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草草進寨一圈后,大家就算是又完成一道程序。這之后,終于輪到最后一處視察項目了:白沙新寨。 白沙新寨距離老寨不遠,就在里許外的另一處港灣里。 當兵丁用抬竿將大人們送到新寨時,正趕上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原本荒涼,到處是亂石和齊人高野草的海灣,已經變了模樣。岸邊建起了幾排簡易房屋不說,還起了一條傳統的木質棧橋。此刻,沿著海岸圍滿了做工的明人。大隊光著膀子,拿著木質工具的土著,穿流來去挑土擔石,正在整修海灣。 “此處本無人跡。日前瓊州府接到布政使司行文后,可是須臾不敢耽誤,即刻發來周邊縣民,日夜辛苦,才有了這番模樣?!?/br> 瓊州府賈同知此刻一臉邀功表情:“沙將軍,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沙某在此謝過諸位大人了。此事沙某定當報于我家總兵大人,一份心意是少不了的!” 如果按照穿越者的基建標準來說,這一處正在建設中的工地,肯定是達不到要求的。好在眼下剛開始,沙正明的要求也不高,艦隊可以駐泊,人員可以上下碼頭就行。所以他趕緊一疊聲地鼓勵土著官員。 這件事中間還是有關節的。瓊州孤懸海外,現如今穿越勢力的管轄范圍,還伸不到那么遠的地方。也就是說,穿越眾想要在瓊州駐軍建設新軍港,那就必須要通過本地的文官系統,而不能像廣州新區一樣,自己召人自己建設……起碼一開始不行。 所以才有了方才這一幕:瓊州文官集團接到公文的同時,也接到了實打實由廣東布政使司發來的兩萬兩曹大頭現銀。 這兩萬兩銀子,才是賈同知一干文官迅捷發動百姓前來修海港的最根本動力。單靠一份公文的話,那就是搞笑了,別說熊文燦,就是皇帝發圣旨,沒有銀子,窮得底掉的瓊州府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動作來給什么人挖海港。 事實上,這兩萬枚紅紙包裹的精美曹大頭,是有明以來,瓊州府破天荒第一次從上級衙門拿到的十足真銀。這一次瓊州府上下包括知府胥吏,是實打實的被震驚到了! 要知道之前的歲月里,廣州各衙門除了催逼稅款糧課外,可從沒有給瓊州府撥過一分錢,即便有,那也是互相抵賬了事,想要從廣州那些衙門要現銀?呵呵,想多了。 當然了,天下人都知道,這兩萬兩銀子是誰掏的腰包。賈同知他們也很清楚,該給誰邀功。 第567節 人頭談判 一番用足了表面功夫的交際后,沙正明沙參將初到瓊州的視察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這之后,隨著艦隊靠港艦員下船,南下艦隊算是真正意義上接管了自家的母港。 雖說眼下的母港連基建都才剛開始做,但這已經算是良好開頭了。隨著今后源源不斷的資源投入,沙正明有理由相信,白沙新港肯定會以一個明人咋舌的速度建設起來的。 當第一隊艦員登上碼頭后,沙參將以及邵強,就和一眾官員“打道回府”了——瓊州府城里,府臺大人還在等著開接風宴呢,不能讓大人久等。 明代的瓊州城,由于是府城,再加上壟斷了全島大部分海路貿易,所以總體還算繁華,并不比大陸那些三線城市差勁。 瓊州府的孫府臺也是個和善有趣的官兒。當沙參將和一干下屬來到府衙后,孫府臺便樂呵呵地在花廳擺開了宴席,招待賓客。 席間賓主雙方其樂融融,暢飲之際,雙方還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和看法。 對于瓊州本地官僚集團來說,今天的宴席還是很重要的。官員們現在迫切需要知道沙參將下一步的動向,以便做出配合,并從中繼續得到好處。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談判順利。 于是酒過三巡后,孫府臺就代表大伙問將出來:“可還有為將軍出力的地方?” 沙參將聞言哈哈大笑:“人,眼下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在十七世紀混了這幾年,對于穿越眾來說,他們現在太清楚自己缺什么了:人。 人是第一生產力。 一切東西都需要人來創造。穿越眾擁有無窮的技術和相對豐富的資源,現在唯一缺的,就是人。 沙參將的話,并沒有超乎本地一眾官員意料。 旋即,一位留著絡腮大胡子,黑紅臉膛的官兒,捋著胡須呵呵說道:“不瞞將軍說,如今正值農忙。便是眼下這些來做工的農人,也是府中大人使了手段方才得以成事?!?/br> “故此……”大胡子官兒表情誠懇地說道:“民力耗費過甚,明歲課賦定有麻煩,都省那里需交待不過去?!?/br> 胡子官兒的話,沙參將無動于衷……這類事不歸他這個軍人管,所以他專心大嚼桌上一只臨高烤乳豬,頭都不抬。 這時候,穿著一身長袍的邵強邵區長出場了。只見他站起身,對胡子官兒點頭示意:“丁通判的意思,我們這邊已經明白了?!?/br> 瓊州官僚們擔心的,確確實實是個問題。 對于古代農業社會來說,地區官員們每歲最重要的事情,除了課稅還是課稅。其余那些社會服務項目說白了都是捎帶的,上級考評一個官員,最重要的加權項就是能不能足額收到賦稅。 瓊州府這些官兒,這一次借著上級發文穿越眾買單的機會,聯動底下的縣官發動民力,突擊修海港,算是結伙撈了一筆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