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看著呈現在自己面前的繁忙景象,梁樂天不由得感慨連連:“水庫這玩意真是費事??!” …… 臺南平原水量豐富,永久性和季節性的大小水洼湖泊很多,尤其在靠近山脈的丘陵區,濕地,沼澤和湖泊遍地都是。 這里就凸顯出了水利的重要性:想要將平原變成糧倉,就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 后世的嘉義一帶有7幾座大小水庫。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在1920年設計建造的烏頭山水庫系列工程。 烏頭山水庫坐落在大員北方的嘉義地區,位于中央山脈余脈,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灌溉工程,歷時7年才徹底建成。 這個工程的核心建筑是“嘉義大壩”。整個堤堰在建成后長1273米,高56米,蓄水量達到了一億五千萬噸。 八田與一在施工時,不但調動了大批工人,還使用了蒸汽鏟土機,壓力噴水機,砂石運輸車等等一系列在當時算得上先進的工程機械。 水庫建成后,當即就將下游15萬公頃(220萬畝)的田地變成了旱澇保收……而這座水庫,同樣也是穿越眾念念不忘的臺南終極工程。 事實上自從當初大辦公室成立那一刻起,深知民以食為天的掌權者就拿著谷歌地圖的臺南復印件扔給了建筑部門:“去勘探這些水庫的情況?!?/br> 結果很快就反饋了回來:除了幾個小型水庫外,其余類似烏頭山水庫這樣的大型工程,沒有5年的工業發展建不起來。 這個結論是科學的:中大型水庫需要挖掘巨量的土石方,還需要巨量的混凝土,鋼筋,工程機械,建筑工人。以當時窯區工業園那點可憐的生產能力,根本不能滿足要求。 于是這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畢竟當時大伙才來到這兒不久,窯區連水泥窯都沒建呢,別說大水庫,小水庫都力有未逮。 然而過了一年多后,當時間來到1628年的7月份,狂暴的山洪和大雨頓時就讓21世紀來的人們領略了一番17世紀的狂野。 然后就是痛定思痛,大辦公室在雨季過后,迅速,立刻,馬上有點神經質的命令建筑總公司開始修建水庫。 還是那句話,水庫不是那么好修的。 一不小心就接了一票大活的建筑總公司,在愁眉苦臉地評估完現有工程技術能力后,只能戰戰兢兢地告訴臺上諸位大佬:眼下只能先拓寬各處渠道溪河,然后再擇機修一兩個小水庫練手。 于是“1628臺南綜合水利工程”就這么匆匆上馬了。 勞累梁樂天他們今天跑了幾十公里來視察的,就是這個水利工程的核心項目:鏡面水庫。 鏡面水庫在后世是一座小型水庫,水源主要來自曾文溪與菜寮溪溪水。在7座水庫中,鏡面是最小的一座。 17世紀的鏡面水庫原址,是由丘陵區的一系列濕地,樹林,和大小湖泊組成的。建筑公司經過勘探后,發現這里的施工條件勉強能達到要求,于是決定將這些湖泊清掏深挖,然后連接到一起,最后再筑一道壩體完事。 梁樂天現在看到的,就是在幾個小湖中間正在進行深挖施工的建筑隊伍。 將近2000人的大部隊組成了十余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圍繞著一輛工程機械在工作。 這些小組有跟在伐木機身后砍伐樹林的,也有跟在挖掘機身后放空湖水筑臨時堤壩的,最多的則是推著小車,在鏟車周圍等著運走土方的。 大批的人和機械散布在山水之間,像一群群黑色的螞蟻——使用就地砍伐的新鮮木材做原料的煤氣工程車,冒出了nongnong的黑煙。 …… 站在堤岸上看了一會工地后,梁樂天和米碩轉身向指揮部走去。 指揮部是用原木搭起來的幾間木屋,門口掛著一塊露著白茬,散發著清香的樟木牌子,上面用歪七扭八的墨字寫著“鏡面水庫工程指揮部”幾個字。 看了眼門口一個小泥爐上咕嘟嘟滾著rou塊的砂鍋,梁樂天和米碩對視一眼后,哈哈大笑一聲,闖進了指揮部。 屋里的條件很簡陋:這鬼地方沒有電,也沒有后世工地必備的柴油發電機。桌椅板凳都是就地取材的香樟木新做的,工藝粗糙,不停散發著樟料氣味,上面還覆蓋著樹皮。 這種一次性的家俱在建筑工地很流行:沒有經過烘干的木料時間一長就會變形。不過到時候正好工程也完工了,連帶著指揮部一起,統統扔進煤氣爐里當燃料。 進門后梁樂天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那個躺在椅子上迷糊的人,于是他大喝一聲:“呔!還敢吃砂鍋燉rou,安監局的來了!” 根植在骨子里的恐懼令椅中人迅速翻身坐起。 馬明,前包工頭,現任建筑總公司副總,鏡面水庫工程負責人。 當一臉胡子拉茬的馬明醒過神后,當即對正在哈哈大笑的梁樂天笑罵道:“原來是你小子!”。 “是我啊,馬隊長?!绷簶诽扉_了句玩笑后,坐下來直接問起了正事:“工程進度怎么樣了?” “切,早呢,你來時沒見嗎,坑都沒挖完呢?!瘪R明說完,伸個懶腰,又半躺在了椅子上:“我說次輔大人,你們想轉就去轉吧,我得再睡會,昨晚有兩個蠢貨追鹿追進濕地了,折騰我半宿?!?/br> “別啊,再聊會,你睡了那砂鍋里的rou不就歸我和米碩啦?”梁樂天一邊威脅,一邊掏出大重九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