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青領原上的張云生能帶領多少人逃出來只能看他自己的發揮了。 張云生被包圍在了青領原上。 李度的這位女婿,即便到了最后時刻,還是沒有下定放棄所有的糧草輜重馬上逃跑的決心。等到蕭定收拾完了龍游原上整軍轉向青領原,張云生已是插翅難逃了。 原本蕭定只是在張云生逃跑的路上設置了一部兵馬,本著再撈一把的心思把利益做到最大化,他是真沒有想到,這位張云生張將軍居然如此笨拙。 能一把將定難軍的主力全都圍困在了青領原這樣的戰果,所有西軍將領們在出乎意料之外卻又是狂喜不已。 辛漸帶領著鐵鷂子如同狂風一般席卷向西。 在李度逃到了夏州還沒有把氣喘勻的時候,辛漸已經帶著五千鐵鷂子趕了過來,而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辛漸壓根兒就沒有在夏州多停留,數千鐵鷂子又風一般地越過了夏州,一路向著石州、銀州而去。 以戰養軍,辛漸的鐵鷂子可沒有帶多少后勤輜重,走一路,搶一路,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用最快的速度,搶下嗣武寨,徹底封閉橫山。 將嗣武寨一封,李度也就成了氈板之上的魚rou。 雙方開戰的第十五天,張云生投降。 再不投降,他的腦袋可就要保不住了,不是蕭定要砍他,而是他的部下要砍他的腦袋了。 李度的定難軍中,同樣有許多的夷人,即便是里面的宋人,對于趙宋有多少忠心也是置得商榷的。從李續時代開始,這些人便準備著造反了,只不過后來李續被滅,他們走投無路,投奔遼人還是投奔宋人成為了他們的唯二選擇。 最終,他們選擇了投降了宋人。 現在又不行了,又到了需要選擇新主子了,對這些人而言,并沒有什么心理障礙,有許多夷人將領,甚至心中頗為竅喜。 因為蕭定的西軍之中,夷人將領、官員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像拓拔揚威,仁多忠等人,都是西軍的核心人物。 仁多忠帶著一萬團練軍坐鎮地方,蕭定則率領主力繼續向西,追隨著辛漸的腳印而去。夏州、銀州這些地方,蕭定也是必須要拿下來的,有了這些地方作為后盾,嗣武寨才能高枕無憂,雙方本就是互相扶持的關系。 三月初,蕭定包圍夏州,夏州城內土著畏懼西軍聲勢,綁了李度向蕭定獻城。 李度旋即被斬于夏州城下,其首級被快馬送到嗣武關下。 嗣武關守將大恐,棄關而逃。 辛漸不戰而取嗣武關,至此,整個橫山天險全部被蕭定占有。 嗣武關被蕭定更名為羅兀城。 消息傳來,陜西路大恐。 第三百三十一章:誰都不想去做這件事 李度被殺,張云生投降,數萬定難軍以及青壯民夫全都成為了俘虜,西路北戶洞開。 西軍大將辛漸率部出嗣武關,也就是現在羅兀城,兵鋒直刺綏德。 可憐綏德兩年之前才剛剛被李度率部肆虐過,這還沒有回過神來,便又遭了兵禍。 而在東路,禹藏花麻率領數萬大軍悍入入侵秦風路,秦風路安撫使李淳算是使出了洪荒之力,調集了他所有能弄到的資原、兵力,才算是勉強頂住了禹藏花麻的進攻。 雖然秦風路一時無虞,但李淳卻也是沒有半分力氣再支持陜西路這邊了,他能自保,朝廷便要謝天謝地,稱贊他李淳是一位能臣了。 而眼下看起來平靜的中路,眼下卻是平靜之下醞藏著滔天巨浪。 三月底蕭定取了羅兀城,徹底將橫山以北納入治下之后,但率主力出橫山,直抵神堂堡、定邊城,大軍直入入駐了早先被他們攻占的數十個邊地軍寨,連栲栲寨這樣的軍事重地,也在蕭定出橫山之后,徹底放棄掉了。 再不走,九成以上便要成為蕭定的俘虜了。 以禹藏花麻牽制秦鳳路,以辛漸牽制河東路,蕭定率主力要與張超決戰于陜西路的架式,擺得是清清楚楚。 而此刻,張超手頭之上還只聚集了京畿路三萬兵馬以及火速從汴梁調集來的二萬兵馬,合計五萬禁軍。 汴梁,延慶殿偏殿,趙瑣臉沉似水,夏誡與陳規臉色凝重。 誰也沒有想到,局勢居然惡化到了如此的程度。 “張超手中有五萬禁軍,陜西路上也緊急征召了十萬團練,廂軍,就如此不堪一戰嗎?”趙瑣語氣之中帶著怒氣?!熬谷蝗绱四懬?,只守大城、要道,將鄉野、村鎮盡皆付與賊人肆虐?” 趙瑣心中憤怒??! 張超上書的策略,在趙瑣看來,就是一句話:打不贏,只能守。 將百姓都撤到了大城險關之中,然后坐視對手耀武揚威,只要不攻城,那便一切都好。用張超的話來說,別看西軍勢力,兵猛,但他們疲弱的財力,是無論如何也禁不起長時間的僵持作戰的?,F在正是春上,西軍便是想搶,都搶不到啥東西,時間一長,西軍自然就撤退了。 這讓趙瑣感到無比憋曲??! 王師被叛賊整到這個份兒上,他這個官家的顏面何存? “官家,張太尉所策,正是老成持重之策?!毕恼]卻是支持張超的法子:“不管是京畿路還是汴梁駐軍,多少年都沒有打過大仗了?這一點,從邊軍與禁軍的數次較量之中便能看出差距來。而蕭賊所率西軍,這些年來,何曾有一日停下過征戰?雙方現在雖然兵力相若,但戰斗力卻差得太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