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大元帥,護衛我們來的五百人也是驍勇善戰之士,我們現在跟著大元帥,安全無虞,這五百人,不妨也讓他們去見見世面!”蕭綽道。    “準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我會親手殺了你    三千人的步兵,如果擠在一塊,并不如何占地方,但三千名騎兵聚集在一起,陣勢就顯得頗為不凡了,更何況,這三千騎兵還是精銳之中的精銳,驍楚之中的驍楚。一人三馬的配置,便是如今的皮室軍也相形見拙。    駝馬、騎乘馬、戰馬,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人身上的甲胄、武器,清一色的都是由南京道上的大匠們手工一錘一錘敲出來的,可不是大路貨,每一具甲胄都有編號,騎士戰死之后,他們的甲胄都要回收傳給下一任騎士的。    而這三千人,便是耶律俊敢直面耶律喜挑戰的緣由所在。    只要駐扎在松山的皮室軍不動,耶律喜麾下僅存的那萬余騎兵,在耶律俊面前,就是土雞瓦狗。    此戰,只能正面迎上去,誰勝,誰回上京。    如果在探知消息之后,耶律俊繞道而行,那輸得可就不僅僅是這一仗了。    而此戰真正的勝負點,并不在紅河谷這里,而在距離紅河谷百余里之外的松山。    身體隨著戰馬的行進而起伏,耶律俊的心思,卻并不在這里。在上京,反對自己的勢力果然還是極其強大的。要不然,耶律喜怎么敢如此明目張膽地來伏擊自己呢?    耶律俊心中是有怨的。    皇帝的態度一直不明,都元帥耶律宏真的態度也一直不明顯。    在自己立下如此潑天大功的情況之下,他們的不表態,事實上就是一種反對。    要不是自己實在功名赫赫,而耶律喜又實在沒有說得過去的成績,自己,只怕連去上京的資格也沒有。    耶律俊當然曉得癥結在哪里!    無非就是自己一直以來很明顯的偏向南院偏向漢官漢制罷了。    不偏能行嗎?    在南京道,不偏,那就意味著你什么也做不成,不偏,那就意味著你只可能在宋人手里連連吃癟,南京道上的那些漢人世家,那一個是省油的燈?    其實把眼光放諸于整個大遼境內,漢人的勢力,早就已經極度澎漲了。    而大遼國族,卻依然自視高人一等,事事都想凌駕于漢人之上,有的甚至視漢官為奴仆一般的存在。    想要做這些,如果有實力那也罷了,如果沒有實力還偏偏想要這一出,后果是什么?    怒火已經在蘊積,爆發,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必須要給他們一個出路,一個繼續向上的路,才能將他們的這股子戾氣引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實力上來了,自然就要有相應的待遇。    耶律俊覺得,這是一個理所應當的事情。    明明知道對方比自己強,還要強摁著對方作威作福,這豈不是在作死?    在南京道上數年時間,自己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所以現在的南京道上實力冠絕大遼諸道,財力更是占到了大遼的一半,而軍事實力,哼哼,不打打,他們總會覺得自己更強。    南京道上二十萬大軍,其中漢兵十六萬,而其又分為六萬騎兵,十萬步卒。契丹兵四萬,皆為騎兵。    大遼需要改革。    需要刮骨療傷。    這樣才能讓大遼浴火重生。    雖然現在大遼最大的敵人宋國,也是沉疴纏身,比起大遼來問題只多不少。    但耶律俊可不想與宋國比爛。    他想要的是一統天下,做那天下共主,而不想在自己的身邊,還有一個人與自己稱兄道弟。    那個能挑戰一下自己的荊王趙哲,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所以,他被生生的玩死了,現在放眼宋國,還有人能與自己相提并論了嗎?    或許有!    但卻只是那些給趙宋官家臣子的。    他們天生就帶上了缺陷,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不像自己,一旦做上了大遼皇帝寶座,那自由度可就不是他們可以比擬的了。    有了這樣巨大的優勢,勝利的天平便已經開始向自己傾斜了。    爭什么華夏正統?    耶律俊曾舉杯對著南京道上的那些漢人世家大聲道,那里頭既有將門世家,也有書香豪門。    “打到汴梁,一統天下,華夏正統,舍我其誰?”    或者,也正是那一次的豪言壯語,讓南京道上這些睥睨氣盛的漢人豪閥們,真正地投向了自己。    所以才有了后來自己在南京道上的言出法隨,沒有任何的摯肘。    耶律俊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個女人。    想起了那句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氓有文化的精辟論斷。    她給自己出的主意,曾讓自己猶豫了許久。    因為他不得不擔心,這里頭有多少是蕭綽在為自己考慮,有多少是想坑自己一把幫一幫她的大哥。    不得不承認,這一計策的確有讓天下變色的可能。    要是自己死了的話,南京道上的漢人世家,有著極大的可能投奔蕭定這個新的選擇。    最終自己還是采納了這個計策。    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警告上京道的某些頑固的家伙,比如自己的岳父那樣的。    你們想讓我與耶律喜有傳統的方法來解決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