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 三天后,鶴樓內院。 今晚是下弦月,月亮只有彎彎的一牙,再加上天空中的濃云,令四周漆黑一片,只聞聲不見人。 “嘩啦”一聲后,廖雙丁的腦袋從水池中伸了出來,頭上還頂著一片綠荷。左右看看后,廖雙丁辨明方向,緩緩游到荷塘邊,雙臂較力,悄無聲息地竄上了岸。 廖雙丁隸屬于縣城鄧氏打行。是打行里專門負責偷雞摸狗,尋索財物的盜賊。 打行是在明朝中后期逐漸興起的城市黑幫組織。 從本質上講,打行和后世的黑社會區別不大,都是依靠暴力來盈利的非法組織。 顧名思義,打行的主業自然就是打架了。由城市地痞流氓組織起來的打行,一開始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出租打手——官府既黑暗又昏庸,市民階層之間的爭端,有時候雇傭打手來解決反而見效快。 于是打行就從經濟最發達,外來流動人口最多的蘇,松一帶發展了起來。 蓬勃發展的結果就是官府受不了了——嘉靖年間,蘇州巡按翁大立開始下手整治打行,誰曾想打行卻埋伏了人手在小巷,等翁大立路過時,“躍出批其頰,撤去如飛鳥”。 到后來雙方矛盾徹底激發后,打行還組織起人手,深夜劫牢,將被翁大立逮捕的人手全部放了出來,隨后又沖入督察院,將翁大立夫妻嚇得翻墻而走。 隨后,打行又縱火焚毀公廨,然后又“引眾欲劫府治”,被知府王道行督兵勇御之。這幫人見沒有便宜可占,于是“斬關出逃,入太湖中”。 ……打行如此囂張,根本原因還在于明政府日益衰敗的政治環境。 首先,明代的重賦是出了名的。有明一代,江南田地僅占全國6%,而稅糧卻占全國近22%,明中期每年運送到京城的漕糧是400萬石,僅江蘇的江南五府就提供了總數的1/3強。 杭嘉湖不但賦額高,而且起運的比例高達90%,到了明中后期,在重賦的敲剝下,江南“皮骨已枯”,官紳地主尚可將其負擔轉嫁到小民頭上,而小民則只好賣兒鬻女,然后不得已而逃。 這樣一來,大批的鄉村無業游民就涌入了城市地帶,從根本上破壞了治安,給打行提供了堅實的人力基礎。 其次,到了明中后期,人口日漸繁茂,江南地區那些原本冷清的市鎮“第宅連云,舟航集鱗,桑麻環野,成為一方雄邑?!?/br>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突然爆發的營商環境,官府原本的那點管理資源就跟不上了。而這個時候,打行也就自然而然地應運而生——想想一個區只有一間派出所的話,社會治安勢必不會好到哪里去的。 而到了穿越眾出現的明末年代,打行已然演變成了集暴力搶劫,敲詐勒索,集團盜竊的專業犯罪團伙,相比之下,當初用來起家的那種打手出租,反而成了打行的次要業務。 而今天從鶴樓池塘里冒出頭的廖雙丁,就是縣城一家打行里的慣偷。 現如今小偷也是有公司的。一些成名的“大偷”,“招引四方無籍棍徒,在家窩養,閑暇街市掏摸,夜間河路鉆艙,大為民害?!?/br> 這種蓄養小偷的手藝甚至一直傳承到了后世,中外皆是——霧都孤兒中刻畫得就很形象。 之所以今天被“把頭的”派來鶴樓“做任務”,那是因為廖雙丁對這里的地形很熟悉:這貨當年就在鶴樓里當過仆役,后來因為偷了主家的財物,于是被毒打后趕出了鶴樓。 穿著一身牛皮水靠的廖雙丁很快竄出了荷塘,然后他把手中用來儲氣的豬尿泡別在腰間,貓腰往前跑去。 只有微光的黑夜里,廖雙丁的動作準確而快速: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當年都打掃過,上面都灑他的汗水,所以他閉著眼睛也能找到目的地。 然而往出跑了一截距離后,他卻感到了不對頭的地方:草木都到哪里去了? 他現在的位置,理論上是應該穿過一片花叢的?;▍矊γ媸且粭l長廊,翻過長廊后,順著欄桿跑到頭,再穿過一扇月門,便是他此行的目的:藏書閣。 然而今天晚上出鬼了,直到廖雙丁翻過長廊,他都沒有見到往日里繁盛的那些花木樹叢。 這種情況讓廖雙丁高度警覺起來:花木是最好的掩飾物,現在視野里一片空曠的話,對自己是相當不利的。 好在花木沒了,其他建筑物還在。廖雙丁盡管心里嘀咕,但他還是順利跑到了長廊盡頭,躲在墻角下面仔細觀察起來。 通常來說,守衛會在晚間游動巡邏。所以廖雙丁必須要等到守衛從月門經過后,才能竄進去,免得被迎面碰上——畢竟他已經離開這里很久,守衛的巡邏時間肯定早就變了。 然而就在他伏低身子,靜候守衛路過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正在發生:他干了。 鉆出荷塘后的一路小跑,再加上潛伏等待的時間,導致廖雙丁身上的水珠漸漸被甩干蒸發,于是,他干了。 渾然沒覺得身上干了會有什么影響的廖雙丁,在不久后順利等到了從月洞門出來的兩個黑衣守衛。待守衛走過后,廖雙丁便悄無聲息地“彎腰低姿快速前行”,鉆進了月洞門。 廖雙丁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鉆進月洞門的那一刻,從體表散發出的熱量,將他身體的輪廓顯示在了一副紅外鏡片上。 所以當廖雙丁跑到藏書閣門前,掏出懷里的密封皮口袋,準備拿出工具撬鎖的那一刻,他突然聽到了腦后的風聲……然后他就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