一些對朝廷的不滿和不信任,但還遠沒到徹底叛變的階段,所以能把他們拉到自己麾下驅使,站在崇禎皇帝的角度,還是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這跟在崇禎皇帝的心底,已判處死刑的遼東將門,還是有著一些區別的。 陳繼盛沉吟片刻,硬著頭皮走上前,對崇禎皇帝拱手道:“陛下,勇衛營的cao練方式,似與戚少保編撰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有著很大的不同。 末將等雖說在這兩日內,與勇衛營同駐西苑,然并不清楚其中的門道,故而不能下此確切的說辭?!?/br> 還算務實。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看向毛承祿他們,說道:“你們的想法呢?可是跟陳卿一樣?” “是的,陛下?!?/br> “陛下,末將與陳副總兵想法一樣?!?/br> “陛下……” 神情間多帶著些遲疑的毛承祿、孔有德等人,不分先后的抱拳行禮道,透過眼前這一情況,崇禎皇帝也敏銳的覺察到毛文龍的舊部,并非是所謂的鐵板一塊。 有毛文龍的東江軍,和沒有毛文龍的東江軍,那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情況,這也給他分化陳繼盛等人,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局面。 “你們能對朕講出心里所想的話,朕很欣慰?!?/br> 崇禎皇帝面露贊許,看著陳繼盛他們,說道:“不像袁崇煥那邊,也不像朝中的一些大臣,為了自己心里的那點算計,就聯起手來欺瞞朕。 以為這樣做了,就能高枕無憂,可他們都沒有想過,人在做天在看,做了錯的事情多了,早晚有紙包不住火的時候。 這次建虜進犯我大明,就是最好的體現,只是卻連累大明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待這些罪人,朕絕不會輕饒?!?/br> 講到這里的時候,崇禎皇帝的臉色冷了下來,連帶著陳繼盛、毛承祿這些東江將校,一個個心里都變得緊張起來。 崇禎皇帝接著又繼續說道:“此番袁崇煥被朕下旨逮捕,入詔獄等待審辦,有些事情還需你們來佐證,這也是朕將你們帶回京城的原因。 毛卿一事,究竟孰對孰錯,背后又牽扯到什么利益,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說辭。 朕不能叫任何忠誠于我大明的臣子,蒙受冤屈,但是同樣也不會稀里糊涂的了事,帶著各種情緒,繼續為我大明效忠。 這些年朝廷苦了你們東江軍,朝廷的難處,朕也就不在這里贅述了,你們此次能奉戡亂救國之詔,千里迢迢的趕來馳援,朕心里記著你們的功?!?/br> 聽崇禎皇帝講到這里的時候,陳繼盛、毛承祿、孔有德這些東江將領,一個個心情變得復雜起來。 同時在眾人的心中,也多生出了一個念頭,只怕他們短時間內,是離不開京城了啊。 崇禎皇帝看著眾人的反應,神情自若道:“然袁崇煥一案牽扯眾多,只怕你們在短時間內,是無法離開京城了。 只是東江鎮這個地方,又關乎到我大明對建虜的布控,不可沒人坐鎮,故,朕決意擢劉興祚為東江鎮總兵官,統屬東江鎮事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