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標此時上前道:“就在剛剛,都察院,戶部,兵部,六科等,那都來人了,詢問當前這種局面,朝廷到底該如何應對。 現在軍機處那邊,到底做了什么決斷,籌謀了哪些部署,咱們根本就不知道,朝中都亂成一鍋粥了快! 咱們要不要去軍機處駐所,向陛下遞一封奏疏,言明,當前局勢不定,朝廷應整飭京營,以謀安定?” “李閣老,你覺得陛下會忘掉這么重要的事情嗎?” 韓爌神情凝重,抬頭看向李標說道:“據本輔所知,不久前,天子身邊宦官,匆匆離開皇城,朝英國公府而去。 另軍機處那邊,除了回兵部,去工部外,那起復的孫承宗,更是去了五城巡城御史公署,還派人去了五城兵馬司處。 只怕你所想的這些,天子都安排下去了,咱們內閣這邊,眼下要做的就是穩定朝局,至于別的……” 韓爌講到這里,再也說不下去了,而李標、錢龍錫他們,更是陷入到沉默之中,這偌大的文華殿,死一般的寂靜。 但是這跟兵部,工部,甚至五城巡城御史公署相比,簡直是天與地的差距。 “本輔再強調一遍!” 在中城巡城御史公署,孫承宗神情冷厲,看著被他派人傳來的五位巡城御史,說道:“軍機處直屬陛下,所下之令,乃是陛下之意。 本輔不管你們先前是怎么做的,現在心里又是怎么想,但眼下必須堅決執行,軍機處所下之令! 倘若京城各坊敢亂,哪個區域出錯,哪里的官員受責。 別以為本輔是嚇唬你們,天子因建虜進犯一事大為震怒,喜峰口已被攻破,這個時候敢出岔子,那可不是丟掉烏紗帽,那么簡單的事情了! 你們自己在心里掂量吧?!?/br> “下官等明白!” 眼前這幾位巡城御史聞言,哪里還敢多說其他,當即便拱手作揖道。 說起來,錯非是孫承宗的身份,還有他們所聽到的消息,但凡敢換周延儒過來,他們定會陰奉陽違的糊弄了事。 制衡大明亂糟糟的朝堂,可不是靠嘴上說說,那么簡單的,這其中牽扯到的復雜關系,真不是那么好洞察的。 黨爭,黨爭,大明亡就亡在這方面! 各懷心思的文官聚在一起,為了自己那點私利,全然不顧及大明社稷之本,這才導致慘劇頻出! 第十八章 夜召駱養性 “陛下,軍機處所下抽丁令,臣已譴派人手,送到各勛貴、官紳府邸?!?/br> 周延儒神情恭敬,捧著一封奏疏,說道:“這是接令后,就奉令行事的名單,共有十七家,請陛下御覽?!?/br> “是嗎?”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著周延儒,便接過奏疏翻看起來,當看到上面的名單后,就知道周延儒想干什么了。 難怪你能當首輔啊,這揣摩圣意的心思,拿捏的很是到位嘛。 “周卿,你做的不錯?!?/br> 合上手里的奏疏,崇禎皇帝勉勵道:“要好生將此事辦好,所抽家丁,皆集中在崇南坊安化寺一帶暫駐。 這批抽丁所來家丁,以千人為一部,選一批可靠的家丁,暫任百戶,剩下的軍職,等朕視察后再定?!?/br> “臣領旨!” 被夸贊的周延儒,強壓內心喜悅,當即作揖道。 這個時候,整個軍機處駐所,除了他之外,孫承宗、王洽、李邦華他們,都還沒有回來,這等表現的好機會,他又怎么能放過呢。 雖不知這軍機處,日后是否會留下,但在此次迎戰建虜中,好好表現的話,在天子心中留下好印象,那豈不就能進入內閣了? 周延儒的這點小心思,崇禎皇帝心知肚明,但他并不打算,揭穿這點小伎倆。 畢竟嘛,眼下這種局勢,他需要能算計的人,幫自己破局。 “孫卿回來了?!?/br> 就在周延儒想表表忠心,表表決心之際,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向快步走進堂署的孫承宗。 這老東西,來的可真是時候! 周延儒冷厲的光芒一閃而過,旋即便露出笑容,跟在崇禎皇帝身后。 而孫承宗見周延儒已回來,先是一愣,隨后對崇禎皇帝拱手道:“陛下,京城內各方巡查一事,已定。 五城巡城御史那邊,老臣親自跑了一趟,言明利害,本有些混亂的京城各坊,眼下正在安定下來?!?/br> “嗯?!?/br> 崇禎皇帝點頭道:“孫卿做的好,這個時候,正是人心浮動之際,無論如何,京城內不能亂。 是否向那些巡城御史說,要嚴厲打擊哄抬糧價者?” “回陛下,老臣以軍機處之名,向他們強調了此點?!?/br> 孫承宗拱手道:“另還叫五城兵馬司那邊,嚴查有無趁此動蕩之際,在暗處散播謠言者,一旦查明,便即刻抓捕!” 到底是上過前線的人,對這種突發態勢下,處突能力就是強,知曉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不錯。 崇禎皇帝心里很滿意,但臉上卻沒表現出來,“行,那兩位愛卿,就繼續著手處置軍務吧?!?/br> “臣領旨!” 孫承宗、周延儒當即應道。 此時他們并未再待在正堂,而是朝軍機處側堂走去,這天子坐鎮期間,他們也要恪守君臣之禮。 “周侍郎,抽丁令那邊,做的怎么樣了?”在去往側堂之際,孫承宗小聲詢問,并行的周延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