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高歡攻克鄴城時,看上了相州長史游京之的女兒,欲納為妾,游京之不許。 既然漢人高歡求娶不得,鮮卑人賀六渾便發揚胡人作風,強搶回來。 游京之被氣出病來,沒多久就病故了。 在高歡眾小妾之中,游娘最具德訓,因此,寵愛僅次鄭大車。 就連先為任城王妃,再嫁爾朱世隆,因美艷被高歡收入房中的馮娘也不能相比。 游娘雖受寵愛,可與高歡做了幾年夫妻,一直未有所出,也因此耿懷于心。 當初氣死老丈人,高歡本就對她抱有愧意,此時哪還忍見游娘神色郁郁,于是又起了將未滿周歲的侄兒高睿抱給游娘撫養的心思。 更何況以游娘的德訓,侄兒交給他撫養,高歡也更加放心,不怕被元季艷嬌寵壞了。 當渤海王府來人要將高睿抱走時,元季艷只以為是高歡想念侄兒,也沒多想。 可直到夜里還看不見高睿被送回,元季艷著急了,她往渤海王府求見,卻不能進門。 她便守在府門外,不愿離去。 而此時游娘屋中,高歡正與她一起逗弄高睿。 看著游娘懷抱高睿時喜笑顏開的模樣,高歡決心要把高睿養在渤海王府。 十二月底的晉陽氣候寒冷,夜空中還在飄著雪。 元季艷站立在渤海王府外的石階上,身著錦裘,卻掩藏不住她的無助。 貼身婢女忍不住勸說道: “夫人,外邊天寒地凍,你先回去歇息吧,讓奴婢在這候著,有了消息,再回府通知你?!?/br> 元季艷只是搖頭。 許久,府門緩緩打開,一名管事獨自走了出來。 這讓元季艷期待的目光又暗淡下來。 “這位管事,請問大王何時將我家小公子送回?!?/br> 婢女上前問道。 管事看了眼元季艷這對主仆凍得青紫的模樣,雖然不忍,但還是直言道: “大王有令,睿公子從此養在渤海王府,你們且回去吧,不用再來?!?/br> 一聽這話,元季艷如遭雷擊,她直挺挺摔倒在積雪之中。 “夫人……” 耳畔還有婢女的驚呼聲傳來。 元季艷被送回家中,過了許久才醒來,口中只是喃喃呼喊著: “睿兒、睿兒……” 一整天不吃不喝后,婢女也急了,她知道元季艷的心病是被高歡奪走的高睿,猶豫再三,她勸說道: “夫人,小公子被大王抱走,你就算餓死也不會讓大王動容,能為夫人討回小公子的只有世子?!?/br> 婢女一番話終于讓失了神志的元季艷清醒。 高澄曾說過,若有難事,可以傳信給他,力所能及,必會相幫。 當初高歡在靈堂上便要抱走自己孩子,也是高澄勸阻,才讓她得以親自撫養高睿。 如今能幫自己的只有高澄。 “快!快為我準備筆墨信紙!” 十六歲的元季艷重新振作起來,急迫道。 婢女見她振作,也松下心來,趕緊將元季艷吩咐之物帶來。 元季艷當即手書一封,交代家中奴仆騎馬往洛陽送信。 高澄接到高歡回信的時候,已經翻了年,高澄也十五歲了。 也許是常吃牛rou的關系,十五歲的高澄不再會因身高自卑,他已經能夠挺起胸脯直言自己是堂堂七尺男兒。 太昌四年(535年)正月。 朝堂上有人開始商議起了更換年號,卻被高澄壓了下去。 年號換來換去,平白增加后人學史的難度,反正他當初看史書時,就被明代以前,換來換去的年號折磨了許久。 既然得了高歡的允許,高澄也將重構馬政提上了日程。 高澄特意跑去營構監找高隆之商議在河南、河北興建牧場。 高隆之這人膽量不大,但凡與工程有關的事情找他準沒錯。 這位便宜叔父可是高黨少有的理工科人才。 北齊建立后,他在相州監造冶鐵爐,引水鼓風煉鐵,被稱為“冶煉老祖“。 若非高隆之的職位調動不是高澄能夠干涉,他早就讓這位叔父給自己煉鐵去了。 而歷史上,高隆之負責增筑鄴城時,又建造堤壩防止漳水泛濫,還在漳水上建造了水碾,鄴城及周圍百姓受益良多。 當然,這位叔父結局不怎么好,與其子二十多人被高洋所殺,投尸在他曾經治理的漳水之中,史載‘天下稱冤?!?/br> 又是那混蛋老弟造孽,回去便要把塾師喚來,給他加重道德課業,別的書就別看了,先學會做人再說。 高澄將重構馬政一事告訴高隆之,請他幫助自己在河南、河北牧場舊址上,重新興建。 這事本就與營構監有關,哪怕不念及高澄與自己的情誼,高隆之也會盡力相幫。 高歡舊部中,除去婁昭這位久在洛陽的親舅舅之外,就數高隆之與高澄最是親善。 最初隨高澄坐鎮洛陽的四位侍中:高乾、孫騰、封隆之、高隆之。 其余三人早就被調走,只有高隆之與高澄一直密切配合。 有高隆之相助,高澄也安心當了一回甩手掌柜。 僅是重建牧場而已,高隆之要都能把這事搞砸,也白瞎了歷史上那么大的名頭。 半道回了趟渤海王府,吩咐教書先生加重高洋課業,高澄繼續往尚書臺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