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留著遵化,讓兩幫人互相牽制,給穿越眾收拾啞鈴右邊的韃子騰出時間,這是最合理的解決方式。 這樣一來,位于啞鈴正中的戰略要地三屯營,就成了穿越眾第一個要拔掉的釘子了。 薊鎮的治所,在明初時是安排在獅子峪的。到了明英宗時期,由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開始激化,邊軍守御壓力增大,于是時任薊鎮第七任總兵的胡鏞,便移鎮位置更好的三屯營,從而開創了三屯營186年的鎮治基業。 三屯營是燕山走廊中段的一處丁字路口。 此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常年以來都扼守著北方蒙古族進貢的貢路:“去喜峰二舍矣……左山海,右居庸,而綰轂其中,以要貢路示重?!?/br> 三屯營這個路口,走北邊的山路,距離喜峰口只有二舍,也就是六十里路。 位于啞鈴窄道正中間的三屯營,距離東西兩邊的山海關和居庸關路程差不多,正是作為京師北方軍事指揮中心的最佳地點“近邊則無鞭長莫及之弊,不臨前沿則有戰略回旋余地”。 這一百多年以來,身為“天下第一鎮”的薊鎮歷任總兵官,都把治所設在了三屯營城。 從3月25日起,穿越眾的騎兵部隊北上越過了150里平原,進入燕山余脈。這之后部隊散開,細細將方圓百余里的山脈群搜索了一番后,于3月30日,逐漸聚集在了景忠山下。 景忠山海拔610米,腳下就是三屯營城,正好俯瞰。 景忠山風景秀美,景點眾多,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早在嘉靖二年,薊鎮總兵官馬永便在山上增建碧霞宮,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漸興盛。此后,包括戚繼光在內的薊鎮官兵經常登臨此山,留下許多名篇佳句。 穿越眾今天登山拜廟,主要是為了收集本地情報,順帶偵查山下軍情。 新上任的飛虎營營官張中琪,在碧霞宮里和老道聊完天后,便出宮去了山前的觀景臺。 碧霞宮香火旺盛,所以剛才的老道看似古拙清奇,其實是個隱形大富豪——觀景臺是用房山出的漢白玉鋪設,其上雕文刻神,精美異常。 此刻的觀景臺上,以錢鐵山為首的一伙人,正圍著一套袖珍無人機地面站在看著什么。等張中琪走進一看,地面站的液晶屏幕上,赫然就是腳下三屯營城的航拍畫面。 “里面有多少人?老道說有五六百韃子?!?/br> “差不多?!碧貞痍牳标犻L杜德威接了話:“咱們前期偵查也是這個數,這兩天沒什么變化?!?/br> 張中琪嗯了一聲:“那什么時候打?” “明天吧?!卞X鐵山這時站直了身,叉腰環視了一圈周圍的山景:“今晚老杜帶人再突近偵查一下,然后咱們開會,順便等一等補給?!?/br> …… 離著景忠山腳下不遠的一處無名山谷,已經成為了部隊的前進基地。這處山谷地勢較高,一旁還有條小河能提供水源,所以幾排草綠色的帆布行軍帳篷已經立在了這里。 小河兩岸,長長的兩排馬匹正低頭在飲水。上游一點的地方,先期來到此地駐扎的飛虎隊員,正拿著帆布桶提水,準備架鍋煮飯。 由于后金大軍主力已經撤走,所以留守在后路幾座城池里的韃兵可以說是沒什么斗志的——歷史上孫承宗組織好部隊后,只莽了一波就把所有城池都拿了下來。 同樣是這些明國部隊,不久前還被八旗兵打得丟盔卸甲。 而同樣是這些八旗兵,一等占據優勢兵力的孫承宗攻城,這幫人打開城門吹著口哨就跑路了,馬背上還馱滿了大包小包。 這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八旗兵的強項本來就不是城池攻防戰,何況留守的這些騎兵既無長久的糧草供給,人數又少,連城墻都填不滿,怎么可能死守不退。 在這種局面下,已經和三屯營一山之隔的飛虎營,就開始大搖大擺地宿營了,再也不會在意暴露問題——韃兵已經開始全面收縮,就等著有人來攻城,根本沒必要再四下放出探馬。 隨著這幾天撒出去的士兵陸續歸建,無名谷中也越來越熱鬧,炊煙不斷升起。 到了傍晚時分,一隊臨時征召的騎馬輔兵,將第一批山外的補給用馱馬送了過來。 這些輔兵是真正的后勤人員。他們將大車隊停在南邊的山口后,又將補給轉移到馱馬上,然后穿過百里山路,將補給送到了這里。 看到第一批補給到達,已經在山谷里建起臨時指揮部的穿越眾,這下再沒有后顧之憂,開始準備晚上的偵查活動。到了晚上十點來鐘,由特戰隊副司令杜德威率領的偵查小隊便準時步行出發了。 月朗星稀,偵查隊出了景忠山山口,距離三屯營城就只有一里多的路程,所以不需要騎馬。 出發后半小時,小隊就來到了護城河外空無一人的棚戶區。戴著夜視儀的特戰隊員,接下來便放出了配有紅外鏡頭和夜視鏡頭的大疆無人機。 白天放出的無人機只能在高處航拍,這時候放出的無人機就可以靠近懸停偵查了。很快,無人機傳來了詳細的城池畫面,在無名谷指揮部的錢鐵山,也同步收到了數據。 三屯營在萬歷三年時,時任薊鎮總兵官的戚繼光,對城池撥款進行了一次大型維護。 重修后的三屯營城是磚石結構,城墻高3丈,頂寬1丈5尺,周圍7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