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但是有一點卜老爺憑本能就可以感覺到:無論如何,一旦讓這種生產方式在大明鋪開,那么士紳們的根子就會被掘掉——卜老爺想不出“降維打擊”這樣的名詞,但道理他是懂的。 “好在彼輩偏居一隅,尚未成氣候,正人君子還有時間……”卜老爺坐在馬車上,一邊看著遠方林立的煙囪區漸漸接近,一邊暗地里盤算著。 窯區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曹氏集團的一張超級名片。 這就和后世曼哈頓島的摩天大樓一樣,對于初次前去的第三世界人民來說,比任何語言都有說服力。而矗立在17世紀的工廠群,這種和土著世界的差距,可是遠遠超過了后世的第三世界。 畢竟這里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大數據時代的工業設計上,連一顆螺絲釘的生產背后都有經過電腦統籌,其所代表的價值,對17世紀的土著來說不啻于天方夜譚,某些時候甚至更像神話一點。 以馬車為例,用減震彈簧、輕鋼板和軸承轉向系統制造出來的高檔貨,勢必遠超明人那種粗笨的古董貨色。 這中間蘊藏的科技含量事實上已經高到無法計價,所以商務部根本不需要比照馬車的表面成本來定價,只需要根據土著的消費能力,定一個普通人無法購買的價格就可以了:本土六百兩,在杭州就要一千兩,車輛的外飾和內飾還要另加錢……你得明白老財的消費心理。 以上就是穿越國一直以來不愁錢的原因:晚清時往中國傾銷工業品的那一票列強好歹還存在著競爭,而穿越國的工業品可是獨一份,所以“穿貴們”可以隨便定價,可以全球發賣,還遇不到關稅壁壘……這樣不要臉的企業在后世是會被滅掉的,老板會被炮決! …… 隨時都在噴吐著濃煙和噪音的工廠群是穿越國財富和力量的源泉,然而這種生產財富的方式,對于卜老爺這種土著來說,可是很不友好的。 在專門的導游帶領下,當大家進入第一家鋼廠后,不出意外的,所有人都被嚇傻了:巨大的鐵錘一下下砸在通紅的大鐵塊上,火花四濺,巨響轟鳴。伴隨著鋼爐里的濃煙和火光,還有那宛若魔獄的各種自動鋼鐵成型設備,卜老爺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急忙匆匆逃離了現場。 對這種客人已經見怪不怪的導游,接下來便帶著老爺去了不那么吵鬧的幾處流水線生產車間。 在這些車間里,參觀團才算是大開了眼界:各種金屬部件像流水一般從傳送帶上滑落,掉進下方的成品箱里。還有那排著隊的玻璃瓶被一一灌裝桔紅色的汽水,再被砸上鐵帽。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就在方唐鏡看得興高采烈抓耳撓腮之時,卜老爺卻崩潰了。 導致老爺崩潰的,是鐵釘生產線。 窯區的鐵釘生產線比后世差一點,每分鐘只能生產500根鐵釘。而當卜老爺拿到作為紀念品的幾根碳鋼鍍鋅大鐵釘后,不巧他又聽到導游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套生產線除了鐵釘外,只要略微調整,還可以生產箭頭和鋼針?!?/br> 下一刻,赤崁大道上那些商場里吞噬掉的滔天白銀,郊外農場里無窮無盡的稻米,還有被佃戶們遮天蔽日一般射來的箭頭和鐵釘……這三種幻象交織在一起,變成了黑壓壓的烏云,從天際遮蓋過來,將卜老爺的視線瞬間填滿。 于是卜老爺在“呀”地一聲大叫后,跌坐在了地面上。 第368節 反應 窯區導游對于突然昏厥的旅客很有經驗。因為活在中古田園節奏中的明人,乍一接觸到各種工業沖擊,本身就容易出現問題。事實上招工的移民第一次進鋼廠車間后,有很多都被嚇得尿了褲子,癱軟,昏倒的情況經常會出現。 所以看到卜老爺昏迷,導游就趕緊招呼大伙把老爺抬出車間,放在門外的陰涼處。下一步導游先是伸出兩指到老爺頸部探了探,發現脈搏正常后,他便微微抬起老爺的下巴,讓呼吸道保持暢通。 然后沒過多久,老爺就在“呃……”的一聲長嘆中,悠悠地自己醒轉過來。睜開眼看看頭頂圍著的一圈臉龐,卜老爺晃晃腦袋,然后在攙扶下緩緩坐起了身。 “是老夫宿疾犯了?!眴≈ぷ诱f出這句話后,卜老爺伸出雙臂對長隨說道:“扶我回去?!?/br> 好端端的一場工業之旅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馬車當即將老爺送回了賓館。在回去的路上老爺一言未發,到了賓館后他便吩咐下人:去柜上定票,回福建。然后第二天一早,方唐鏡便在赤崁碼頭送別了卜老爺一行。 目送著船只遠去后,站在臺江邊輕搖折扇的方唐鏡最終還是無奈搖了搖頭。事實上卜老爺的一舉一動,包括他到此地后的一系列心理變化,以及為什么有這種變化,方唐鏡都一清二楚。 作為縉紳人家的幕僚兼秀才,方唐鏡見過太多卜老爺這種“硬核士紳”了。 晚明盡管道德日下,世風不再,大批士人開始明晃晃將錢財田產掛在嘴邊;但是依舊有很多恪守孔孟之道,行事作風方正古板的君子人物——卜老爺就是其中的典型。 所以卜老爺一路行來對此地的種種看不慣,方唐鏡是能理解的。甚至卜老爺昨日跌倒的原因,方唐鏡也能猜出個七八分——無非看到曹氏有錢有糧有軍械有壯丁,被嚇住了唄。 然而理解歸理解,至于其他的……也就那樣了。拋開自己心下那一點鄙視不談,他方唐鏡一個秀才可沒資格管得了卜老爺發瘋?,F如今既然老爺要走,那他也不好阻攔,只好恭送。走了最好,他方秀才還有事要辦呢,時間很緊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