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笨蛋,你這全款都交了八成了,還怕貸不到剩下的?捕魚貸的利息很低的,你那點弄不好都是免息,回頭你自己去銀行問問?!?/br> “哎呀,那還等什么,趕緊去挑船??!”終于把一切都想明白的于某人,來不及向媽祖和觀音祈禱一番髡人老爺的仁慈,而是抓緊招呼手下去挑船先。 “且慢!”就在這時,于承德的肩膀被茍科員給抓住了。 指了指赤崁碼頭方向,茍科員笑嘻嘻地說道:“還有更好的,不去看看?” …… 浪濤起伏,驕陽似火,海峽中有兩條船正并肩而行。 其中一艘船名是“胖頭魚”號。這是一艘排水量400噸的機帆漁船,甲板上安裝有后世漁船必備的龍門吊。 于承德和他的手下們此刻就在船上當學徒。 茍科員那天不但給老于介紹了普通漁船,還帶他去赤崁專門的魚碼頭參觀了最新式的機帆漁船。 看到從冷艙里運出來的一條條鮮魚被送進碼頭的大冷庫里,土包子們自然是震驚無比。 茍科員不失時機地告訴于某人:這條船總價12000兩銀子,只要他拿出那1000兩交了首付,就可以當股東了。 于承德被震住了。 不是因為價錢——傻子都知道這種帶冰窖的大船不會便宜。于承德擔心的是:一幫文盲擺弄不來這玩意??! 好在于承德投奔投奔大員的時機不錯:漁業公司這會正找下家呢。 于是乎,漁業總公司老總韓百生閃亮登場了。最近正在四處吸納明人資本的漁業公司,好不容易又逮到了一個有錢的,自然不能放過。 韓百生很快就將包括于承德在內的一伙“資本漁民”組織了起來。這些人有像于承德這種帶船來投的,也有帶著銀子來大員的,總之,都是有志于捕撈業的小資產階級。 韓百生很快就把這幫人按照資本分成了兩伙——拖網捕魚需要雙船作業。 這兩伙人的資本差不多,雙方各自湊起來也就是三四千兩銀子左右,正好能首付三分之一的船款。 事實上他們是占了大便宜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探魚聲納,步話系統,煤氣冷庫,動力拖網等等這些設備都可以說是無價的,特別是聲納和步話系統,核心零件都是要進口的。 漁業公司給每艘機帆漁船的估價是12000兩銀子,這個價格真可以說是跳樓價了。 ……調配好資本后,兩伙股東就可以上船當學徒了。 第267節 捕魚 漁業公司關于機帆漁船的出售條件是這樣的:首先,購買者必須是剃發領證的穿越國國民……好處肯定只會留給自己人,外資是不允許進入這種高科技領域的,哪怕是全款。 當于承德這幫稀有的小資本家湊夠首付款后,就可以登船了。好在對于他們這些人來說,合伙買船,合伙出海捕魚本來就是沿海漁民的日常,所以大伙沒什么顧忌——都是渾身魚腥,一手老繭的敦實漢子,喝頓酒的功夫就把事情談定了。 然而上船后的局面并不樂觀:現在相當于股東們花銀子高價雇了原有的船長,輪機工這些技術人員給他們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股東們需要盡快用自己人接手船只。這樣才能把高昂的人工費用降下來,早日還清貸款。 要知道,為了盡快將珍貴的技術工人都調回去做別的,漁業公司對這些人是加了“技術抽頭費”的。于承德他們要想賺錢,就必須迅速掌握技術,將利潤從公司里搶回來。 …… 于承德此刻正在胖頭魚號的龍門吊下努力cao作著傻大黑粗的絞車布網。 講真,從見到船上的煤氣“冰窖”那一刻起,他就深深地為這種神秘力量著了迷。 撈了半輩子魚的于承德,打死也想不到漁船上居然還有這種saocao作:雖說他是南方人,但是天冷魚不容易腐爛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這之后等他登上船后,就像劉姥姥一樣,捕魚的世界觀被顛覆了:可以在雙船間對話的古怪黑匣子,能看到海底魚群的琉璃板,自行往海里布鐵網的絞車,輪機艙里那些轟隆作響的機關鐵器…… 5個大小股東,連同他們帶上船的二十來個子侄部下這一刻全部麻了爪,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做什么了。 于是他們只能一步步從最基礎的地方學起。 侄子于出水被打發去了輪機艙,其他人則先從最簡單的布網拉網學起…… 布網分為兩種:圍網和拖網。 圍網是最簡單的捕撈淺層魚群的方式。船只一邊撒網,一邊圍著魚群轉個圈,海面上很快就會出現魚群鱗躍的壯觀景象。 而拖網就要復雜一些了。 后世的拖網是很恐怖的存在。一艘或者兩艘船后拖著大網兜,將中下層的海洋生物和環境一網打盡……海底生態徹底被破壞,各國沿海魚獲大幅降低,紛紛轉戰深海。 然而環境被破壞后,就修復不起來了。為什么經常出現棒子國逮捕兔子漁民?因為沿海已經沒有魚了,海底全是斷裂的尼龍繩網和死氣沉沉的廢土,生物都被鏟車一樣的拖網給刮走了。 …… 出現在17世紀的拖網漁船,作風是不一樣的。 在后世,普通的漁船鋼板厚度是2厘米左右。而17世紀的木質機帆船,在同樣噸位下效率是大大落后的——要想達到相同的結構強度,就必須用很厚的木料。通常來說,這個數字不會低于10—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