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面前的敵人就擺在那里,威脅看得見摸得著。 看不見的敵人這讓人膽戰心驚。 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會跳出來給你一刀子。 所以,耶律長風帶著數千遼軍宮分軍騎兵游戈周圍,半點也不敢放松了警惕。 打仗嘛,自然都是炮灰先上。 數萬民夫在后方源源不絕地替遼軍送來各類物資,運氣好的,在戰事還沒有爆發的時候,便已經回轉,準備第二輪的物資轉運,運氣不好的,剛剛抵達這里,才將物資送入倉房,就被逼著上了戰場。 這些人,可以用不消耗守軍的各類守城武器,甚至可以用來消耗守軍的殺氣,士氣。 當然,城下的那些深深的壕溝,沖鋒道路之上的那些各類障礙,也是需要這些人來填平,來清理干凈的。 東受降城以及他的兩座衛城,并沒有護城河,但并不是沒有壕溝。 很顯然,這是在戰爭逐漸迫近的時候,東受降城的守將陳喬命人挖崛的。 深一丈,寬達六尺左右的距離,讓攻打的軍隊,極是尷尬。 騎兵掠過這些壕溝的時候,看到溝里倒插的那些鋒利的竹簽,木樁,無不是倒抽一口涼氣。 而在那些該列的泥漿下頭,無數的鐵蒺藜也在無時無刻地威脅著所有人的腳底板。 便是釘了鐵掌的戰馬,要是火氣不好,一蹄下去正正的踩上那有著三個尖刺的小玩意的時候,也基本上就是廢了。 也不知道守軍到底在周圍灑了多少這種東西,反正你只消看到在沖鋒的路上那些跛著腳嗬嗬呼痛的民夫以及哀鳴的戰馬,就足夠讓人心生畏懼了。 但無數的民夫的作用還是不容小覷的。 扛著土袋的這些民夫們,沖到壕溝跟前將背上的土袋投入進去,然后轉身便跑,會不會被城上的箭矢命中,只能交給老天爺來決定。 也有民夫沖來的時候是舉著一塊大木板或者是長長的樹桿,沖過來之后將木板和樹桿橫放在壕溝之上,這樣比起填土袋的效率要更高。 當然,足夠粗的樹干并不好弄,木板就更少了。 所以以土填壕溝的方法仍然是主流。 東受降城下百米左右的范圍之內,已經是躺滿了或死去或者受傷的民夫。 越靠近城墻的地方,情況便越是慘烈,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尸體一層一層堆疊的現象。 遼軍步卒向前緩緩推動,巨大的盾牌立起了盾墻,便是頭頂之上,也遮擋了一層,這使得他們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鐵殼烏龜。 而民夫,便是從這些鐵殼烏龜陣之中涌出來,沖向那些壕溝,然后又飛快地跑回去。 耶律環如此使用民夫,雖然仍然有極大的傷亡,但同時卻也給了民夫更多的生存希望,因為,這些步卒在一步一步地靠近著城墻。 不管是城內的投石機,還是城墻之上的弩炮,都能對盾陣造成威脅,一石彈下去,總是能砸出一個缺口,但馬上這個缺口便會被補齊。八牛弩力量雖然極大,但射速奇慢,一弩過后,面對著密集的人群,也最多竄起十來個人的糖葫蘆便再也無力以繼。 敵人在付出愈來愈多的傷亡的時候,他們距離城墻也越來越近,而壕溝也開始慢慢地被填平。 民夫愈來愈少,站在城墻之上,能看到那些民夫從盾陣之后,向著遼軍的本陣兩側匯聚,然后再一隊隊的走向后方。 民夫的撤離,代表著正式的戰斗將要開始了。 盾陣之后,一臺臺的弩機露出了他們猙獰的面目。 比不上八牛弩的威力,但他明顯地上弩速度更快,需要cao作的人也更少。 一臺八牛弩,需要二十出頭的來cao作,城下的這些弩炮,四五個人便能侍弄一臺。 嗡嗡的響聲不絕,這些弩箭,并不是射向城墻上的守軍的, 他們射的是城墻的立面。 一輪過后,城墻的立面之上,立時便多出了數十根粗如兒臂的弩箭。 然后,又是下一輪。 而在這些弩炮的后方,才是遼軍的弓箭手,他們拉弓引箭,與城上的守軍對射。 在弩箭方面,沒有人能與宋軍對峙。 因為他們的神臂弩的威力,的確是這個世界之上的天花板。 蕭定的西軍,也是掌握了神臂弩的制造方法的。 在蕭誠弄到了神臂弩的制作圖紙,然后又解決了制造材料的工藝之后,神臂弩不管是在西軍還是在現在的貴州路軍隊之中,都是可以大量制造的。 而且隨著他們工藝的不斷改良,成本也在不斷的下降。 具體說起來,已經被汴梁城中的大宋匠師營的制造成本低得多了。 別看遼人騎射起家,但像現在這樣大家都站在那這里對射,吃虧的,卻一直都是遼人。 但遼人頂著傷亡,就是不退。 一輪接著一輪,然后墻上布下的那些弩箭越來越多。 遼軍當然不是想這樣射塌城墻,這也是不可能的。 他們是用一支支這樣的弩箭,在城墻之上布下攀爬的著力點。 接下來,當然就是最為殘忍的蟻附攻城。 城頭之上,陳喬探頭看了一眼城下如同長滿了尖刺的墻面,回頭吩咐道:“金汁準備好了沒有?擂木也伺候著!拍桿呢,拍桿就好準備?!?/br> 所謂的金汁,就是將糞便用火燒沸騰,然后等敵人攻城的時候兜頭淋下去,燒開之后,這城上的味道自然是不好聞的,但淋在了敵人的頭上更要命,這玩意兒有毒,燙傷之后,送命的概率高達九成,很難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