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不想海船一進珠江,他卻在這南國地界遇到了北國冬天常見的景色:大雪紛飛。 盡管之前也接到過來自南方的氣象情報,但在這五嶺以南親自見到遮蓋了江面的大雪奇景,姚大人瞬間來了興趣。于是他專門坐在船頭,對著滿江飄飛的雪片搖頭晃腦sao氣大發……就差做首詩出來了。 可惜直到船靠岸,大人也沒做一首哪怕是“遠看黑山似棒槌”這種等級的打油詩出來……誰讓這廝當年不好好上課,早早就去社會上打工了呢。 未幾,發自上海港的大海船,緩緩??吭诹藦V州新區的客運碼頭。 船一靠港,姚建設這種高階人士自然是不用排隊,第一時間就下了船。他安步當車,在多達七八名護衛的簇擁下,頂著寒風中刮面而來的雪花,踩著踏板就上了碼頭。 每一所碼頭上照例都有搭好的棚子和登記人員。這種值班團隊通常由好幾個部門出人,棚子里不光有民政派來的大蓋帽公務員,還有穿著軟甲,荷槍實彈的警察小組,角落里扔著捆人的繩索。 登記團隊每天在碼頭和各色各樣的人物打交道,眼睛都毒。哪怕在飄忽的雪花中老遠一看,就能估摸出來者大抵是什么咖位。所以當姚建設一行進棚后,看到的就是正襟危坐正在執行公務的標準工作人員。 公務員們的猜測是對的。戴著藍色大蓋帽的登記員,馬上看到對面這位身材高大、戴著禮帽的老爺從氅服內袋掏出的大紅封皮證件本。 只有穿越者才會頒發的大紅封皮證件,是所有土著公務員都知道的頂級通關“腰牌”。沒等登記員說話,將證件舉到他面前的姚建設,指頭一翻,打開了證件內頁。 高分辨率半身照和由表面防靜電膜制作的身份卡牌,在這個位面根本無法仿造。登記員只需瞬間一掃,無需細看文字,就從那纖毫畢見的“影畫”和具有獨特質感的內頁腰牌上確認了來人身份。 隨之而來的,是棚內所有“公人”集體起身敬禮:“長官好!” 姚建設大佬當慣了,這種場面根本不以為意,擺擺手提出了要求:“嗯,給我備車,我要去內務部?!?/br> 他知道穿越者平時出入大多都走專用碼頭,但他這種遠航而來的商船只能??抗么a頭,他現在需要公務車。 “是!立即調派?!?/br> 沒過多久,專門用來載裝權貴人士的四輪馬車,就從專用碼頭那邊駛了過來。 馬車沿著最寬廣的中心大道去了行政區。行政區就不是普通土著能隨便亂竄的了,好在姚建設有大紅證件,最終暢通無阻來到了他本人的工作單位:位于中心大街東廣場附近的情報總局。 如今的情報總局,早就從臺南的76號搬遷到廣州新區了,現在的門牌號是廣場路11號。 連官署牌子都沒有掛的情報總局,從外面看上去,就是一處普普通通二層小樓組成的院落群。大門是涂著藍色油漆的老舊木門,門口還有一個老頭子在打著瞌睡充當門衛。 然而當姚建設一跨進大門,就看到了兩側的暗哨。然后憑借他豐富的布控經驗,沒等他走到樓內,就找到了位于制高點的值班阻擊手。 姚建設在樓內見到了總局大boss戴云。 戴云對于姚建設這種外派的封疆大吏是非常重視的,一見面就拉著姚建設的手問個不停,話里話外都透著親切。 姚建設這邊也很開心,畢竟現在的新區就等于他們這些外派人員的老家,回老家探親心情自然不錯。 寒暄歸寒暄,最重要的述職工作還是要做的。隨后,姚建設先拿出了一個u盤:這是北方三人組近一年多來,在北方所有重要工作的系列報告。 另外,u盤里還有其他數據資料。像是三人組在北方發展的土著情報員的名單、囤積的物資數據、以及拉攏的土著官員等等絕密資料,都在這一塊小小的u盤里面。 接下來是口頭匯報。紙面報告寫得再多,也不能代替雙方之間的語言交流。戴云這邊問得很詳細,姚建設也回答得很仔細。 就這樣時間過去了足足兩個小時,快到晚飯時間這次的述職才告一段落……并不是述職就結束了,只是大面上的匯報完畢,接下來雙方還要找時間分次做專項匯報。 沒辦法,姚建設所代表的北方三人組,工作太過龐雜。 要知道,三人組中哪怕是看似最不起眼的天津站站長姚建設,其在北方的工作范圍,不光包括了重鎮天津,實際上天津以南所有地區,乃至山東地界的一應情報、滲透、物資調配等等事務,都是由姚建設來負責的。 其余兩個更不用說。北京站站長薛海元要負責整個明帝國中樞的情報事務、統戰事務,外帶負責對北方建奴、對蒙古、對九邊、對關寧集團等等勢力的工作。 張中琪管軍事。整個北方隸屬于穿越者的武裝力量,包括天津直屬騎兵營、永平李繼春部、登州孔有德李九成部、廣鹿島毛承祿部等等布局在北方的軍事力量,統統由張中琪控制調配。 除了本職工作外,三人組還要負責當地的貿易事項、建設事項,可謂是軍政一把抓,個個都是多面手。 這也是為什么述職只派一個人來的原因。實在是三人組太忙,抽不開身。 晚飯時分,戴云自然是要擺席給姚封疆接風的。今天的席面是頂級的海鮮山珍宴,參與者檔次也很高,基本上情報界在家的穿越者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