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畢竟肚子被人刺穿,腸子流出來,塞不回去,便把腸子截斷繼續廝殺,最終殺敗敵軍,這種狠人世上可沒幾個。 更離譜的是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戰后彭樂居然活得好好的,依舊廝殺如故,這頑強的生命力饞得高澄直流口水。 高歡獲封渤海王后,立高澄為世子,正式確認他繼承人的地位。 對此,高澄心中并沒有多少波動。 無論高洋稱帝后,史官如何粉飾高洋得高歡寵愛,有一點可以確認,根據《北史》記載,高澄的世子之位唯一一次動搖,是高澄人小開大車,高歡起意廢掉高澄、婁昭君母子,改立爾朱榮之女,爾朱英娥所生高歡第五子高浟為世子。 真假姑且不論,原主在另一時空的錯誤,高澄肯定不會再犯,他好不容易穿越一趟,可不是為了寫小媽文學。 別問,問就是花錢也不能看。 啥?隱藏章節?我真不是那種人,莫要污人清白。 說是相距二十里,其實并沒有,彭樂來回期間,高歡大隊依舊在行軍前進。 遠遠望見高澄一行人迎駕,當先的竇泰很有眼色的下令全軍止步。 在一片口呼世子的參拜聲中,高澄與眾多長輩一一見禮,最終行至高歡車駕前。 “阿惠,上來吧?!?/br> 果然,高歡雖然為高澄取了表字,但依舊喚著他的乳名,否則也不會在高澄成年后,還對陳元康說‘我性急,瞋阿惠,常如此?!?/br> 所幸穿越以來,高澄從未給過高歡發怒的機會。 踏入車廂,光線昏暗,車廂中只高歡一人。 高歡拍拍身側的空余,示意高澄與他同座。 待高澄入座,高歡沖車外下令道: “出發!” 消息傳至竇泰處,隊伍才繼續向信都而去。 “阿惠,河北之行,你做的很好?!?/br> 高歡撫著高澄的頭,夸贊道。 “孩兒只是遵照父王教誨行事,河北士人歸附,仰賴的也是父王聲威?!?/br> “阿惠,你猜猜,河北之行,哪件事做得最合為父心意?!?/br> 高澄想了想,說道: “是我放出假消息,迫使高氏兄弟投奔父王?” 高歡搖頭否定道: “劉靈助覆滅,我大軍東出,高氏兄弟難以抵擋,歸附不過是早晚的事,縱使其人負隅頑抗,為父也能自取冀州?!?/br> 言語間充滿自信,自從大王山整軍,高歡統合了麾下兩萬余戰力,對成就霸業的信心與日俱增,這份蔑視天下英雄的氣勢,高澄第一次在父親身上看見。 高澄繼續說道: “是我舉薦李元忠,為父王取殷州埋下一顆暗子?” “李元忠身具才干,兼有人望,但一如高氏兄弟,他不是甘于寂寞的人,大軍東出,他定會投奔?!?/br> “總不會是我與孝先、明月結義吧?” “鐵伐、明月本就是親近子弟,你與他們結義不過是親上添親?!?/br> “孩兒實在不知,還請父王指教?!?/br> 高歡注視高澄許久,終于,他感嘆道: “你放出童謠為我收取人心,最合為父心意,阿惠長大了,懂得cao弄人心的手段。但是,阿惠呀……” 高歡將手放在高澄肩上,拍了兩下,輕聲道: “不要忘了,我是你父親,永遠不要把cao弄人心的手段用在為父身上,僅此一次,下不為例?!?/br> 語氣輕柔,聽在高澄耳中,卻重如千鈞,原來高歡早就看出來他在裝糊涂。 高澄扯動嘴角,強笑道: “孩兒曉得了?!?/br> “為父聽說你親往高敖曹大營,將其帶回信都迎我,以你之見,其人如何?” 高澄不再賣弄聰明,如實答道: “孩兒以為他與彭樂不同,彭樂貌憨實猾,而高敖曹只是個純粹的武人?!?/br> “為何這般說?” “高敖曹為人倨傲,不知道隱藏喜怒,心思較為簡單,好聽恭維與奉承,得其忠心并非難事?!?/br> “嗯?!?/br> 高歡聞言點了點頭,不再糾結于此,轉而考校道: “為父入主信都,阿惠認為我當先做何事?” “立即上表洛陽,言稱信都平定,將率北鎮之人于冀州就食,請天子將父王由晉州刺史,改任冀州?!?/br> “我東出便是起了與爾朱氏決裂的心思,為何還要向朝廷上表?” “父王新得冀州,根基未穩,自應該穩定人心,待時機成熟,再興義舉?!?/br> “天子不過是爾朱氏掌上玩物,爾朱氏如何肯放我滯留河北?” “爾朱兆提防父王,但天子在爾朱世隆等人手中,如今爾朱氏分割天下,父王與爾朱兆是結義兄弟,爾朱世隆等人又怎會愿意看到父王領軍西返,重投爾朱兆的懷抱?!?/br> “很好?!?/br> 高歡對這個答案很滿意。 倆父子言談間,車駕終于行至信都城外。 第二十五章 矛盾 高歡一行抵達信都南門,受到冀州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這些自不必多說。 近三十萬三州六鎮鮮卑部民,一如大王山,設立營寨,被安置在信都城外。 高歡在派遣部曲接管城防的同時,召集鮮卑、河北士人議事。 終于確立‘穩定根基,再圖進取’的八字方針,當即派遣使臣往洛陽向新天子元恭報捷,言稱冀州之亂業已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