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在確定了艦炮布局后,舾裝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這個時代的艦艇舾裝和后世可不一樣。后世那些戰列艦,動輒就要半年的時間舾裝——幾百噸重量的炮座和15寸大炮不是那么容易安上去的。 而有光號的舾裝滿打滿算只用了5天時間。 舾裝很簡單:首先是將一套煤氣動力系統安裝在船尾的輪機艙。由于有光號的排水量只有400噸,所以這里用不著將船殼先弄下水再安裝輪機。 船廠的做法是直接在船架上吊裝設備。 當煤氣爐,發動機,螺旋槳,還有一座小鍋爐都吊進艉艙以后,以喬正泰為首的工程師們用了兩天時間,就將這一套體積不大的輪機系統全數運轉了起來。 試車完畢后,船舶下水。下一步就是往已經設計好的炮位上吊裝拿破侖炮。 有光號的甲板上一共設置了10個炮位。 炮位全部集中在船只中線,被布置在甲板正中的船樓分隔開來,前后各5門。炮位是360度底盤轉向設計,頭頂有收放式雨棚。 為了最大限度節省甲板空間,有光號的炮位上這次并沒有安裝占地面積很大的圓形滑軌,而是用炮井取代。 炮井的位置就在炮位下方,是由鋼鐵加強筋和滑軌系統組成。當頭頂的火炮發射以后,巨大的后坐力就會順著鋼索和滑軌系統傳遞下來,這時候滑軌間安放的阻鐵就會象電梯一樣被強行升起,以便消耗掉火炮的后坐力。 炮井是極其先進的系統,它可以完全抵消艦炮的后坐力,使得炮組在急速射時無需再一次調整炮位:環形滑軌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而且炮井的存在,還減少了炮組人員的數量。通常來說,一個陸地拿破侖炮小組,標準的炮組人數應該是6—8人。 人數多的原因就是重量:無論是行軍還是放列,射擊,炮組人員都需要隨時合作移動火炮沉重的駐鋤,并且在身后的彈藥車之間來回移動。 而現在有這套系統后,有光號上的炮組人員頓時就變成了3+1組合。3人在甲板上負責一系列簡化后的射擊程序,而炮井中的成員則負責替補和往頭頂輸送彈藥。 總之,解決了后坐力,甲板上就可以變得簡潔和整齊。所有炮位在指揮樓上的步話機和高音喇叭指揮下,不但可以齊射,還可以分成2組分別射擊不同的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有敵方的中式船能突進到有光號300米范圍內……除非敵船數量很多。然而穿越勢力的船只,速度從來都不是問題,更何況還有逆天的螺旋槳來解決逆風問題,所以,敵人是無法擺出包圍陣型的。 作為最大限度堆積火炮的代價,有光號也有弱點:桅桿。船上只有高度一般的主桅和前桅,沒有后桅。這種設計,就預示著有光號是一艘相當重視燃料,輪機和風帆利用率幾乎持平的機帆船。 要知道,之前那幾艘驅逐艦,在大部分時間里是用不到螺旋槳的。而有光號不一樣:底艙大批的設備燃料和甲板上的武備,再加上減少的桅桿,使得有光號的順風巡航速度只能保持在8節左右,而如果開動輪機的話,船速最高只能達到14節。 當然,這個速度足夠用了,還是那句話,現在是17世紀。 …… 包括指揮樓里的電子儀器,機槍巢,以及輔助cao縱船帆升降的馬達系統在內,有光號所有的舾裝工程,在船廠大批工人24小時不停的努力下,只用了5天時間便全部結束。 現在的時間就很寬裕了:海軍接手新船后,至少能有10——20天的時間用來磨合和訓練。而王曉輝這些人,也可以放下顧慮,正式以有光號為核心旗艦,設計剿滅海盜的方案。 第228節 群賢畢至(一) 海風習習,碧空萬里,洋面上滿是風暴過后的水氣味道——這東西后世叫做負氧離子,是城市里的亞健康人群需要花錢才能吸到的離子…… 時間:1628年7月10日晨。坐標:廈門島西南角的中左所城外碼頭。 一身青色短袍,腰跨短刀,身型健碩,有著兩撇濃眉的杜德偉,此刻正把臂站在緩緩行駛的船頭,仍由海風吹拂著自己的發帶,面上卻毫無表情。 杜德偉今年27歲,是福建仙游人。杜家是小海商出身,其父早年間跑海時家業尚可,所以杜德偉少時便能入當地書院開辦的蒙學讀書。 然而在他15歲那年,其父死于海難,杜家于是家道中落,杜德偉也被迫走上了其父的老路:跑海。 在洋面上打拼10幾年后,杜德偉如今也辛苦拉扯起了一支有20艘船的小股人馬,自己當了掌柜。而今天他乘小船要去的地方,則是中左所外的中軍大帳。 …… 自從鄭大掌柜連敗官軍和紅夷,攻陷銅山所和中左所以來,大批閩粵小股海盜紛紛來投,聲勢一時無兩。而杜德偉杜掌柜自然也不能免俗:聚散離合本就是海盜常態,勢大者舉旗,力小者景從,買賣做完各奔東西,再正常不過。 而在隨波逐流加入大伙后沒多久,杜德偉突然聽到了一股傳言:鄭大當家又要招安了。 講真,他本人對這個關于招安的老段子還是滿懷憧憬的:從10年前干海盜的第一天起,他就有一個招安夢。自小念過私塾,粗通文墨的杜德偉,始終忘不掉自家是正經人出身,要不是當年為了寡母和自家弟妹,殺人劫貨的買賣,他打心底里是不愿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