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平民百姓的大事,與他這個首輔的大事,完全就不在一個層面之上。 也難怪,很多時候老百姓痛罵官員們不顧民生,事實上倒也不是不顧,只是官員們考慮問題的角度與老百姓的角度永遠都不會是一樣的。 所以,所有人都感到很冤枉。 相比較貴州這一次遭的災,蕭誠其實更在意第二份折子,這是一份情報分析。 北地今年冬天一直比較暖和。 按照經驗,如此的暖冬,只會預示著一件事情。 來年,北地必然會迎來長時間的干旱。 北地的民生現在本來就很糟糕了,遼人不斷地抽血吸取養分,偽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又不停地征兵、加稅加賦,如果再來一場干旱的話,只怕地方上就會很不穩定了。 而想要解決這樣的危機,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向外發動戰爭。 沒有吃的,去搶。 沒有穿得,去搶。 當然,如果在搶劫的過程之中死了,那就是你背風。 轉移境內矛盾的最佳方法,永遠就是與外面發起爭端。 將這份情報分析簽給了兵部呂文煥之后,蕭誠又拿起一份折子。 時光,就是在這樣一份一份的折子之上匆匆流逝。 第六百三十四章:三杯茶 餉午時分,吃了聚香閣送來的午飯,并沒有什么午休時間,繼續辦公。 外賣在宋朝便已經存在了。 最開始的時候,各個衙門都是有著自己的小廚房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官辦的小廚房,飯是越來越難吃,質量越來越差,花費倒是越來越高了。 一查不得了,貪污腐敗觸目驚心。 小小的廚房,居然也生出了一些大貪。 于是這些小廚房便統統被解散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從外頭叫外賣了。 每年以撲買的方式來進行招標,如此一來,不但飯好吃了,價錢也是直線下降。 有的大飯莊酒樓,甚至不惜以虧本的方式也要獲得這個資格。 因為這是活生生的廣告。 凡是能往衙門里送飯食的,都有資格在店里掛一塊牌子。 送的部衙越高級,這家店的生意也就越好。 甚至有不少這樣的飯莊,在當年還推出了首輔專食,樞密使專食這樣的東西來售賣。 普羅大眾那是趨之若鶩。 飯莊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宋人可從不缺乏做生意的智慧。 這樣雙贏的結果,江寧的新宋朝廷自然也是接收過來的。 如此一來,各部衙解決了午食的問題,也刺激了本地飲食行業的發展,而且還增加了不少的就業的機會,而各部衙的官員、吏員們也得了好處,少不得要贊幾句首輔的善政。 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呢? 蕭誠面前的折子,并沒有因為他努力的工作而減少,反而隨著劉新的進進出出增多了起來。 已經批閱完的,劉新帶出去,而從各部門送來的,卻遠比拿出去的多得多。 更何況,偶爾蕭誠也還要接見一下官員,有外地進京述職的,有剛剛被任命要去履新的等等。 窗紙發出了啪啪的聲響,讓沉浸在奏折中的蕭誠清醒了過來,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走到了窗戶邊,推開了窗戶。 關在溫暖的房屋內而不自知,外頭居然已經暗了下來,而且,風雪卻是愈來愈大了。 冬天,還是冷一點兒的好。 至少這預示著明年不會出現什么極端的天氣。 蕭誠想起了今天剛剛看到的那份關于北方這個暖冬的情報分析。 旱澇一向便是老百姓們最大的災難之一。 年年祈求風調雨順,可老天爺并不是每次都會賞臉的。 北方的百姓,這兩年,當真是多災多難。 “劉新!”關上了窗戶,回過身來,蕭誠叫道。 話音剛落,劉新已是推開門走了進來,就好像他一直都呆在門邊等候著蕭誠任意時候的召喚一般。 “這雪不小,如果一夜不停,只怕便會成災!” “是,我馬上讓人通知江寧府尹,讓他派人下去巡查,特別是西城一帶以及外城廓區域!”聞弦歌而知雅意,劉新馬上道。 “還有周邊的鄉村,特別是鰥寡孤獨?!笔捳\沉吟了一下道:“干脆讓田疇安排一下,這兩天,我陪著官家下去看一看,慰問一下?!?/br> “官家也去嗎?”劉新一怔。 “去,讓官家多看看真實的大宋并不是什么壞事!”蕭誠笑道。 “下官馬上就去安排!”劉新躬身道。 蕭誠揮揮手:“今兒個讓大家都回家吧!這場風雪來得突然,大家也沒什么準備,指不定家里都在盼著他們回去呢!你去完了田疇那里也回家去吧!” “首輔您不回去嗎?”劉新問道。 蕭誠笑了笑,道:“我想,我今天應當還有一件事沒有辦完?!?/br> 先是一怔,接著恍然,然后便是笑了起來。 一切盡在不言中。 替蕭誠將屋子里的幾盞燈都點亮了,劉新這才出門而去。 旋即,外頭響起了壓抑的歡呼之聲。 隨著一陣子桌椅板凳響,外頭漸漸地安靜了下來。 蕭誠微笑著走到了公廳的一角,那里,放著一張矮幾,幾個蒲團,矮幾之上,卻是放著小爐子,小茶壺等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