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這一年,高歡妾室游娘誕下一子,即第十子,高歡為他命名為高湜,而歷史上的高老十,卻因生母小爾朱進了高澄的家門,也不復存在。 太昌八年(539年)的元旦,如期而至,高澄為諸弟請勛,元善見下詔,冊封高歡七歲的第三子高浚為永安郡公、七歲的第四子高淹為平陽郡公、六歲的第五子高浟為長樂郡公、四歲的第六子高演為常山郡公、四歲的第七子高渙平原郡公、三歲的第八子高淯為章武郡公、將滿兩歲的第九子高湛為長廣郡公。 加上多年前被送來洛陽時,授予太原郡公的高洋,高家諸子僅高澄與剛出生高湜尚未獲得爵位。 當晚,渤海王府擺設酒席,高澄大宴賓客,以慶諸弟受封。 數日后,高歡派來信使,命他巡視梁魏邊境,而高歡本人也將重回河北鄴城暫住。 正月初十,一切準備妥當,高澄依舊由護軍將軍王士良代領禁軍,由司州牧可朱渾元領部曲守備京畿地區,以尚書左仆射高隆之與右仆射孫騰主持尚書省,而中書省則交由新任中書令司馬子如。 為了將岳父盧道虔調離幽州,高澄與高歡商量后,決定用并州刺史一職交換,而原并州刺史司馬子如,則在段榮病逝后,被派來洛陽,繼任中書令一職,協助中書監高澄處理事務。 高澄將洛陽諸事安排妥當以后,攜帶家眷及一眾兄弟,由洛陽所駐京畿軍與親衛護送,啟程南下。 他并沒有想過要將高洋留在洛陽以作試探,看對方是否會私自結交大臣。 因為這種做法根本就沒有意義,無論高洋怎么表現,高澄都不會放心,又何必多此一舉,去給高洋一個犯錯的機會。 如今高洋年歲漸長,高澄為他提供豐盈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對他嚴格管教。 去年在晉陽兩兄弟攤牌后,高洋不再裝傻充愣,但依然留有一份謹慎,不愿讓高澄有發難的機會。 兩人與兄友弟恭絕緣,卻也能相安無事。 對于其余兄弟,高澄也都很上心,他專門聘請名師,請他們在渤海王府東堂授課,教授諸弟。 第二百五十章 強jian案發 南巡隊伍沿伊洛河谷南下,過伏牛山進入南陽盆地。 廣州刺史高敖曹領呼延族、劉貴珍、劉長狄、東方老、劉士榮、成五虎、韓愿生、劉桃棒等漢將早已在州境迎候。 去年并沒有爆發河橋之戰,高敖曹也并沒有被人割了腦袋去換一萬匹絹布,三十八歲的他依然雄壯威武。 雖然在政務上少了崔贍的輔佐,略顯捉襟見肘,但得了高季式官拜陜州刺史的消息,也讓高敖曹心情舒暢。 不過在與高澄見禮后,高敖曹聊的卻不是最心愛的幼弟,而是為崔甗求情。 高敖曹提起當年自己劫持崔甗,得其輔佐,敬為師友。 又說起崔贍代他治理地方,勞苦功高,對崔贍的才能大加贊揚,借此懇請高澄放過崔甗父子。 對于這頭順毛驢,高澄只能耐心解釋道: “崔甗贓滿三十匹,按律當治以死罪,如今囚而不殺,以待京試結果,已然是法外開恩。崔贍若真如高刺史所說,有治國之才,又何須為崔甗生死憂懷?!?/br> 高敖曹見高澄決心已下,轉而對身處洛陽的崔暹大發牢sao。 他與崔暹算是姻親,二嫂就是崔暹親妹,只不過高敖曹與二哥高慎感情一般,高慎也與崔氏夫妻不和。 高澄聞言,不悅道: “崔甗口不擇言,自有取死之道?!?/br> 今時不同往日,高澄仍對高敖曹多有禮敬,但也確實不再向當年一般哄著供著。 其中既有高澄羽翼越發豐滿,更是高敖曹歸于高澄麾下多年,兩人主臣關系早已穩固。 高敖曹自然知道崔甗那些作死言論,當年侯景只是不聽調令,自己就被置于南陽盆地,名義上是拱衛京畿,實際卻是在防范監視荊州。 而崔甗之言,更甚于侯景,也讓高敖曹難以繼續為其辯駁。 此次南巡所過州郡,除高敖曹外另有一人在密切關注崔甗的生死,那就是荊州刺史侯景。 正如方才所說,崔甗言論,更甚于侯景昔日之錯,高澄若對崔甗寬而不殺,亦能安侯景之心,若果斷按三十匹贓滿依律處置,難免兔死狐悲。 高澄也正是想明白了這一點,才整出京試救父的戲碼,對于東魏來說,侯景可以叛,但絕不是現在。 自始至終,高歡、高澄父子都貫徹先西后南的戰略方針,分明東魏強盛,但面對南梁這幾年長期處于守勢,也是這一戰略的體現。 若侯景奔梁,再起叛亂,讓宇文泰一如歷史,趁亂得了巴蜀,高澄腸子都能悔青。 在高敖曹等漢將的迎俸下,四千洛陽京畿軍與一千親衛,總共五千人的護衛隊伍由高澄統率,進駐廣州治所魯陽(河南魯山)。 高澄并未急于休息,由高敖曹引路,高澄帶部分親衛先往廣州京畿軍大營探望將士。 當初高敖曹外放,從三萬四千人的京畿軍中帶走了五千漢軍,高澄此行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與這些京畿軍將士聯絡感情。 如高敖曹等鎮守大將或可時常被召回洛陽述職,但這些被分置各地的將士不得征召,不可能隨主將入京。 否則哪天某位將領述職的時候,腦子一抽,順道清君側,這種事能上哪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