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或者在局部會有所突破,但在整體之上,只怕無法撼動大局?!笔捑缚隙ǖ氐?。 “只要大宋守住江淮,然后在身后以長江為紐帶,靈活調集兵馬,物資,便能將戰事拖延下來。如果我所猜不錯的話,二叔是準備江淮弄成一個血rou磨盤,在那里,不斷地消耗遼國的人力、物力,直到雙方力量出現反轉?!?/br> “南方本來就水網縱橫,將地域切割得七七八八,不利于大規模的騎兵機動,在水軍之上,又是大宋占據上風,現在又有了如此多的火藥武器,只要宋人不犯錯,遼人想要攻破這條防線,幾無可能?!?/br> “有二叔在朝廷坐鎮,只怕大宋不可能在重大的問題之上犯錯?!?/br> “所以,我們的選擇也就很清楚了!” 演武場,江寧守備軍一個全部裝備了火器的戰營正在做著演練的最后的準備,兵部左侍郎楊萬富,江寧守備軍都指揮使韓錟都親臨現場,他們倒不全是為了陪伴蕭靖、拓拔揚威等人,而是也想要檢驗一下全火藥武器在戰場之上的能力。 在蕭靖手里拿著的那種燧發的轉輪手槍類似的武器出現之前,火藥武器在很多時候的表現,甚至還不如弓箭等冷兵器,這也讓許多人并不看好大規模地裝備。 當然,對于楊萬富等人在見識到了下一代的火藥武器之后,對于發展火藥武器的決心,早就不可更改了。 只要能夠大規模地量產了,那么以現在新宋的人口基礎,輕而易舉地便能組織起大量的部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想要練出一支能與遼人對抗的強軍是如此的艱難。 這個戰營被命名為神機營。 全營裝備了十門青銅炮,兩百桿火繩槍,另外還有一百名騎兵,手持著另外一種火藥武器,四眼銃。 這種四眼銃比起火繩槍可就野蠻多了,通體用鑌鐵打就,整體重量達到了十數斤,作戰之時,騎兵手持四眼銃開始沖鋒,在一定距離之上,點燃火繩,四眼銃便能連續四次發射彈丸,四槍打完之后,這玩意兒掄起來,又可以當作鐵錘使用。管你什么盔甲,被十幾斤重的鐵家伙砸在身上,都是不好受的,這四眼銃,倒算是火藥武器與冷兵器的一種完美結合。 而除了這些之外,神機營還裝備了大量的手炮。 在每名士兵腰間的皮帶扣上,大都別著兩到三枚手炮。 臺下一名軍官龍行虎步而來,走到近前,叉手行禮:“江寧守備軍神機營已經準備完畢,請求演練開始!” 韓錟看了一眼楊萬富,楊萬富點了點頭,韓錟厲聲道:“開始演練!” “遵命!”軍官轉身,一路小跑著到了軍陣之前。 鼓聲驟然響了起來。 第七百零二章:蕭綽的擔心 天宋五年的夏天,比前幾年都要更熱一些,但相比起如今宋遼之間的對峙形式,卻又顯得不算什么了。 自從天宋三年雙方在睢縣爆發了一場雙方參戰士卒達十萬人的大戰之外,兩年以來,兩邊都顯得極是平靜。 睢縣那一戰,是注定會被載入史冊的。 這一場戰斗,是東京被攻陷之后,大宋軍隊面對遼國軍隊的一次絕對性的勝利,雙方各有數萬人參戰,而且火藥武器大規模地出現在戰場之上。 數十門火炮同時發射在數里之外便開始掃蕩沖鋒的遼國騎兵,然后又在近百步范圍內,以密集的神臂弓進行覆蓋性射擊,讓沖過火炮范圍的遼國騎兵再遭打擊。 而遼國騎兵,則使用投擲性的火藥武器,對于宋軍密集的步兵陣容進行攻擊。 步兵方陣,本來是宋軍對付遼國騎兵沖擊的看家法寶,但在火藥武器的攻擊之下,一時之間損失慘重。 這一戰,雖然最終以大宋取得勝利而告終,但宋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而這一戰也代表著從那時起,戰爭的面貌正在一步一步地發生改變。 兩年的平靜時間,對于這個天下的百姓,特別是北方的百姓,并沒有帶來什么好處。 因為遼國與他的附屬國正在努力地積蓄著在他們看來足以毀天滅地的力量,要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宋國,絕不給宋國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更重的賦稅,更重的徭役,加之在北方百姓的身上,別說是偽晉、偽趙、偽齊這些曾經的大宋領土上的百姓,便連遼國本土,也叫苦不迭。 如果不是這些年,承天皇太后蕭綽主持的政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從而緩解了遼國本土的內部矛盾,只怕遼國內部早就先亂了起來。 遼國的政改,使得權利高度集中到了中京朝廷手中,嚴格來說,也就是集中到了承天皇太后蕭綽手中。 而蕭綽的目的,就是要在短時間內與宋國進行最后的決戰。 忍得一時之痛,換來長治久安。 這便是蕭綽用來說服遼國權貴們的策略。 而耶律珍、耶律隆緒等這些深悉宋國內情的遼國高官也認可蕭綽的這一國策,帝黨與后黨在這件事情之上,達成了難得的一致。 誰都不想再與盤踞在江寧的新宋再來一個幾百年的對峙。 而且現在看起來,江寧新宋就是一條正在茁壯成長的幼虎,如果不能在他尚處幼年的時候,便將他扼殺,將來誰勝誰負,真還說不準。 睢縣一戰,更是給遼國精英們提了一個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