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第591節 突至 時間:“兵營密約”三日后。地點,登州水城官碼頭。 這個時間點,位于山東半島的登萊巡撫衙門,已經收到了京城快馬加鞭送來的軍情戰報:大凌河之戰官軍一敗涂地,損兵數萬,逃回錦州者不足半數。 接到軍情的孫元化除了一開始大吃一驚之外,也就僅止而此。畢竟這些年輸過太多,大家現在對東虜事都相當冷靜了。 當然,心中即便毫無波瀾,正常工作還是要繼續的,于是孫元化便緊急召集沙正明孔有德等武將軍議。 從大局上說,登州這一組側翼 南方海軍的偏師組合,其實私底下并不在意關外大敗,因為主戰場本來就不干他們這些旁支派系的事。 即便是和東林黨過從甚密的孫元化,那也最多是替國家惋惜一下就到頭了。畢竟玩政治就要講派系,徐光啟-孫元化這一系,在朝中屬于基督小派系,根本無意也無力插手朝中任何大事。 而早就知道關外大敗的穿越者,這時候只能裝作吃驚的樣子大喊一聲:“軍門,我等當即刻出海往援關外!” 孫元化要的就是這個態度。 這個時代訊息傳遞緩慢交通不便,按常理,南方勤王軍通常要幾個月時間才能趕到北方,所以朝廷根本不可能給登州偏師設定具體時間。 也就是說,今天所謂的緊張,其實與會各方都是裝出來的……總要講個政治正確。 然而從個人角度來講,現在出海也是必須的。 畢竟孫元化已經接到了軍情,穿越眾的船隊也已經在登州修整了幾天,這時候再不出海,容易在事后落下把柄。 所以沙正明一聲大吼,正好吼在了孫元化心頭:他就是怕這些軍頭鬧什么幺蛾子。 見沙正明如此上道,老孫急忙捻須點頭:“嗯,關外逢遭大敗,如今祖大壽還在凌河苦苦支撐待援,局勢危急。幾位將軍即準備妥當,依本官之見,須宜早不宜遲。諸位將軍,還請速速發兵吧!” “末將尊令!” 沙正明起身領命,已經被做通工作的東江諸將自然也隨同起身,齊齊應命。 如此,一場各方心照不宣的軍議就這樣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標準流程:巡撫大人親切送別,大張旗鼓,碼頭斟酒,誓師出征。 這是必須要走的程序,稍后孫元化還會有奏折發出,以便大張旗鼓告訴朝廷:我這邊開始行動了,登州臣僚們都很努力! 于是乎,滿載著糧食、日用雜貨的船隊就這樣出發了……哦對了,還有兵員:孔有德部1500精銳,比歷史上多了一倍士兵,少了800匹馬。 一切都在穿越眾計劃之中。 …… 從登州出海的話,距離渤海灣對面的旅順、遼河口(盤錦)乃至東江鎮這些熱點地區都是非常近的。像是最近的東江鎮總兵駐地旅順,距離登州的直線海程還不到150公里,對于航速平均4節的船隊來說,一天一夜時間,就能看到海岸線。 然而孔有德這次坐著穿越者的船隊出海后,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往常不是這樣的。東江鎮的小船,很多時候挑一個風浪平靜的日子順風南下,靠目測就能飄到山東半島。 這次,徒一出海,船隊先是徑直東向,然后向北、向南、向東,七拐八拐之下,離開了海岸線參照物的土著,很快就不知道船隊在大海的什么方位了。 不但方位迷失,土著現在連大概航速都預估不出來:船隊有時候會冒起黑煙,無視水流因素,忽快忽慢。 再加上這兩天海上天氣不好,時不時飄一些冬雨,天空濃云密布,于是孔有德驚訝地發現,他現在居然連船隊的大致方位都失去了……是在山東,還是高麗? 領教了厲害的孔有德一干人,只能像之前一樣,低下高昂的頭,跑去作戰室內學習先進經驗。 穿越眾就這一點好:從不藏私。 得知土著意圖后,沙正明呵呵笑著指派航海官臨時客串教官,給學生講解最先進的航海定位。 而當學生們終于弄懂海圖上那些線條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后,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這時候,突然有人拍了一下大腿:“如此說來,此地不就是廣鹿島嗎?” “看來這位將軍畢業了??!” 學生們瞬間一股腦從艙中跑了出去。再一看,嚯,目光所及處的那座島子,可不就是大家熟悉已極的廣鹿島嘛! 廣鹿島就在大連外海,后世屬于長??h管轄。 長??h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國內唯一的海島邊境縣。此地與朝鮮半島相望,是東北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地區。 在十七世紀,長??h下轄的五個大島,以及周邊的皮島(今朝鮮椴島)等地合起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江鎮“本土”了。 此刻,位于廣鹿島外海的穿越船隊,已經陸陸續續開始下錨降帆,準備依次進港。 在遼將的想法中,船隊貌似應該直接進渤海灣,去遼河口嘗試登陸。再不濟也應該去旅順,聯絡東江鎮當下的總兵官黃龍,商討從旅順金州一線登陸事宜。 來廣鹿島是什么鬼? 一干遼將自然不知道穿越眾葫蘆里賣什么藥,也不好直接張口問,于是他們在發現船隊來到廣鹿島后,便找到了正在艦樓上觀景談笑的沙正明二人,搭訕套路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