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有撫遠號打頭,艦隊自然是一路橫行霸道暢通無阻。到了8月10日這天,艦隊進入了珠江。 之后路過黃埔時,艦隊便分道揚鑣了,吳三爺他們徑直去了黃埔軍港。而以撫遠號為首的四船編隊,則繼續上溯,一路來到了廣州城外的白鵝潭。 白鵝潭旁的官碼頭上,此刻早已是人頭攢動大佬群聚,穿著各種等級官袍的廣州官員已經早早在碼頭排好了位次,就等撫遠號靠港了。 此刻的撫遠號主桅上,長長的兩面大旗正在飄揚。其中一面上書一個斗大的“熊”字,另一面上書:代天巡守、兵部尚書、督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 老熊到了。 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 千百年來,自中央皇朝赴粵任職的官員,都會在福建漳州出發,然后沿著古老的驛道,經由閩粵關界汾水關來到廣東潮州,再從此地經轉其他地方。 這種緩慢,但是相對安全的行路方式,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王朝的興滅,自唐宋以來就沒有改變過。 然后在穿越眾這個位面,新任的兩廣總督熊文燦,在有意無意間,卻打破了這一慣例,歷史的軌跡在這里又稍稍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 時間回撥到一個月前,原任的兩廣總督王尊德終于病死在了肇慶的官衙內。這之后加急文書便一刻不停地經由廣州,福州,乃至北上京師。 而擁有電報優勢的某勢力,則在加急文書進入京城之前,就已經做好了一切政治方面的準備。 然后,當朝堂上開始討論新任粵督人選時,遠比歷史同期功勞巨大的熊文燦,就在各方大佬的默許和推舉下,得到了對他印象很好的崇禎皇帝同意,比歷史上提前將近2年時間坐上了粵督之位。 這一次,老熊的職官不但由福建巡撫遷轉為兩廣總督,而且還因為之前“刮地三尺”派兵勤王的軍功,老熊的本官還從僉都御史直接晉升為右都御史,邁入了一品大員行列,可謂是春風得意,快馬加鞭。 在這一位面,由于閩粵沿海的海盜早已平滅,所以歷史上熊文燦被拖住腳的局面也沒有發生。老熊這邊直接接任了粵督,那位短期代班兩廣總督的王業誥也因此沒有出現。 然而事物的發展總是互相關聯的。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老熊在接任粵督后,也就沒必要再兼任福建巡撫來統合閩粵軍力剿滅海盜。在這個位面,老熊接任粵督的那一刻,也就卸下了福建巡撫的職位。 而福建巡撫的繼任者,不出所料,正是時任南京太仆寺卿的右僉都御史鄒維璉。 對于最終這一番人事任命結果,穿越眾還是認可的。 作為手中的“重寶”,老熊同志轉任粵督這一手,就已經達到了穿越眾最重要的目的,為下一階段深耕廣東做好了官面上的準備。 至于說鄒維璉……就福建現如今的局面,換一個巡撫也掀不起什么大浪。配合的話大家都好過,不配合的話,鄒維璉歷史上可是因為和老藝術家溫體仁不對付而被二次罷官的,穿越眾這邊真要搞他,隨便兩招散手就請他回老家吃老米了。 于是乎,新任兩廣總督老熊,就在滿腔熱情,專程坐著戰列艦來接他風光上任的曹大帥攛掇下,半推半就,欣然帶著家屬從人,兩袖金風,告別了福建同僚,登上了巍峨的撫遠號,一路輕輕松松,吟詩做酒,就這么從福州殺到了廣州,全程只用了三天時間。 熊文燦這樣明顯地在官面上和曹某人當眾勾兌,也是有他自己考慮的。 如果說當初一開始接觸時,老熊還搞不清楚穿越眾的底細,那么在彼此合作了這幾年后,要說他還看不清楚曹某人的野心和能力,那可就真正是個弱智了。 老熊是弱智嗎?顯然不是。 身為福建巡撫,擁有眾多消息渠道的熊文燦,可以說是明人中對曹氏這個怪胎了解最深刻的人了。 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 工業社會噴吐出財富的能力,是古人的思維無法理解的。 熊文燦盡管作為傳統地主階層的精英,局面和眼光都很不錯,但是鋼鐵生產線對一個勢力帶來的巨變,依然令滿腦子傳統封建思維的他措手不及。 原本在熊文燦看來,曹氏這種邊荒小勢力,也就是自家手中一枚棋子而已。 即便是曹氏將來尾大不掉,那充其量也就是個不服管教的藩鎮/羈縻州之類,這種邊地的蘚芥之患,對于老大的中原王朝來說,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重要的是,到那個時候,他老熊早已不知道去哪里任職了,誰還顧得了那許多。 然而短短兩三年時間里,曹某人的勢力就以熊文燦目瞪口呆的速度發展了起來。這種速度是如此可怕,快到熊文燦根本沒有能力對此作出正確的應對,只能被動接受。 要知道,即便是安祿山這個級別的反賊,那也是鋪墊生聚,匍匐在朝廷腳下整整二十年后,才具備了一切造反的條件。 而曹氏從一伙??馨l展到兵精糧足富可敵國隨時可以造反卻只用了三年時間。 當熊文燦最終調查清楚,這種巨大的力量是由那些噴濺著鋼水的鋼爐和冰冷的流水線所帶來的之后,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熊文燦現在心里跟明鏡一樣:曹某人如今一旦舉起反旗,和朝廷南北劃江而治或許還談不上,但是閩粵并沿海地方,必定一夜間不復大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