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24磅重的鍛壓長管重炮,總重已經超過了2噸。即便是有先進的滑軌系統制動,一樣需要炮組人員付出大量化學能,以及熟練的cao作流程,大炮才會再次回到發射陣位。 接下來又是一輪機械式的清膛 裝藥動作。 好的一點是,這次由于是勻速射,所以炮組倒不是很趕時間。大家放慢動作,用最省力的方式,將訓練了無數次的準備工序又做了一遍。 不久后,10門24磅重炮的炮口,再一次探出了舷窗外。閃閃發光的炮身和驟然間安靜下來的炮艙,帶來的是瞬間升壓的nongnong殺氣。 全體炮位準備完畢不到10秒鐘,指揮官身旁的鐵皮大喇叭中,傳來了下層炮艙業已準備完畢的呼叫聲。又過去不到半分鐘,艦橋火控官那熟悉的電流麥再一次下達了命令:“準許射擊!” “轟隆隆……?!?/br> 雙層炮甲板,一側總數高達20門的24磅重炮,又一次發出了怒吼。 被高溫火藥燃氣推出炮管的鑄鐵炮彈,這一刻動力十足??此器詈诘蔫F球,實則已經升高了溫度,變得guntang起來。 其中一枚鐵球,在和19枚同伴一起出膛后,很快又匯合了從另外一艘戰艦上射出的22枚同款。大家一起飛躍過將近1公里的紅河水面后,進入了此行目的地的領空:一座擁有濃郁中式風格的城池。 跨越過城市外圍的厚重城墻后,鐵球的動能已經損失大半,其所劃出的拋物線軌跡,掉落愈發明顯。之后,在飛行了將近2000米后,鐵球動能終于耗盡,于是它悠悠地砸進了城東一座院落中。 這處院落青磚鋪地青瓦覆頂,四四方方齊齊整整,一看就是中產殷實人家居所。 此刻的院落里,不知為何空無一人。 下一刻,鐵球蹦蹦跳跳進了后院。盡管看上去已經慢慢吞吞毫無動能,然而在“嘭”地一聲大響后,鐵球卻毫無阻滯地砸開了柴房墻壁。最終,在旅行了2000米距離后,這顆產自遙遠夷州金屬鑄件廠的標準24磅鑄鐵炮彈,一頭扎入了柴堆,不動了。 事情還沒有完。 足足過了三四分鐘后,原本早已安靜下來的柴房里,突然間響起了微小的“嗶剝”聲……仔細看去,原來是柴堆中的一束稻草不知為何冒起了青煙。 接下來,青煙愈發濃烈,不久后變成了白色濃煙:柴房里儲存的柴禾被燒著了。 于是乎,火頭漸漸越來越大,直至燒透柴房,并且開始向周邊其他屋宅轉移。 這個時候,原本的白煙早已轉化成了nongnong的黑煙,在隨處的可見的木料助燃下,黑煙沖天而起。任誰都能看到,此處發生了火災,需要救援滅火。 然而當鏡頭拉高之后,才會發現:這座建筑林立屋宇眾多的大城,此刻已然是處處火頭遍地尸骸,宛若人間地獄。 …… 由大明忠勇伯曹川(偽)率領的南下大艦隊,已經在紅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帶,逗留了超過半個月時間了。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大艦隊就來到了鴻基港。 當日,應對北方局勢的專項會議完畢后,內閣當即根據會議精神,下發了南下艦隊的人員構成名單。 這里面除了必定要隨船出發的張冬東之外,還有不少海軍人士,另外還有一些準備去中南半島考察的各路閑散穿越眾。 大艦隊很快組建完畢。 由于是現實意義上初次踏出“國門”,并且明顯負有戰斗任務,所以這支南下艦隊頗具實力。其中不僅包括了“鎮蠻號”和“撫遠號”這兩艘主力戰列艦,還附帶有數量超過20艘的各類次級戰艦。 穿越眾這次,可以說是精銳盡出。 另外,隨同南下大艦隊出發的,還有數量不定的各類民用運輸船只,規模龐大。 之后,在白鵝潭匆匆集結了一部分艦船,又當著廣州土著的面演戲完畢,艦隊這才出發。這一路上還因為要匯合從各地趕來的船只,所以艦隊足足在伶仃洋外待了3天時間。 等到大艦隊終于集結完畢,這才拔錨啟航,第一站是瓊州。 在給瓊州人民展示了一番實力后,留下多艘運輸船卸載建材和各類糧食雜貨,南下艦隊這才正式南下,算是走出了國門。 可惜,出了國門后還沒走三尺遠,南下艦隊就不挪窩了。先是在北部灣連續演習多日,然后又全體去了正在修建中的鴻基港。 這個時間點,已經到了11月下旬,安南雨季已然結束。 接下來,戲rou來了:進駐鴻基港不久的大艦隊,居然偵查到了岸上一股人數不下于20000的安南軍隊調動的痕跡。 于是大艦隊搭載的陸戰隊,配合鴻基港“保安”部隊,由穿越軍官親自帶隊,采取夜襲 強攻的方式,一舉將這股鄭氏派來摸底細的前鋒部隊打散了建制,殲敵800 ,全程只用了一個晚上時間。 緊接著,在留下大批人手協防鴻基港后,南下大艦隊在12月1日這天,主力盡出,沿紅河直朔而上。 由于流域多紅色沙頁巖地層,水呈紅色,所以這條發自云南,止于北部灣的大河,古稱為“紅河”。 而紅河下游的紅河三角洲,正是安南國都升龍府所在。 1631年12月3日晨,來自下游的巨艦,突兀出現在了升龍府外的紅河河面。未等迷惑不已的升龍府派出使者交涉,原本就冒出滾滾黑煙,預示著不祥之兆的帝國主義艦隊,卑鄙的不宣而戰,于上午8時整,向升龍府噴射出了代表著死亡的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