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要讓孫騰自己選,他肯定不會找高歸彥,畢竟他真的拿不準這個十四歲的少年會不會顧念高岳的養育之情。 但高澄卻在信里將計謀說得明白,告訴他必須與高歸彥聯絡。 聯想到無孔不入的聽望司探子,孫騰覺得高澄應該是知道一些這兩人之間不為人知的事情。 高澄確實知道不少高岳與高歸彥的恩怨,但不是聽望司探子,而是他的歷史知識。 歷史上,曾經淳樸憨厚的少年,早就因高岳的刻薄而黑化。 成年后,高歸彥始終沒有忘記兒時寄居在高岳家中所受的苦,為了回報高岳的‘恩情’,他不斷向高洋進讒,終于將自己這位族兄體面送走。 史書記載是高歸彥受命斥責高岳,高岳憂懼而死,但更多人相信是高洋讓高歸彥送去了毒酒。 高歸彥對待這位養育他五年、苛待他五年的族兄究竟是什么感情,高澄一清二楚。 他憑什么要感念高岳的養育之情,作為高歡的族弟,難道沒了高岳還能餓死不成。 不!不止不會餓死,高歸彥還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出于對高澄的盲目信任,孫騰不再耽擱,他依舊讓參與捉拿薛虎兒、張末的奴仆留在院中,不許離開,自己則準備往高岳府上拜訪其母山氏。 高岳依靠自己的部眾控制了晉陽,隔絕內外消息,但終究沒有下定決心要叛亂,所以也并沒有讓人限制晉陽權貴們的行動。 孫騰一路順暢的見到了高岳之母山氏。 山氏已經很老了,身體一直不好,遠沒有當初在信都時的精神頭。 這段時間晉陽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養在后院的山氏不得而知,她還是一如過往時,熱情好客。 老邁的她說了幾句,便精神不濟,讓人代替她好生招待孫騰。 出面招待孫騰的只能是被高岳養育的高歸彥。 高岳自己也才二十六,五年前,高歡就是見他無子,才將高歸彥交由他撫養。 如今雖說有了后,但也不能指望一個稚童待客。 仔細一算,也只有被養在家中,十四歲的高歸彥。 這也正合孫騰心意。 隨高歸彥往他廂房行去,才入座,送茶的婢女退下后。 嘴上還在寒暄的孫騰,手上卻從懷里摸出一張信紙交給高歸彥。 高歸彥接過一看,與孫騰初見書信時一般神色大變。 “這……” 想要說什么,孫騰卻已經示意噤聲。 高歸彥帶著震驚在孫騰滔滔不絕的言辭中,將書信看完。 孫騰則在說一些勛貴之間的趣聞,其中特意提到了高澄字跡丑陋,以為笑談。 高歸彥將書信遞還給,也隨他大聲嘲笑。 高澄字跡丑,對于元玉儀那種底層人士來說,自然是天荒夜談,但對于高黨勛貴還真不是稀奇事。 畢竟高歡自己就沒少拿這件事與下僚們取笑兒子。 不過大家也能理解,不能苛求自小長在懷朔,又沒怎么接受過正經教育的小高王有一筆好字。 孫騰用手指沾著茶水,在幾案上寫下一個時間,又在其后寫下出門二字。 高歸彥回一個了然的眼神。 孫騰又在幾案上寫下一條街道名稱,得到高歸彥確認后,衣袖一拂,將幾案上的字跡抹去。 這番動作的時候,兩人談笑風生,嘴上都沒停下來。 孫騰沒有久留,當即向高歸彥辭行,如今他也只能相信高澄的判斷。 高歸彥將孫騰送出府,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將要做一件大事,這讓他感到興奮,也有些許緊張。 對于族兄高歡,高歸彥更多的是感激。 他沒有忘記遠在長安的族弟,也沒有嫌棄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將自己接來關東享福。 高歸彥怨恨的是奉命撫養自己,卻待他刻薄的另一位族兄高岳。 高岳如今態度不明,但對于高歸彥來說,即使高岳成功,以他對自己的態度,也落不著什么好,若他失敗,自己反而要受他牽連。 更何況河北有厙狄干、婁昭、段榮三人坐鎮,河南有高澄主持,據高澄信中所言,高歡只是被圍困在華陰,一時不能回歸而已。 如何選擇,高歸彥根本不需要猶豫。 他根本不看好高岳能夠成事。 其實這一點高岳也有察覺,否則面對這份誘惑,他也不會陷入難以抉擇的處境。 面對最高權力的誘惑,陷入糾結,這是人之常情,不為所動才是另類,自古以來就沒多少人能夠保持住這份清明。 若有成事的把握,哪還需要目光短淺而又利欲熏心的幕僚推動。 高岳身邊聚集這幾個狗頭軍師也是無奈之選,一等一的人才早就進了高歡幕府,目光長遠之人也早早在高澄身邊押注。 連高琛這個親弟弟都能被打死的情況下,有識之士誰又會投奔高岳這個堂弟。 以前幾個狗頭軍師安安分分,那是因為沒有機會,誰會在沒有一點機會的情況下,被權力所誘惑,打算折騰事。 而這一次高岳留守晉陽,收攏潰兵,才讓他們動了心思。 這也是高岳自己沒有預料到的,畢竟過往時候,他身邊這些人勤勤懇懇,沒有一點不安分的跡象。 孫騰離了高岳府邸,便立即回家,他根本就沒有打渤海王府那群親衛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