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袁崇煥啊袁崇煥,你太自以為是了,把自己看的太聰明了,把其他人都當成傻子了啊?!?/br> 看著匆匆離去的李邦華,垂手而立的崇禎皇帝,嘴上囔囔道:“這朕要是不那你開刀,就算趕走了進犯的建虜,那朝中的大臣們,都覺得朕依舊是先前那個天子,你可真真是可笑至極啊?!?/br> 身為大明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但很多時候他也要在游戲規則內行事,不然被大明文官群體,所掌控著的輿論,都足以毀掉自己的很多根基。 為什么明末時期的幾位皇帝,不能像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他們那般,想怎么搞文官群體,就怎么搞文官群體呢?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在于那時候的文官群體,并未完全掌握輿論權,借著圣賢、祖制之名,在他們所制定的游戲規則內,可以放心的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想到此戰結束后,還有很多事情等著自己,還有很多皇權與臣權之爭等著自己,崇禎皇帝感慨道:“任重道遠啊,自己這個大明最大的地主,想要跟眾多地主斗爭,還是有著無數雙手,在暗處掣肘著自己啊?!?/br> 幅員遼闊的大明,所存在的問題,所積攢的矛盾與隱患,遠比盤踞一隅的建虜,所要多得多的多。 放眼看去,整個大明治下,到處都是造反派,他這個大明皇帝,想要在上下擺爛的大明,解決這些問題和隱患,還要妥善處理好安定秩序,叫大明能在多災多難的小冰河時期下,蹚出一條新路,這真真是史詩級難度啊。 不過就算是再難,崇禎皇帝也沒有別的選擇,這是他必須要跨過的關卡,必須要蹚平的路! 第一百三十一章 風起(1) “張參贊,這份下發的公函,措辭有些問題,要修改一下,我已經圈起來了,你再謄抄一份,然后派人發往薊州方面?!?/br> “陳參贊,三位軍機大臣所商討的部署,你這些地方都沒領會透徹,不應該這樣陳述的……” 在軍機處前指的公事房,茅元儀忙的那叫一腳不離地,甚至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每一份從這里發出的公函,都要在他這里過審一遍,并非是他雞蛋里挑骨頭,實則是軍機處前指總攬軍機要務,有些時候一字之差,都會出現很大的偏差。 作為崇禎皇帝特設的軍機處,像孫承宗、王洽、李邦華這些軍機大臣,有他們需要負責分管的差事,而茅元儀、陳延生這幫軍機參贊,則需要負責的領域就更多了,往往崇禎皇帝一聲令下,他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出解決相應問題的辦法與部署。 在公事房外值守的府軍前衛,嗯,就是以張世澤為首的那幫勛戚子弟,為了能多多歷練他們,從中挑選出值得培養的苗子,崇禎皇帝是一刻都沒叫他們閑著。 自隨駕出征的這段時間,處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下,崇禎皇帝一直都在有意識的調教他們,以改變這幫勛戚子弟,先前那種不著調的性情。 大明不需要紈绔子弟,需要能堪重用的勛戚子弟。 這也使得府軍前衛的這幫勛戚子弟,不是被狠狠地cao練,就是到戰場上挖坑,要么就是收斂戰死將士的尸首…… 剛跟著從神京趕赴前線的時候,張世澤這幫勛戚子弟,那見天就是叫苦連天的,想當初他們在神京哪兒遭過這罪啊,一個個都是含著金湯匙長大。 可隨著經歷的多了,見到的多了,那一個個不再抱怨了,甚至變得沉默了,對于這些個變化,崇禎皇帝全都看在眼里,只是沒有說什么。 不過張世澤這幫勛戚子弟,距離崇禎皇帝所想要的標準,還有著很長一段路要走,唯有能通過考驗的,日后才有機會得到相應的重用。 在公事房外站了快一天的張世澤等人,聽著堂內各種聲音就沒斷過,別看他們一個個表面沒啥變化,可心里卻都感慨萬千。 跟他們這種身體上的疲憊不同,在軍機處前指的那幫大臣,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精神上的疲憊,且背負著極重的壓力。 “孫卿,你覺得現在那幫勛戚子弟,怎么樣?”坐在椅子上的崇禎皇帝,看著正襟危坐的孫承宗,神情淡然的說道。 “變化很大?!睂O承宗微微欠身道:“若是能好好調教一番,日后必然能成為我大明的棟梁之才?!?/br> “嗯?!?/br>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道:“朕準備從這批勛戚子弟中,好好挑選一些有能力,對大明忠誠的苗子。 不管是嫡出也好,或者庶出也罷,等這一戰結束后,那些被朕選中的人,會集中到西苑接受全封閉的進修。 以后這特設的京衛都督府,還有京營那邊,他們都將會補充進去,到時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軍官?!?/br> 天子這是想用這幫勛戚子弟,來逐步替換掉現有那些沒能耐,卻占著位置的勛戚啊,可是這并不容易啊。 孫承宗心里生出感慨,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他算是看明白當今天子的種種手段,只怕結束跟進犯大明的建虜一戰后,這大明朝野間將會出現不小的變動啊。 “行了,暫且不聊這些了?!?/br> 崇禎皇帝敲擊著書案,神情淡然的說道:“孫卿,不知你對被袁崇煥擅殺的毛文龍,有什么看法?” 天子這是何意? 怎么突然之間,聊起來毛文龍了? 難道跟快要趕赴前線的東江兵有關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