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北齊現在的繁盛,有高澄一份功勞,當然也要慶幸他處在一個好時候,真把他扔去明末的極端小冰期,他或許能比崇禎干得好,但讓他去創造一個民殷國富的盛世,只重農耕的話,著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高句麗的野心無需過多闡述,從一縣封國,到如今幅員數千里,他們可不是南梁那般守成的國家。 高澄始終猶疑,自己一旦舉大兵南下,憑張亮那兩萬遼兵,能否替他看住遼西,當他把心事告知楊愔后,楊愔便獻策鼓動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百濟,使其如蜀吳聯合,北伐高句麗。 高澄聞言大喜,于是在其余六路以外,又增添了去往新羅、百濟的兩支使團。 東北地區高句麗、突厥、庫莫奚三方勢力自東向西分布,高句麗位于最東方,庫莫奚人位于最西方,契丹則夾在兩者之間,向南隔燕山山脈與遼州東部接壤。 早些年葛榮禍亂河北,以及隨后劉靈助掀起的河北大起義,使得河北北部多有民眾逃亡東北,盤踞在遼河上游及周邊地區的契丹部落也趁勢興起壯大。 只是契丹尚且處于部落階段,并未形成部落聯盟,其眾共分為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等八部,八部聯合,實力不遜西鄰庫莫奚,但終究只是一盤散沙,據史書記載,直到唐朝初年,契丹八部才有了共同的聯盟酋長。 張亮麾下遼兵,便多是與契丹人發生沖突,高澄尤其嚴令他不許過遼河,主動與高句麗國爆發沖突。 哪怕契丹內部過于分散,以及多年來持之以恒的物理交流,高澄依舊沒有放棄撫慰的心思,畢竟內部越亂,就越好拉攏。 至于東北三方勢力最后一支,庫莫奚南鄰北齊幽州以及遼州東部,西鄰柔然,東接契丹,其眾共分五部,即辱紇主、莫賀弗、契箇、木昆、室得,其中以辱紇主部最為強大,其部落首領被尊為聯盟酋長。 由于庫莫奚人直面北齊與柔然的軍事壓力,在三者之中最為乖巧,高澄稱帝建國,庫莫奚酋長遣使朝貢,態度不可謂不恭敬,高澄對于安撫住庫莫奚人,頗有把握。 至于柔然、突厥兩方其實無需太過擔憂,自突厥吞并高車余部六萬戶后,柔然已有警覺,斷不可能置突厥于不顧,來找女婿的麻煩。 突厥也是同樣的道理,高澄與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之女密有婚約,之所以未示天下,其一是突厥不愿引起柔然更深的戒心,其二也是高澄不愿讓柔然發現自己腳踏兩條船。 此番六路使臣,真正擔負重任的除了庫莫奚、新羅、百濟三路外,便只剩了吐谷渾國。 自高澄西巡與吐谷渾締盟,已有七年,雙方于邊境互市,各取所需,除民眾在貿易時的爭端外,從未起過邊釁,按理說應該高枕無憂才對。 但高澄深知宇文泰不是張士誠,絕非坐以待斃之人,若自己南征蕭梁,宇文泰必定北伐,試圖收復關隴,不過以高澄在關隴布置的五萬戰兵以及十萬州郡兵的軍事力量來看,若無吐谷渾相助,絕無事成的機會。 畢竟且不提隴山之險,王思政、斛律光、潘樂三將也絕非庸人,論親近,三者之中,王思政雖有國丈之名,卻仍以斛律光為得信任,但高澄依舊以塔防大師王思政主持關隴戰局,便是確定了東攻西守的戰略。 只需以利安撫住吐谷渾,關隴據險而守,一如司馬懿耗死諸葛武侯,宇文泰縱使犯境亦無需太過憂心。 第三百六十八章 離洛 昭德元年(548年),四月十九日,距離南征詔書以及討梁檄文發布一個多月后,河東、河北、關中被征召的四十五萬民夫盡數聚集洛陽,河南十五萬民夫則在豫州集結。 相較于孝文帝下南征詔后花費了兩個月時間進行戰前動員,高澄能有如此速度,多賴其與心腹們早就在為南征做準備,提前調運物資。 當天,高澄攜眾往邙山祭拜過亡父高歡,又陸續在明光殿召見包括竇泰、高隆之、司馬子如等多位留京大臣,逐一叮囑安排后,直至夜深才回寢宮歇息。 翌日清晨,后宮妃嬪與太后婁昭君在閶闔門外送別。 只不過婁昭君在高澄面前始終板著一張臉,不茍言笑,究其原委,還是高演隨軍的事,至于高洋,她倒是真的不在乎。 不過高澄也不怎么看重自己這位母親的想法,她對自己滿意也好,厭惡也罷,高澄都不會往心里去,只要對方不在后方作妖就行。 母子倆早年間在懷朔相依為命的最后一點情誼,早就因高湛之死而泯滅,否則高澄也不會執意要將高演帶走。 高洋、高演隨軍,留在洛陽的除了因難產,素來不受婁昭君喜愛的第八子高淯,便只剩了幼子高濟,一個十二歲,一個九歲,才能使高澄放心。 不理會摟著高演抹淚的婁昭君,高澄交代蠕蠕公主在自己離開后,若實在悶了,便搬去燕然館住上一段時間。 性子本就孤僻的她,自打懷孕后,精神便日漸消沉,高澄建國,冊其為后,但住進深宮,更是加劇了這一情況。 對此高澄也無可奈何,只能期盼往燕然館小住能讓對方這抑郁的情況有所好轉,怎么說在燕然館也待了六年,除其叔父禿突佳外,多與柔然鄉人接觸應該能讓思念故土的她有所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