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諸如那已經流于形式的早朝,崇禎皇帝就不打算日日搞了,除了恪守繁瑣的禮儀,講一些沒用的廢話,這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影響國朝的辦事效率。 “王伴伴,軍機處的一眾大臣、參贊,是否已在公事房坐值?”倚靠在龍輦上的崇禎皇帝,心情不錯,看向隨行的王承恩說道。 “是的皇爺?!?/br>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 軍機處是制衡內閣所設,先前建虜進犯大明,為達乾綱獨斷的政治目的,而順勢特設起來的。 盡管建虜進犯大明一戰結束了,但崇禎皇帝可沒打算裁撤軍機處,并準備進一步增強軍機處編制。 按照崇禎皇帝的構想,軍機處將全權負責大明內外的戰事,繞開內閣,以達到所謀之事,能最快抵達前線。 眼下他去往軍機處,是就戰后犒賞、升遷、撫恤等要務,講出自己的想法,并著軍機處盡快辦好。 此番建虜進犯大明,不管是隨駕出戰的各部兵馬,還是奉戡亂救國之詔,趕來勤王救駕的各地援軍、勇壯,都必須按照相應戰功授賞,不然又怎么能服眾呢? 獎罰分明是根本。 只是這次涉及到的授賞、撫恤一事,必然會需要支出大量錢糧,就依著當前外朝國庫的情況,那肯定是不夠的。 按照朝堂現行的潛規則,若出現這種情況,朝中的官員就會設法延遲授賞,一群丘八而已,能為國朝戰死,本就是他們的榮幸。 然崇禎皇帝可不打算這般做。 就大明當前所處的境遇,需要一支支強軍來平叛,遼東那邊需要,山陜一帶也需要,北方若沒穩定的態勢,那勢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倘若一切都按原有軌跡行事,那豈不是叫那些心里還裝著大明的群體心寒?那他這大明天子之位,還能坐穩嗎? 畢竟大明遇到的問題、難關,就已經非常多了,倘若再叫一批人寒了心,日后大明再遇到問題,誰他娘的上啊。 如此這也是崇禎皇帝想先深層次整肅內廷的緣由。 先拿內廷深藏的碩鼠練練手,既能起到震懾內廷的作用,又能得到大批銀子、糧食、田產等,為接下來所謀部署夯筑根基。 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外朝怎么想,就不是崇禎皇帝要考慮的了。 “臣等拜見陛下!” 在崇禎皇帝來到軍機處公事房,以王洽、李邦華為首的軍紀大臣、參贊,忙拱手作揖的行禮。 “行啦,都免禮吧?!?/br> 崇禎皇帝做到龍椅上,揮手道:“建虜進犯大明一事,如今算告一段落了,但有關善后事宜,也必須要做好,今天就把這些事情定個章程?!?/br> 按序排列的眾人,露出各異的神情,都準備先聽一聽天子的意思,然后他們在按章辦事。 “王卿,李卿?!?/br> 崇禎皇帝看向王洽、李邦華,眉頭微蹙道:“這次朕御駕親征,迎戰進犯的建虜,你們都隨駕出戰,對前線出戰的各部兵馬,心里都是很是了解的。 接下來朕要說的這幾件事情,需你二人帶頭盡快辦好。 其一,命勇衛營、天雄軍、忠勇軍等各部大軍,盡快將各自麾下立功將士,傷殘將士的名冊呈遞上來,軍機處這邊,要根據這些所呈評功授賞,不可拖延。 其二,朕決意在承天門外,興建一座大明英烈碑,將戰死沙場的大明健兒,其骨灰安放于英烈碑內,朕要叫我大明上下都知道,這些健兒的豐功偉績! 其三,統計戰死健兒的家眷情況,除朝廷要給予的撫恤外,要分兩個標準,一個有同胞兄弟,一個沒有同胞兄弟。 前者若其家有意愿,可遴選進入勇衛營、忠勇軍、天雄軍,后者皆集中到京城,內廷供養。 其四,督察建虜進犯大明期間,北直隸治下各地衛所表現,有逃戶者革除軍戶籍,涉及衛所各級者,一律免職查辦?!?/br> 王洽、李邦華面露驚詫,難以置信的看向對方,有些不敢相信崇禎皇帝所講之言,這第一條章程他們還能理解,立功嘛,肯定是要授賞的。 可是后面說的這幾條章程,要是想一一辦下來,難度都不小啊,畢竟牽扯到的層面眾多,那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尤其是在承天門外籌建大明英烈碑,此事在大明根本就沒有先例啊,這要是傳揚出去,那必會引起不小的風波。 “陛下,您說的這些章程,想要一一辦好,就依著軍機處現有人手,只怕是不夠的?!崩畎钊A上前拱手作揖,沒敢直接挑明自己的觀點,先講明軍機處的難處再說。 “此事好辦?!?/br>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說道:“人手不夠就擴編嘛,這兩日,朕會篩選一批官員,補充進軍機處?!?/br> 像軍機處這等要害衙署,既然抓到手里了,那就別想再有人,能從自己手里將它抹掉。 聽著天子所講,王洽、李邦華也好,周延儒、徐光啟、溫體仁也罷,他們明顯都嗅到了不同的訊號。 天子對軍機處很看重,之后縱使是外朝這邊,規勸天子想裁撤軍機處,那天子也不會同意的。 “朕知道,你們對興建大明英烈碑,且還是在承天門那等要地,心里難免有些看法和不解?!?/br> 看著神情各異的眾人,崇禎皇帝敲擊著龍案,說道:“但朕想要說的是,為我大明戰死的健兒,應當得到這份尊重,若非有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就沒有你等安心在京城辦差當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