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通常來說,信使是一大早從遵化出發往東的。遵化和三屯營之間,剛剛好是四十里路程,信使會在上午九點左右過路。 這就是穿越眾緊急招降包衣的用意:糊弄信使。 這一次的上崗時間剛剛好。兩個包衣去了角樓后沒過一小時,在西邊三里處擔任觀察哨的特戰隊員就發來了消息:三騎韃兵正沿著山道過來。 “噠噠噠”馬蹄聲響起,當騎士來到三屯營城下時,西邊角樓里立刻探出一個他們熟悉的腦袋:“林保,前方境況如何?” 能在這時候被派出來辛苦趕路的,自然是旗下包衣們。遵化現在面臨著軍事壓力,正規韃兵都在城里備戰呢,所以這三個騎士和城頭上的這位恰好認識。 隔著護城河的騎士一抬頭,發現問話的是自己熟悉的藍納,于是他雙手攏在嘴邊大喊道:“遵化無事,明狗不敢近前?!?/br> 角樓上的包衣滿臉笑容:“好好,看來弟兄們還能安生一段日子?!?/br> “那可不?!泵辛直5尿T士又吼了一嗓子:“安心啃你的骨頭吧?!?/br> 吼完后,三騎重新揚長而去,臨了還對著西南角伸出腦袋的另一個包衣揮了揮手。 三個騎士沒有觀察到的是,名叫藍納的這個包衣,短短幾句話功夫,額頭上已經出了一層密集的細汗——被人用匕首頂著后腰的滋味,實在不好受。 好在一切無驚無險,最終信使沒什么懷疑就繼續上路了。這一幕和諧的結局也間接救了信使的命:一旦剛才出現狀況,這三騎肯定會被埋伏在城墻后的特戰隊員第一時間打死。 那樣的話,部隊就必須被迫提前發動下一階段進攻,這可不是錢鐵山他們想要的。 信使走后不久,安排在東邊的瞭望哨發來信息:韃騎已離城三里,在繼續往東行去。 再等了一會,當卡在三屯營兩頭的瞭望哨都報告一切正常后,南門的吊橋便被放了下來。與此同時,山路對面的景忠山口,一列長長的馱馬隊沖了出來,越過短短幾百米的山谷,徑直沖入了城中。 馱馬隊已經在山后等了很久。如今由于戰爭的關系,導致山路上明人絕跡,所以只要等信使過去后,就可以轉移補給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一大早,景忠山上的玄誠子道長就帶著三界幾位同行(方丈、師太)一同下山準備來勞軍……人家昨天晚上站在山頂,一邊喝茶,一邊把下方子彈打出的流星雨看了個清楚。 結果這幫人就被趕回去了——最近半個月內誰也不準下山,一人下山,全村結扎,錯,是全村殺光! 馱馬隊入城后,很快卸下了囤積在山谷中的補給。然后馬背上左右各掛兩個竹筐,里面裝幾顆人頭,上面再蓋一塊布,不知道的以為是販瓜的。 換裝完“貨物”后,馱馬隊很快又出了城,回去山谷繼續換裝補給。 就這樣來回幾趟,所有補給都運進了三屯營。 馱馬隊最后一趟出城時,多出了一百名飛虎營士兵。 這隊人出現是有原因的:除了那些主動棄暗投明的包衣之外,其余俘虜的正牌韃子和忠貞人士,會被一路押運去天津。 這些死硬分子從昨夜開始就水米未進,很多人還受了輕傷流了血,所以他們現在全都萎靡不振,雙手被綁在馬鞍上,在雪亮的馬刀前提不起反抗的興趣。 將所有不安定因素都驅離三屯營是必須的。由于戰役發展比較順利,達到了事前計劃的最佳效果,所以在今天一早,天津方面已經有兩百人的近衛營預備隊在騎馬往這邊進發了。 下一步,當兩百士兵到達三屯營后,他們將負責守城;其余所有的機動兵力,都會出發去東邊攻打余下三座城池。 這區區兩百人不但要守城,還要阻止西邊遵化方向的任何軍隊(包括明軍)通過三屯營路口。這樣一來,人數連城墻一半都填不滿的守城士兵壓力就會很大,所以城里不能有任何隱患,這些俘虜必須要送走。 …… 3天后,1629年的4月1日,緊急從天津出發的兩百名守城士兵趕到了三屯營。 這支從上海調來的近衛營一部,自從來到天津后就苦練馬術,這下終于派上了用場。 200人的部隊到達三屯營后,由于山區騎行發生的非戰斗減員只有十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可以繼續戰斗的輕傷,這個數字相當不錯了。 而利用這三天時間,整軍頓武,士飽馬騰,由遠在南方的帝國中樞派出的勤王干涉軍,也終于做好了一切準備,要開始發動這次戰役的后半部分了。 三屯營的地理位置絕佳,距離走廊西口是40里地,距離走廊東口也是40里地。 出走廊東口后,一路沿著灤河平原南下,再走40里,便是穿越眾計劃中第一個要“光復”的縣城:遷安。 關于這次戰役的后半部分,和前期偷襲三屯營的戰法是完全不同的。 遷安縣城,灤州縣城,永平府城這三個城池,幾乎是一個等邊三角形,各自的邊長就是四五十里。 和三屯營軍城不同的是,以上三座城池,都是有大量平民生活的普通城市。這幾座防御力低下的城池,在八旗兵攻打的第一時間就開門投降,所以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 迄今為止,在八旗大軍撤回關外后,三城依舊有很多明人在生活,只不過城內的守軍換成了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