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627年12月18號,1218,一個很吉利的數字,一個應該被歷史銘記的日子。 所有在大員工作的勞工,不分等級和國籍,今天全體放假一天。商館腳下的棚戶區面積,比之前已經小了很多,那些破竹棚已經陸續拆掉,統統被送到窯區燒火。 一大早,除了留守的炮臺值班員之外,在大員商館的所有穿越眾一個不剩,全部出馬,一群人浩浩蕩蕩登上元斗號,往臺江對岸駛去。今天元斗號極其奢侈地開動了舷外機,5分鐘后就來到赤崁新區碼頭。 赤崁新區規劃中的新城堡,迄今還是一片海灘空地,只不過地面已經硬化完畢。新城門口設計好的赤崁大道,眼下還是一條土路,兩旁預留好的溝渠之類絲毫沒有動工的跡象。 新城對面的棋盤格,第一排也沒有動工:設計中是用來搞商業街的,眼下顧不上。但是第二排棋盤格就不同,已經有一格半的土地,被“大洋房”填滿。 每一塊棋盤格,設計中要容納10座“大洋房”,也就是100人,還要有廁所,水房這些公用設施。棋盤格的正中是cao場,員工們吃飽了晚上可以在cao場打群架……打籃球是不行的,沒有進口配額。 “大洋房”的建造進度其實并不理想,人力的匱乏是一方面,榫卯結構也露出另外的缺點:必須要懂行的木匠,一點點用手工鋸削出來。干燥,切削好的木料現在堆積如山,但是瓶頸卡在手工榫卯上。 好在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啦,釘子會有的,合頁也會有的……只要曹總今天給力。 走在濱海大道上,面帶微笑,被重重拱衛著的曹總當然胸有成竹。穿越眾組成的大隊伍,這時沿著土路徑直往北,沿途經過大洋房區,經過日本人村,再經過一片荒涼的“腐地”,終于來到窯區。 位于新港溪南岸的窯區基地,已經準備好迎接工業文明的從天而降了! 距離溪岸300米處的核心動力廠房是最重要的建筑。廠房是由內部連通的幾間木棚搭成,粗大的柱子支撐著頭頂的冷藏車箱體板,土洋結合,風格詭異。 前兩間是鍋爐和發電機房,地坪是用珍貴的水泥鋪成,后兩間是生物質顆粒機和木料粉碎機,地板用“傳送箱”拆下來的鋼板鋪就。 核心廠房和溪流平行,就像一條短短的青蟲,俯臥在新港溪旁。青蟲的尾部堆滿了大片的木材——木工根本來不及切削如此多的木料,只能任由它們堆積在那里,等待著不久后電鋸的出場。 核心廠房腳下,已經挖好了一些寬窄不一的溝槽。前期儲備的一些管道和電纜,全部用在了連接木工廠房和磚窯的管路上,四周圍伸出去的便道連接著已有的幾處建筑。 梯形的土磚窯在后世早已滅絕,穿越者現有的材料連輪窯都建不起來,只能先建一個效率很低的獨窯。磚窯的墻體和煙囪全部用澎湖運來的玄武巖砌成,方正的巖石只需要用手工砂輪稍稍打磨,就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磚窯后邊規劃好的堆場里,是一座座腐熟后的生土堆。所有庫存的耐火水泥都用在了磚窯身上,穿越眾現在已經是孤注一擲,后世帶來的水泥已經全部用光光,就等著磚窯點火,燒點紅磚和土水泥救急…… 第107節 人貨混裝 動力廠房和頂部的干燥窯,左邊的木料廠,右邊的磚窯組成了一個“干”字型結構,未來隨著建筑和設備的增加,這個結構會變成“田”字,“目”字……不停擴展下去。 廠房里沒有設備,只有并排放在一起的六個大木框,同樣的木框在木料廠和磚窯那里也各有一個,木框里整齊堆積著長方形的黑檀木。這些檀木一框大約在后世能值20萬左右,所以,今天的位面倒賣行動,曹總注定要虧一筆。 “都準備好了吧?”曹川看到這幾個大木框后問到。 “沒問題曹總,就等您大發神威了!”一旁早已饑渴難耐的,以鄒國慶為首的工業黨們,這時一個個都滿臉興奮。 曹川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揮揮手就消失在大伙面前,這同時,面前的木框也少了一個。幾分鐘后,曹川出現在原地,揮揮手,地上多出來一個邊長2.8米的立方體箱子,箱體是用鋼板組裝,閃閃發亮。 工業黨人看到箱子后,齊齊發出一聲吼叫,隨著曹川一次次來回傳送,那些木框一個個被換成金屬箱,最后一個放在木料廠里的木框被置換后,所有在場的人都歡呼起來。 站在人群最后面的夏先澤,搖搖頭,感嘆著說道:“唉,還是覺得太神奇,以你納米時代的先進思維,能理解這東西嗎?” 一旁站著的馮峻曬笑一聲:“這個文明層次起碼要能破解時間和空間,納米時代的小學生真看不懂?!?/br> “是啊……根本看不懂?!毕南葷烧f到這里又嘆了口氣:“連看都看不懂,還有那么些成天做白日夢的……” “沒辦法,都是從騙子不夠用的地方來的,智商差點可以理解?!?/br> …… 八箱規劃中的設備在半小時內全部到位,艙位略有富余,所以最后一箱設備打開后,還從里面扒拉出一個昏睡中的人。 這種情況很常見,有時候從傳送箱里出來的,就是喝了點什么后被送過來的穿越眾。大伙很熟練的把這位老兄扔在一旁的木板上曬太陽,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