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這之后,家仆拉開中間兩輛的黑漆琉璃窗車門,穿金帶玉的丫鬟們,和老媽子才開始陸續下地。 下車的丫鬟們,手中捧著各式敬神的禮盒,盒蓋都是打開的。除了各種應景禮物外,最扎眼的是那一盒香燭銀子,齊刷刷的掐絲小銀錠怕不是有幾百兩之多。 而下車的后的老媽子,則轉身從車里抱下一個四歲左右,胸前掛著玉鎖,腰間吊著玉佩的粉嫩小公子哥。 最后,一個珠環翠繞,雍容華貴的中年貴婦,款款踩著臺階,伏著丫鬟的手臂,從車中走了下來。 “好大的排場,不知哪家女眷?!?/br> 饒是吳法正出身富人家,但見到這家人的牌面,終歸是縮了脖子……他最近在杭州城和各路款少交際,對于新款馬車有清醒的認識。 “雨石巷黃前輩府上,這該是大夫人和嫡少爺?!?/br> 杜少為是杭州土著,一看馬車四角上的琉璃煤油燈籠,就知道是哪家縉紳:“上海梅林罐頭廠的大股東,富可敵國?!?/br> “哦……” 吳法正驚訝之余,隨口問道:“這縉紳之家,也拜曹公?” “還不是那起子無知愚民cao弄的!” 杜少爺這會滿臉的無耐:“拜曹公還個活命之恩也就罷了。不知何人牽強附會,硬是謠傳這曹公有送子之能,就此引得一干愚夫愚夫成日價來上香求子……哼,烏煙瘴氣!” 吳法正聽到這里,意興索然。深深看了一眼那廟門上方扎眼的招牌后,最終淡淡得道:“時辰不早了,怕是要開船,咱們回艙吧?!?/br> 第675節 幻變(三) 入夜,月落烏啼,江楓漁火,夜半客船銜尾而行。 不同于往日零散的漁船。這幾年間,古老的江南水鄉,悄然間出現了長龍般的夜航船隊。 打頭的領航船,桅桿上懸掛著兩道旗號。 左豎旗曰:“江南客運總站”。 右豎旗曰:“杭州公交總公司”。 方頭方腦的平底客船,毫無疑問是穿越人士的手筆。這一款由上海內河造船廠建造的通運型客船,船舷上有拼音和中文組合起來的舷號:“hk-038”。 杭州客運38號船。 月暗星稀的余杭塘河上,038號正引領著身后一長串各式民船,靜悄悄往東航行著。在038的船頭,一道由大型煤油燈和玻璃反光半球組成的夜航燈柱,撕破了夜空,照亮了前方的河面。 這道明亮的燈柱,并不是塘河上唯一的夜間光線來源。 江南客運總站這些年來不光是吸納流民,疏通水道,清繳盜匪?,F如今,杭州通往上海的主干河道,每隔一段距離,岸邊都會有一處小型的河道照明點。 接力式的“陸地燈塔”,給夜航船隊提供了精準的定位服務,令夜間行船的安全性和速度都大大增加。項目間接地推動了三角洲地區人員物資的流轉速度。 類似于這種帶有后世思維的公共服務項目,這些年來,不斷出現在了江南土地上。 土著們一開始自然是迷惑不解的……“此等白燒銀子的營生,能做得幾日?”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當初的疑問早就煙消云散了。土著雖然理解不了社會公益項目是怎樣參與經濟循環的,但這并不妨礙大家“無縫白嫖”。 于是,就有了每天正午12點的杭州-上??拓洿?。公交公司的班船其實只發一艘,但土著船只現在都習慣跟在后邊“蹭路”了。 這一類大型公益項目,其所帶來的收益,明面上并不起眼。但潛移默化間,就會影響到大眾對于某件事,某個人,乃至某個勢力的看法。日積月累水滴石穿,滲透到位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當然了,幾千年前就建立起大一統帝國的的土著精英,怎么能看不出這些大項目背后所帶來的民心向背? 然而這沒有卵用……巨大的實力差距,導致精英階層看在眼中卻無力阻止。溫水煮青蛙式的焦慮,在某些群體中,早已是經年話題了。 這里面當然也包括了縉紳預備役吳法正同志。 明亮的煤油燈光下,吳法正用猷勁的筆鋒在白紙上落下最后一筆,輕吁一口氣。 接下來,他拿起桌上的銅筆帽收了筆鋒,然后習慣性地用指頭敲擊著桌面,開始檢查起剛寫的文字。 文章的內容比較雜,其中大多是吳法正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聞,期間還穿插了一些他個人的見解和思考。 說白了,就是吳法正的日記。 而他這年許日子下來,每天一篇文章,已經積攢了不少文稿。吳法正打算將來有朝一日回鄉,將文稿整理后,找機會付梓出版……書名他都已經寫在硬殼封面上了:《南域游記》。 仔細檢查一遍文章,吳法正鄭重收起書稿。接下來,他擰開一個精巧的銀杯蓋,喝了一口玻璃旅行杯中的龍井茶水。 擰上蓋子,吳法正再次端詳了一番手中的“旅行杯”。他非常喜歡這個透明的水杯,尤其是杯蓋內環的“螺紋”,擰上去后嚴絲合縫,滴水不漏,極盡機巧。 ……除了杯蓋上那個“膳魔師”的古怪印章外,這個杯子的一切他都喜歡。 放下杯子,吳法正望了一眼舷窗外。 今夜月色不明,河面上一片黑暗。不過吳法正知道,大約再過半個時辰,窗外就會有一處亮著燈火的院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