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我甲兵 (四)
第十章 修我甲兵 (四) “胖子——” 李若水回過頭來想要問一聲袁無隅的情況,剛好看到他被炮彈爆炸帶起的硝煙和泥漿吞沒,頓時心里宛若刀割。 人不可能總是與幸運相伴,第一次被子彈打飛了鋼盔卻沒有犧牲,已經堪稱奇跡。而這一次,恐怕神仙也無法再將袁無隅從鬼門關前拉回來。 “沒事,沒事兒!” 爆炸聲的回音尚在半空中激蕩,袁無隅的聲音忽然硝煙內透出,隱隱帶著幾分戰栗,“我沒事兒,距離炮彈遠著呢,我……” 下一個瞬間,他像個醉鬼般晃晃悠悠地從硝煙內鉆了出來,抬起糊滿泥巴的臉,給了李若水一個得意微笑。 有股暗紅色的血水,順著他潔白的牙齒后緩緩涌出,袁無隅又晃了晃,仰面朝天栽倒。 “你先幫我盯著!” 李若水將指揮權交給連副黃強,三步并作兩步沖向袁無隅,“胖子,胖子,你怎么了?你傷在哪了?胖子——” “沒事兒,沒事兒,我沒受傷,沒受傷!” 袁無隅掙扎著想站起來,四肢卻像面條一樣軟得厲害。鼻孔里,隱隱也有血跡緩緩向外涌,將嘴唇上的泥漿沖出兩條紅線。 “這是被炸彈震傷了內臟,不要動他,讓他躺著!” 一名經驗豐富的禿頭老兵回過頭,沖著李若水大聲提醒。 “什么,震傷了內臟,你說的是炮彈沖擊波?!” 李若水頭皮一緊,在軍士訓練團時所學到的相關知識,迅速涌入了腦海。 炮彈爆炸,能殺人的不僅僅是彈片,還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沖擊波。所以,有經驗的老兵,在臥倒躲避炮擊之時,都會努力用手肘將胸口和小腹撐離地面,甚至還有人寧可采用下蹲姿勢,都不肯讓身體跟地表發生大面積接觸,就是為了避免沖擊波傷害到自己的內臟。 “啥叫沖擊波???俺不知道。俺就知道被炸彈震傷了,不能隨便動!”禿頭老兵聲音隔了好一會兒才再度響起,話里話外透著明顯的不自信?!鞍硞儼嚅L前一陣子就是被炮彈震傷的,虧得沒有亂動,才撿回了一條命。三排的小王身上啥傷口沒有,爬起來還跟小鬼子對槍呢,對著對著,忽然吐了口血,人就沒了!” “衛生員,衛生員,找擔架送他去醫務營,找擔架送他去醫務營?!?nbsp;李若水不聽則已,一聽更是緊張,扯開嗓子,沖著戰壕深處大吼。 不像被彈片擊中,能立刻分辨出傷口是否致命。沖擊波受距離、高度、空氣濕度等各種因素影響,有強有弱。根本不會在身體表面留下什么傷口,更無法判斷受傷者被震壞了什么器官。所以,想要救袁無隅的命,唯一半點就是將他盡快送到醫務營那邊去,由醫生檢查之后,決定最佳治療方案。 “長官,下,下不去!” 衛生員老邱聽著滿腦袋的泥巴,從被炸塌了的交通壕里鉆了出來,氣急敗壞地回應?!靶」碜拥呐趶棿虻锰?,后邊的交通壕全都被切斷了。甭說是讓民壯抬擔架,這當口,咱們的老兵都沒把握活著走下去?!?/br> “啊——” 李若水扭頭張望,果然看到身后的交通壕,都早已被炮彈炸得犬牙呲互。這時候如果硬將袁無隅往下抬的話,抬擔架的人就必須多次走在交通壕外的地面上,被日寇的機槍手或者炮兵當成活靶子。即便豁出十條命去,也未必能換回袁無隅這一條。 “沒事兒,我真沒事兒。算命先生早就給我算我,我命大!” 袁無隅又吐了兩口血,喘息著道,“你不用管我,小心鬼子趁機沖上來!” “抬著他去三連那邊,然后從三連那邊的交通壕往下撤!” 李若水又迅速四下看了看,果斷低聲向衛生員老邱吩咐?!肮碜舆@一輪重點進攻目標是咱們,三連那邊……” “轟! 轟! 轟!” 劇烈的爆炸聲,將他的后半句話徹底吞沒。成排的炮彈從天空中落下,砸在二連與三連陣地銜接處,濺起大團大團的泥漿。 日軍的指揮官經驗豐富,發現臨近的三連有試圖增援二連這邊的企圖,就果斷命令炮兵兩處陣地的銜接位置進行了重點打擊。十幾聲巨響過后,那一帶的戰壕幾乎被夷為平地。 “你看著他,有機會就趕緊往下送!” 李若水大急,再也顧不上照顧袁無隅,拎著步槍迅速返回自己的崗位。 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戰,令他的戰斗經驗和指揮能力都像竹子拔節般增長。發現日寇試圖用炮火切斷二連跟三連之間的聯系,立刻意識到,小鬼子已經準備拿自己這邊當做突破口。所以,趕緊去調整部署,同時派人通訊兵向上級匯報最新情況。 果然,沒等通訊兵將電話放下,天空中已經又傳來了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欺負中國軍隊缺乏有效防空手段,日寇將能飛得起來的飛機,無論型號有多老舊,全都派上了戰場。二十幾架飛機分做三個梯隊低空投彈,轉眼間,就把二連的陣地炸得硝煙滾滾。 看著弟兄們一個接一個被硝煙吞沒,卻根本無法還手,李若水郁悶得想要吐血。但是,飛機所帶來的威脅,卻遠不止是這些。日寇的炮兵很快就根據飛機的指引,對二連的陣地進行了又一輪狂轟濫炸。大段大段的戰壕,在轟炸中變成了斷斷續續的泥坑。而從天空中陸續落下來的泥漿和濕土,很快又把土坑填平,變成一個個隱藏的陷阱。 得不到友鄰部隊的支援,也無法將戰線后撤,李若水只能帶著麾下弟兄們,在泥坑中硬扛。很快,他就又忘記了袁無隅,也忘記了自己。只管拎著步槍,帶著七八個身手最好的弟兄,從一個泥坑翻入另外一個泥坑,不停地為麾下弟兄提供支援。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停地調整兵力部署,填補陣地上被炸彈、炮彈和機槍子彈打出來的缺口。 當飛機引擎聲漸漸遠去,炮彈爆炸聲也漸漸平靜,日軍的沖鋒就宣告開始。五十幾名鬼子兵,在一名中尉的指揮下,借助重機槍和掩護,像黃色的馬蜂一般,三一撮,五一組,交替跳躍著向前移動。(注1:五十幾人,為一日軍小隊。小隊長為中尉或者少尉) 這種隊形丑陋無比,卻令步槍缺乏準頭,機槍彈藥量也不夠充足的中國軍隊,非常頭疼。捷克式往往將整整一個彈倉的子彈打光,都未必能打中其中一名鬼子。二連弟兄們射出的步槍子彈,也大多數落在了空處。 而分成三五人一組的鬼子兵,卻總能抓住機會,幾支步槍同時瞄準一個目標射擊。每次槍響之后,都會令目標處血光飛濺。 “頭放低,頭放低,注意自我保護!” 李若水對鬼子的招數,拿不出任何破解辦法,只能扯開嗓子,一遍遍向周圍發出提醒,“沒瞄準目標不要開槍。臨近的兩個人,盡量商量著打同一個目標。機槍手,機槍手,節約子彈。點射,點射你懂不懂!不懂就把機槍給我!” “連長,鬼子推進得太快了。太快了,你趕緊想辦法,趕緊想辦法?!” 周圍的叫嚷聲,此起彼伏。一眾年齡比李若水大了許多的新兵老兵們,一邊努力開槍阻攔日軍,一邊高聲向他詢問對策。誰都不再記得李若水是從別處空降到二連,然后如同火箭般被提拔為連長的事實。 戰場是最好的試金石,誰有本事,誰沒本事,一試便知。前后不過十幾天功夫,李若水的勇敢和機智,已經讓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心悅誠服。 然而,這次,李若水的表現,卻讓他們多少有些失望。除了繼續讓他們壓低身體,不給小鬼子瞄準機會之外,沒有拿出任何有效的應對之策 沒有更有效的應對之策,弟兄們就只能按照各自的方式,苦苦支撐。二連的傷亡迅速增加,泥坑中的雨水,很快就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射向鬼子的火力越來越單薄,好幾處關鍵位置,都出現了明顯的斷檔。 “呀幾給給……” 眼看著已經距離中國軍人不足五十米,鬼子中尉從彈坑跳了起來,高高地舉起了指揮刀。 “行け??!” 以小組陣型分散開的鬼子兵迅速聚合,端著明晃晃的刺刀奮力前沖,就像一群撲向獵物的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