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但這一天的重頭戲依舊是高澄在渤海王府宴請新科進士們。 新科進士們無需入宮謝恩,卻要在王府與大將軍共飲,這種行為就很高澄。 渤海王府經過數次擴建,與其說是一處王府,毋寧說是一座王宮。 王晞落在崔贍的身后,與眾人一起在奴仆指引下穿梭回廊。 置身這座雕欄玉砌的恢宏王宮之中,王晞謹小慎微,低垂著頭。 “奴拜見常山郡公?!?/br> 引路奴仆的聲音讓王晞抬起了頭。 前方站了一名四五歲的孩童,生得粉雕玉琢,剎是可愛。 但也沒一個人敢去在那孩童臉上捏一把,奴仆先前那句話眾人都聽得清楚。 常山郡公,這四五歲的孩童就是高歡嫡子、高澄六弟,高演。 “你們就是大兄錄用的五科進士?” 高演沒有理會行禮的家奴,又不等崔贍等人回答,自顧自地贊嘆道: “果然都是一表人才?!?/br> 說罷,高演不做停留,小大人模樣的背著手離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免役錢 高澄宴請三百進士,渤海王府前院歌舞不休,盡是歡聲笑語。 后院,高演略帶得意的與高洋訴說自己先前恰巧遇見了一眾進士。 高洋卻顯得意興闌珊,只是時不時地應和兩句。 這一時空高洋不再裝傻扮蠢,弟弟們更不會輕視于他,而嫡親弟弟高演更是與高洋要好。 高澄整日忙碌于公事,少有時間陪伴諸弟,高演纏上高洋也屬平常。 就實而言,高洋并非如他表現的一般云淡風輕,他也很羨慕高澄倚仗權勢,作威作福的模樣。 只不過是高澄猜忌過甚,以至于他不敢表現出來。 畢竟高洋自己也不清楚高澄在他院里究竟安插了多少人。 一夜的喧囂過后,翌日清晨,進士們一早前往吏部聽候指派。 吏部雖是侍郎崔暹主事,但這些人的去向,早已經由高澄安排好了。 刑名科前十留在刑部觀政一年,后五十名派往地方隨法曹長官學習。 算術科前十往吏部或戶部觀政一年,后五十名將會在高澄于各州新設的轉運司學習。 轉運司不止負責向中央輸送稅收,承擔征稅、核算以及將稅收轉運至中央的職責,對地方財政進行監督。 更因王晞在策論中的建議,掌握各地供需情況,貫徹落實徙貴就賤的稅收方式。 農事科前十往戶部觀政一年,戶部掌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各種賦稅,大體相當于現代的農業部、財政部的職能。 農事科與一部分算術科前十進士被派往戶部,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而農事科后五十名在地方學習一年后,也會在各地農事。 工事科與刑名科前十分別往工部與刑部觀政一年,各自后五十名也會在地方學習專業知識,再做合適安排。 說到底,算術、農事、工事、刑名這四科都是選拔專業人才。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高澄不可能會讓一名刑名科進士去戶部,讓農事科進士往刑部。 全方位發展固然是好,但這世上哪有那么多全才。 經典科與四科不同,前十分別派往六部各部門,例如崔贍去了戶部,王晞在吏部,而祖珽則被打發去了禮部。 經典科后五十名則被打散分往地方,觀摩考核為上等的縣令行政。 而沒有考上進士的一眾舉人,大部分人選擇回鄉,三年后再考,而另一小部分人則向吏部申要告身,居心做回吏職。 去年大量吏員棄職參考,如今正是人員緊缺的時候,高澄自然樂得滿足,吏部也在高澄的授意下,忙碌起來。 對河南區劃重新調整的政令早已下達,離得近的如斛律光、高敖曹等人已經回了洛陽,在永寧寺整軍。 等可朱渾元與高歡所派新任建州刺史交接,領著三千部曲以及一眾涉案官吏回到洛陽的時候。 河南各州已經完成了區劃調整,而新的京畿軍團諸將,只有慕容紹宗還在等待高岳回徐州交接,其余如侯淵、劉豐也先后抵達。 曾為京畿軍駐地的幾座洛陽大寺,又再度熱鬧起來。 而其中駐軍人數最多的永寧寺寺北,南一里御道盡頭,閶闔門外,正殺得人頭滾滾,圍觀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建州涉案官吏的審問持續了一段時間,洛陽百姓也對案情多有了解,如今眼見惡人伏法,自是出了一口惡氣。 最后剩了兩名主犯,建州刺史鄭伯猷與其妻子罄陽公主未受處置。 就在所有人以為身份貴重的兩人將會被寬縱的時候,由高澄上疏,也由高澄自己批復,終于下達了對鄭伯猷與罄陽公主的處置。 鑒于兩人犯下幾十條死罪,又有高歡處以極刑的要求,高澄決定將兩人綁于閶闔門外,用錢幣反復砸擲,活生生將兩人砸死。 不是愛財么,小高王這個仁善人特意滿足了這夫妻倆的愛好。 哪知實際cao作出現了點失誤了,期間換了好幾批人手,足足在閶闔門砸了三天三夜,最終是把鄭伯猷夫婦給渴死的。 三天三夜無食無水,還得忍受無時無刻錢幣砸在身上的疼痛,不眠不休,也堪稱是非人的折磨了。 不少人見了鄭伯猷夫婦最后的模樣,甚至覺得直接五馬分尸或許更人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