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沒過多久,初為人父的南望開始接受正規的間諜技能培訓。 意思到自己的學習課程由理論的“道”變成了實踐為主的“術”,南望這下反而有點興奮——他現在的思想境界已經大大提高,不再抗拒這些能讓他出人頭地的“本事”了。 特工的課程相對于后世來說,是閹割了很多的縮水版:射擊、格斗、暗殺、情報收集與分析、電子器材的維護與使用、化學品掌握、發報技術……以上就是全部了。 情報局在17世紀的敵人檔次太低,用不著007。 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 像南望這種文人,最大的優勢不在于殺人放火,而在于他們對明國社會的滲透能力。這種能力是穿越眾手下占比99%的泥腿子所無法辦到的。 一個背后有著龐大資源的秀才,很容易就能滲透到明國的官紳階層當中。關于這一點,某位舉人老爺迄今為止已經獲得了巨大成功。 所以情報局對南望的培訓也是有側重點的:格斗,體能,暗殺這些007最重要的科目,在南望這里都不重要,勉強及格就可以。 反倒是情報收集與分析、cao作電子儀器、化學品掌握、發報技術這些不起眼的小技能,才是一個混跡于官場和商場的上流人士所應該掌握的技能。 于是南望在訓練基地和另外幾個學員一起,開始了正式的培訓課程。 和預料中相同,習慣了用筆說話的秀才,一開始很不適應體能和格斗訓練。即便是縮水版的訓練計劃,也把南望給整了個半死。 然而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不堅持也不行,這可不是在陽光明媚的小學教室,這是在山林環繞的訓練場,拿著鹿皮鞭,兇神惡煞的教官可不像馬躍那么好說話。 在訓練體能和格斗的同時,學員還要穿插射擊訓練:大明鳥銃,三眼銃,歐式火繩槍,二八大蓋,手槍,匕首這些都要掌握。 而一旦開始了射擊訓練,槍械的維護和保養也就變成了必修課。 和后世不同的是,在17世紀,學員是有很多機會參與實戰射擊的:注意,不是實彈,是實戰。 …… 之前在平滅了曾文溪以南的麻豆和蕭垅兩個土著社群后,某勢力暫時安穩了下來:消化地盤需要時間。 然而隨著穿越集團和鄭芝龍集團的關系逐漸惡化,曾文溪以北至嘉義地區的占領計劃也就提上了日程。 嘉義地區的笨港,就是自顏思齊拓殖以來,由鄭芝龍繼承的福建移民在臺灣的大本營。 當時居住在嘉義附近的原住民是平埔族下的和安雅族人,下屬有貓羅社、大武郡社、他里霧社等等一些村社。 所以陸軍就開始了持續的,小規模的清理北方土著的行動:先把擋路的清理干凈,等鄭芝龍完蛋后,笨港地區的福建移民就是某勢力的盤中餐了。 而南望他們幾個學員,也被教官帶領著臨時編入了連隊,體驗了一番普通士兵的行軍和作戰。 這種攻打頑抗土著村寨的行為,主要是為了幫助學員渡過心理關。要求也不高:跟著士兵放幾槍,能打死人最好,打不死的話,事后去清理那些頭殼爆裂的尸體就可以了。 然而這一關學員們普遍表示問題不大?,F在是17世紀,下至貧民,上至士紳,每一個能活到成年的人,無一例外都見過無數悲慘的場景——路邊圍著蒼蠅的死尸是最常見的節目,菜市口砍頭算是日常,還有活剮這種節日正劇。 這是個野蠻時代,民眾對于死人和鮮血是極其麻木的,那些開一槍就哭著要回家見mama的士兵,這個時代是沒有的,那是社會富裕,分工明細后的產物。 …… 和鍛煉體能不同的是,南望對于各種竊聽儀器的掌握還是比較快的……畢竟他不是文盲。而且這些玩意cao作都非常簡單,家用遙控器級別的難度,只要初期的驚訝過后,掌握起來并不難。 發報技術花了他一些時間:因為他需要練習手指和背一些固定的電文密碼。 穿越勢力的對手沒有無線電偵聽能力,所以電文不需要經過加密,譯電這些復雜程序。特工在執行任務時,直接明碼發報,將一些常用的短語用代碼發出去就可以了。就像當初bp機流行時的代碼本一樣,比當年的地下黨輕松太多。 南望唯一感興趣的是化學。 幾乎所有科目都在及格線上晃悠的他,唯獨對化學藥品這一門課充滿了興趣和探索精神。他不但對各種特工必備的毒藥,傷藥感興趣,還追根溯源,非要搞清楚這些藥劑的來歷和配方…… 聞訊趕來的馬躍不得不對他臨時做了一次調查。 調查的結果有點搞笑:“點石成金”這項技術,居然是南望少年時期最大的夢想…… 當然這也不奇怪,古人對于煉丹求長生和點石成金這兩項技術的追求是一直存在的。 自漢武帝以降,遠有唐太宗,唐憲宗,近有雍正皇帝,都是嗑丹而死。明朝光宗皇帝的“紅丸案”至今爭論不斷,嘉靖皇帝甚至親自挽著袖子上場煉丹。 皇帝如此,底下的士紳階層也不甘人后。 不說那些用各種原料,甚至包括嬰兒來煉藥的富戶,單說“點石成金”的段子,幾千年來就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人投資上馬項目。 各類方士和騙子將“點石成金”這個大ip幾乎演繹到了極致,就像后世的傳銷一樣,甚至出現了手段不同的各種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