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宇文泰來不及甄別挑選俘虜從軍,立即帶著軍隊往渭水回軍。 駐守華陰的斛律金最早是接到了領著部眾逃回來的彭樂,一身傷痕,不能說他沒有死戰,但也確實是見到形勢不對,第一批撤軍的東魏將領。 “相王被賀拔勝追逐,生死未卜,我等當早做計較?!?/br> 彭樂一見斛律金就急迫道。 斛律金哪怕看見彭樂的神色,對于大敗,心中早有準備,但真正聽到連高歡都生死未卜,也不由大驚失色。 但他強作鎮定,向彭樂試探著問道: “子興以為,我等應當如何?” 彭樂催促道: “值此緊要時刻,無論相王是否有恙,阿六敦都應該遣人知會世子,早做應對?!?/br> 斛律金聽他這般說,才把心中的殺意散去。 當他連派幾波信使向高澄傳信后,竇泰也終于風塵仆仆地趕來了華陰。 “快!快找醫者!” 離華陰城還有一段距離,疲憊不堪的竇泰一面奔跑,一面沖著城頭上的守軍呼喊道。 斛律金、彭樂以及陸續在華陰匯聚的東魏將領得知消息,盡數出城迎接。 眾人能夠察覺到高歡微弱的氣息,得知他并沒有落入宇文泰之手,自是喜不自勝。 進了刺史府,竇泰親自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靠近,只讓醫者進屋診治。 而肆虐關中平原的段韶,在得知哨騎回報,渭水北岸出現好整以暇的西魏軍隊,立即意識到是正面戰場出了問題,立即領騎兵東返。 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赴晉陽 段韶領軍回禁溝,面對奉命接應的慕容紹宗、可朱渾元、侯淵三人的詢問,只是說完成了任務,這才班師。 對于所猜測的高歡敗績,段韶只字不提。 四部人馬一起回歸潼關,向高澄復命時,段韶使了個眼色,高澄心領神會。 屏退眾將的時候,高澄突然說道: “孝先且止步,再與我說說關西風物?!?/br> 便將段韶一人留了下來。 “說吧?!?/br> 高澄陰沉著臉。 段韶急匆匆班師,又故意要找機會與自己獨處,自然是有重要情報。 可如今的關中,除了高歡戰敗,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這般慎重。 果然,段韶將哨騎探知渭河北岸出現大量西魏士卒的事情告知高澄。 “有沒有可能是潰兵?” 高澄抱有一絲僥幸地問道。 段韶卻將這份僥幸擊碎: “西軍在河岸從容列隊……不似敗象?!?/br> “知道了?!?/br> 高澄說了一句,便沉默下來,許久,他才再度開口,稱贊道: “孝先你做得很好?!?/br> 段韶這份謹慎無愧于自己對他的信重,但這消息瞞不了多久,與其讓宇文泰的人在關外胡言,不如自己給眾將打一針預防針。 高澄招來親衛,吩咐去將其余將領喚來,不久,慕容紹宗等坐鎮潼關的將領悉數到場。 視線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聰明人如侯淵、慕容紹宗已經有所猜測,畢竟段韶急急忙忙趕回來,跟高澄密語幾句后,又把眾人招了回來,肯定是出了大事。 不太聰明的比如高季式,還是一頭霧水。 “父王在關中,可能敗了?!?/br> 高澄一番話,落在眾人心中,好似一顆驚雷。 怎么可能會???那可是二十萬六鎮鮮卑與契胡大軍,關中一場饑荒,都殘破成了這副模樣,一群餓死鬼,憑什么打垮西征大軍,那可是高王領軍親征。 自信都建義以來,高歡的常勝戰績,帶來的不只是傲慢,更有在麾下將領心中的威信。 戰前的關東,沒有人會相信高歡西征會有危險。 就算高澄命段韶馬踏關中,也都認為是在給宇文泰施加壓力,而不是認為高澄在為未來,而盡可能的削弱關中。 議論聲不絕于耳,一張張驚慌、焦急、不敢置信的面孔下,高澄看不透他們的真實想法。 人心隔肚皮,誰也沒有一雙洞悉世事的慧眼。 “諸位!” 高澄沉聲喝道,立即止住了議論之聲。 又在在場眾將臉上掃過,高澄繼續道: “此戰不是韓陵!高家的天下也不會丟!” 眾人神情一凜:高家的天下?大將軍這是連裝都不愿意裝了嗎? 高澄提筆,起身走到立起的堪輿圖前,先將華陰給圈了起來,高聲道: “今早我得到消息,父王留了斛律將軍領三萬人守華陰,華陰在,宇文泰不敢入河東?!?/br> 又在潼關落筆: “潼關在,宇文泰又不能往河南,因而不得已才回師,卻被孝先所察覺。 “關中饑荒,人丁凋零,此前春耕徒勞,對于宇文泰來說,最重要的是組織人力搶種,以期有所收成,必然無暇東顧。 “況且有我高子惠在,關東的天,翻不了!” 斛律光聽說父親守華陰,也松了一口氣,其余人聽見高澄的分析,也發現如今與韓陵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宇文泰根本沒有東出的可能,而那時的高歡身處鄴城,隨時可以向洛陽進軍,沿途少有險阻。 雖然高氏與爾朱氏執政的時間都差不多長,但根基明顯要比爾朱氏穩固,不至于一場大敗便天下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