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無非是多耗幾天時間,將政令送往洛陽,由中書省頒布天下。 元仲華在婢女的簇擁下來到渤海王府之際,府外的馬隊已經在裝載行囊。 除了年幼的幾個兄弟,如才滿周歲的高淯,未滿周歲的高湛,其余人哪怕是未滿三歲的高演、高渙也被高澄帶在了身旁。 更別提十二歲的高洋。 隨著高洋年歲漸長,特別是他開始裝傻充愣后,高澄也有意識的不讓他獨留洛陽,與段榮等人有所接觸。 段榮是自己姨父,又何嘗不是同母兄弟高洋的姨父。 高澄一眼就望見了進門的元仲華。 這些年,隨著年歲增長,元仲華的五官也逐漸長開。 她相貌雖美,但在一眾妻妾中并不出彩。 今天的元仲華特意盤了婦人發髻,妝容也往成熟靠攏,確實與以往不同,可高澄并不喜歡。 “來,隨我去屋里?!?/br> 高澄牽起妻子的手,說道。 元仲華心跳加速,面紅耳赤:終于要來了嗎?我不用等到十六歲? 她輕輕嗯了一聲,聲若蚊吶。 高澄一邊回后院,一邊不忘交代婢女去打一盆清水。 進到屋子,便讓元仲華坐下,將她臉洗干凈,只是為她畫眉,不做多余修飾。 在元仲華幾分欣喜,幾分羞赦,又有幾分失望的復雜情緒中,高澄笑道: “你這年紀,莫要畫那種妝容,這般自然模樣最好看?!?/br> 第二百零四章 啟程離洛 給元仲華畫了眉,時候還早,高澄又往姑臧侯府辭行。 洛陽遍地王府、公府,但沒人敢小看了這位姑臧侯,他是段韶的父親、高歡的連襟、高澄的姨父,段榮。 從段榮的爵位就可以看出,自高家掌權以來,其實已經在著力改變爾朱氏濫賞的局面,有一點可以明確,無功不得晉爵。 爾朱氏濫封可以由高歡舉例,高歡作為親信都督,追隨爾朱榮進洛陽,憑借擁立元子攸之功,跳過子、男兩爵,受封為銅鞮伯。 爾朱榮死后,高歡表態支持爾朱兆,爾朱兆掌權同樣投桃報李,于是由銅鞮伯跳過縣侯、郡侯、縣公三級,晉為平陽郡公。 沒過幾個月時間,爾朱世隆廢掉爾朱兆所立的元曄,立元恭為帝,出于拉攏高歡的心理,封他為渤海王。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高歡救援爾朱兆,是在獲得郡公之后,封王之前。 高家掌權的時候,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副爛攤子,遍地的公爵、王爵。 這也是高歡、高澄兩父子在爵位上稍顯吝嗇的原因。 潼關之戰,高澄為段韶、斛律光、高季式封縣侯,高歡這才借口段榮多年辛苦,由縣侯晉為郡侯,不讓他處于父子同爵的窘境。 此番巡視河北,全城勛貴少不了要送行,但段榮已經六十高齡,高澄又怎能勞他抱病相送。 “姨父雖有留守之名,但無需勞心事務,且安心養病便是,城中一切,澄已然布置妥當,過些時日,等表兄安排好了北豫州之事,他便會領兵入洛陽?!?/br> 纏綿病榻的段榮點著頭,略帶幾分虛弱道: “姨父老病不堪,幫不上阿惠太多,只能指望孝先(段韶)代我為相王與阿惠父子的大業盡忠盡力了?!?/br> 當年信都建義,高澄領部民往滄州謀生,高歡擔心才十一歲的他不熟政務,特意任段榮為滄州刺史,替他把控大局。 那時的段榮也才五十出頭,兩鬢雖白,但壯志沖銷,哪像如今滿頭白發,暮氣沉沉的模樣。 越是對比心中姨父的兩種形象,高澄越是感到心里憋得慌。 眼淚輕易流了下來。 “阿惠還真是相王的兒子?!?/br> 段榮感慨道。 高澄抹著淚,戲言道: “甥兒今日之淚可比父王真摯許多,姨父可一定要遵醫囑,按時用藥,我還等著您的扶持,否則少了您這位母族倚靠,庶弟們少不得要生出什么心思來?!?/br> 說罷,兩人盡皆大笑起來。 以高澄如今的權勢與羽翼,就算沒了他與竇泰、婁昭為首的母族勢力,也不可能再有人動搖他繼承人的位置。 段榮笑了幾聲,似乎嗆著氣,咳嗽起來,高澄趕忙為他撫背。 好一會才撫平氣息,段榮向候立在一旁的次子呼喚道: “孝言過來?!?/br> “是,阿爺?!?/br> 段孝言依言走了近來。 段榮將視線轉向高澄,輕笑道: “人老了,難為為子孫憂慮,阿惠與孝先自幼友善,榮不會為長子cao心,但總放不下孝言、孝玄兩個?!?/br> 說著,不自覺看了一眼繼室懷抱中才滿周歲的三子段孝玄,繼續道: “孝先在外領軍,我死后,他這兩個兒子就要多請阿惠教導了?!?/br> 高澄本要回以姨父高壽,何須效托孤之舉,但看著他眼中的請求,還是應了下來: “姨父盡管放心?!?/br> 段榮聞言神情一松,趕緊催促段孝言道: “孝言,快向你表兄磕頭,將來為父不在,你需如侍奉父兄一般,侍奉你的表兄?!?/br> 段孝言依言磕頭道: “表兄在上,請受孝言一拜?!?/br> 受了這一禮,高澄才將他扶起: “我與孝先親若兄弟,你我又是表親,何須如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