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通過這兩手騎步兵試探后,確切情報來了:出城的韃子數量極少,殺散來人后,根本連戰場都沒打掃就匆匆回城了。 這一情報,再加上騎兵方向傳來的偵查消息,馬世龍現在可以確定:碩托是真走了,帶著大部隊走的。 既然這樣了,那還等什么? 于是馬回回當即下令,命祖大壽率領本部三千精騎銜尾“追殺”……定要叫碩托全軍……留下……點什么,不能就這樣白跑了。 而老馬本人則親率十萬大軍,由麾下勇將曹文詔打頭,從薊門(今薊縣)出發,準備以餓虎撲食之勢四面回環攻打遵化城,定要教城內的韃子(300人)首尾不能相顧,拿下光復大業首勝!出一口二十萬人被兩千人堵了這么長時間的惡氣! …… 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穿越眾這兩天搞出的事情實在是足夠大,所以在1630年4月2日這一天,華北的明清戰爭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質變,一舉打破了之前的沉默局勢,各方勢力紛紛做出了應對。 這天正午,穿越眾從永平城出發奔赴三屯營;同一時間,碩托部開始攻打三屯營;遵化方向,出城的少量白甲沖散了馬世龍派出的試探部隊。 就在各部紛紛調動廝殺的同時,還有一股勢力也及時對戰爭局勢做出了反應——坐鎮在山海關的兵部尚書,總理軍務,賜尚方寶劍,坐蟒袍,武英殿大學士孫承宗孫老頭。 老孫頭其實在昨天就收到消息了:遷安方向出現了狼煙。 盤踞在山海關一帶的明軍,這些日子來,其主要的作戰目標就是以阿敏為首的永平三城。 山海關距離永平只有100華里的路程,雙方在這之前,和馬世龍對峙碩托一樣,都是偵騎四出互相給予軍事壓力,保持著小規模接觸。 昨天收到信報后,孫承宗當即加強了偵查力度,派出大批哨探,想要弄明白韃子升起狼煙的原因。 老孫頭現在的局面其實是很尷尬的——后金部隊占據了永平至遵化一線,導致他和馬世龍聯絡困難,老頭現在相當于被困在了山海關。 真實歷史上,孫承宗和馬世龍之間,直到5月份才聯絡溝通完畢,制定了總攻計劃,約好了時間同時發動,最終將所有后金軍一舉趕走。 所以在昨天得知有狼煙后,孫承宗是不敢將希望寄托在明軍攻打遷安城的。 畢竟他和馬世龍還沒有商量好,薊鎮方面絕對不會冒險發動大軍進攻,而且還打到了遷安——這就意味著遵化和三屯營已經被拿下,深知明軍戰斗力的老孫頭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遷安縣城的狼煙,在老孫頭看來,韃子一不小心誤放才是最合理的解釋。 不想在入夜后,有哨騎回來報告了一個重要消息:永平城在下午發生了戰斗,城外有出現巨大的炮聲,遠遠看去,貌似有人在攻打城池,有火藥閃光。 老孫頭這下不淡定了。 單一的狼煙不能說明什么,但是既然連永平城也出現了狀況,那他就不得不考慮馬世龍分兵從南邊唐山方向繞過來的可能性了。 然而十七世紀就是這么令人捉急——任憑老孫頭急得跳腳,但是來回二百里的快馬路程,使得信息傳遞不但緩慢,而且還有誤判和錯漏,導致老孫頭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于是他只能連夜再放出去幾波哨探強力偵查永平遷安。 第二天拂曉,拼死趕回來的第一撥哨探,給老孫頭帶來了一個驚天消息:昨夜永平城四門關閉,城中喧嘩吵鬧,從高處望去有很多火頭,貌似有人在屠城燒城。 目瞪口呆的老孫頭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莫非真是馬世龍打下了永平?按這個作風來看,怕不是祖大壽親自領兵? 到了上午,冒死接近永平的第二波探子回來了,這次的消息更驚秫:不是燒城也不是屠城,是城中土著在徹夜吵鬧吃燒烤。 另外,永平已經被鎮國將軍……都指揮同知……曹xx拿下了?。ü糯钠焯栔挥行諞]有名,哨騎只看到了一個斗大的曹字) 孫承宗“咣當”一聲就坐回了官帽椅——信息量太過巨大,老頭需要集中血液到腦部思考,腿撐不住了。 在巨量的紛亂中,花了好一會功夫,老孫頭才從腦袋里把那位有錢的南方總兵調了出來,然后回憶起了之前雙方寫信互動之事。 “你所言當真?沒有被土著誆騙?” 想了半天后,孫承宗還是覺得哨騎所言太過玄幻,他不敢相信。 “大人,千真萬確!”哨騎回道:“南兵穿著綠襖,小人隔門搭上了話,打問了幾句?!?/br> 哨騎頓了頓后,又講了些細節:“永平城頭已然換上了那位總兵的旗號,城外有土著在挖坑埋韃子尸首,小人去看了,足有上千具,俱是精壯無頭韃子?!?/br> “如此說來,阿敏全軍覆沒嘍?怕是遷安的韃子也沒討好!” 孫承宗說到這里一拍手:“來人啊,速傳朱總鎮,張參政二位來見我?!?/br> 不一刻,掛寧遠前將軍印,暫代山海關總鎮的老將朱梅,以及永平路兵備參政張春二人,匆匆跑來參見老孫。 這兩人一文一武,是朝廷派駐在山海關,協助老孫掌控當地近五萬大軍的關鍵人物。 再一次聽取了哨探的情報后,這兩人也傻眼了:“當真有其事?” 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