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 (二)
第十三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 (二) 張厲生并非信口雌黃。自抗戰至今,能令全中國人民永遠銘記,能令日本人鬼子心驚的戰斗,屈指可數。而臺兒莊戰役、大別山戰役,卻都赫然在列。孫連仲本人和他麾下的弟兄們,在這兩場戰斗中的表現,世人有目共睹。 故而,孫連仲麾下的兄弟,將來也許會仕途坎坷,也許會碌碌無為。卻不會后悔他曾經面對著洶涌而來的日寇死戰不退。不會后悔他們曾經追隨著一個鐵骨錚錚的將軍,將青春和熱血,灑遍天野和山崗。 眼下,國民政府不放心他們,各路軍閥爭相挖角,會令他們感到痛苦,感到迷茫,但是,他們卻永遠不會覺得愧對國家與民族。 他們為這個國家戰斗過,付出過! 他們灑下了汗水,熱血,收獲了榮耀和傷疤。 而國家與民族,也不會忘記他們的所做作為。中華民國的歷史上,永遠會為他們留下輝煌的一頁。無論將來這段歷史,是由國民政府來組織書寫,還是由后來人書寫,池峰城、黃樵松、張金照等人的名字,都永遠無法被遺漏,都永遠閃耀如星。 而那些臨陣脫逃者,消極避戰者,甚至出賣友軍者,可不一定能享受如此待遇了。他們也許會在青史留名,但留的肯定是罵名。哪怕他們以后因為政治投機,始終位置顯赫。后人在記錄歷史的時候,能將他們忽略掉,已經是筆下留情。誰要是敢用曲筆涂抹,效果必將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信,請看西子湖畔。多少年過去了,跪著的始終是南宋丞相秦檜。而武穆廟中,始終香火不絕。于節庵,張蒼水墓前,也始終祭奠不斷。(注1:于節庵,即主持了北京保衛戰的于謙。張蒼水,即張煌言,抵抗清軍失敗后被殺,死后尸體安葬于西湖畔,與岳飛為伴。) 這是來自中華民族骨子里的信仰。只要你曾經為了這個民族而戰,他們就會欽佩你,牢記你。不為時間而消磨,不為政治所改變。 “謝謝了,少武兄?!?nbsp;能感覺出張厲生話語里的誠意,孫連仲反握住此人的手,真摯的道謝。盡管他心中,并不覺得張厲生真的能夠幫上自己的忙??芍辽龠@位老朋友明白自己的苦楚,肯為自己,說一句公道話。并且絲毫不掩飾對二十六路軍將士的敬意。 “仿魯兄,自己人,你再客氣,我可就生氣了!”張厲生心中很不是滋味,又晃了晃孫連仲的胳膊,笑著開解,“古人有句話,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苦其心志,勞其身形。你且安心,早晚會等到一個好結果!” “我知道。我等!” 孫連仲苦笑著咧了下嘴,繼續輕輕點頭。 自己不等,又能怎樣,還能帶著嫡系造反不成?此時此刻,等,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好的選擇。只是,等將來機會真的來臨之時,池峰城、黃樵松他們幾個,還能恢復到曾經的意氣風發嗎?那些冷了的心還能再凝在一起嗎?用力晃了晃頭,他不敢去想答案! 張厲生見狀,心中又偷偷嘆息。強打精神安慰孫連仲兩句,便告辭離開。孫連仲將他送出門外,這才發現天色已晚,天空中月朗星稀。 幾顆流星’嗖,嗖’地劃過夜幕,如同昔日的除夕焰火。 “敬禮,總司令好!” 一隊剛剛入伍沒幾天的新兵,結束夜晚訓練,列隊從對面跑過。帶隊的少尉啞著嗓子,帶頭向孫連仲行禮。 “總司令好!” 新兵們停下腳步,舉手敬禮,看向孫連仲的目光中,充滿了崇拜。 “大家好,辛苦了!” 孫連仲立正,還禮,每個動作,都一絲不茍。 沒想到總司令會給自己還禮,新兵們受寵若驚,紅著臉列隊離去。耳畔聽著忽然變得凌亂惡腳步聲,孫連仲的腦海中,驀地又浮現出許多同樣年輕的面龐。馮大器、王希聲、李若水,王云鵬、張笑書、左平、張統瀾……, 他默念著這些名字,一時之間,心中又是百味陳雜。 雖然打仗的時候,自己與年輕的將官鮮有接觸??赡切┥倌瓴趴?,都曾引起過他的注意。那些少年才俊,都如同天空這些明亮的星星,讓他見過一眼,讓人就難以忘記。 出于愛才之心,同時,也為了給老二十六路培養一些自己的種子。他曾經悄悄吩咐身邊的親信將領,盡量給那些少年們創造條件,讓他們每個人,都能盡量一展所長。 他曾經嘗試過,把二十九路軍的軍士訓練團,原封不動搬到二十六路來,讓二十六路內的新鮮血液,永不斷絕。 他甚至暗示幾個心腹,故意做甩手掌柜,給少年們騰出足夠的空間,足夠的地方。 只可惜,隨后的戰事太緊張了,他的很多政策,都沒堅持下來。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將少年們拉上戰場,明知道那樣無異于拔苗助長。 而那些少年們的所作所為,也見證了他孫連仲的眼光。 他們有的犧牲在臺兒莊,有的犧牲在大別山。幸運活下來的,前一段時間,卻大多數都不知去向。如果他們現在還在自己手下,也許自己在用人之時,就不會如此捉襟見肘??上?,自己那時忙著上下打點,一時疏忽,竟讓少年們心灰意冷。 他們如今身在何方?被其它部隊挖走之后,會不會得到重用? 他們如果得到重用,會不會很快就冉冉升起,成為一顆新的將星? 他們如果沒得到重用,還會想回到二十六路么,還是就此蹉跎終生? 如果他們選擇徹底離開軍隊返回各自的故鄉,會不會被日本人和漢jian清算,稀里糊涂丟掉性命? 如果他們在回到故鄉后,遇到共產黨游擊隊,會不會欣然接受對方的邀請,再度拿起武器,血灑沙場? 如果,如果哪天國共又打了起來,而他們帶著隊伍與自己相遇,那可就是弟子打師父…… 想起那些少年們在戰場上的耀眼表現,孫連仲心中充滿了贊賞,同時又隱約有幾分不安。用力拍了自家腦袋一下,他決定暫且不考慮那么長遠。 眼下,只要那些少年人活著就好!其他,真的都無所謂!那些孩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不管身在何方,憑借各自的才能,前途必定無可限量! 那些少年,身上早就打下了二十六軍的印記。他們如種子般飄散于各地,必將讓二十六路的軍魂,生生不息! 念及于此,孫連仲雙目之中,突然又迸發出一絲希翼的亮光。 幾個流星迅速掠過天空,向北,向北,再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