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眾人頓時啞然。 辛漸很想說總管可以學學劉邦,但看著蕭定憤怒的模樣,終是沒有敢開口。 總管不是劉邦。 總管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像辛漸,周煥這些人才這樣死心塌地跟著他一路到這西北來啊。要是總管對親人也這么恨心的話,又怎么能讓兄弟們這么愛戴。 連家人都不愛,還會愛兄弟們嗎? 看著總管的模樣,辛漸等幾個也覺得有些煩惱起來,這件事,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兩全齊美呢? “總管,我們還是先回興靈吧,張長史他們,興許能有解決的辦法!”辛漸建議道。 蕭定點了點頭,說實話,一時之間,他還真想不出辦法來。 朝廷派人過來的意思很明顯,但他是絕對不能回去的。 在與二弟的通信之中,二弟說得很清楚,自己不回去,朝廷對蕭氏便無可奈何,自己要是回去了,反而是將蕭家人置于危險之中,會任由人拿捏了。 蕭家走到現在,已經不容回頭了。 爹爹也真是的,他不是答應了二弟,不與荊王走得那么近了的嗎?怎么就在這樣緊要的關頭,又與荊王站到了一起呢? 數天之后,西軍營建大使陳喬率領兩千步卒抵達了中受降城,接手了中受降城的建設以前對這數萬阻卜人的管理責任。而蕭定留下了周煥帶一千鐵鷂子暫時留駐這里協助陳喬,自己則與辛漸帶著余部,一路向著興靈而返。 而此刻,崔昂已經越過了定邊城,來到了神堂堡。 如今的神堂堡,已經從昔日的一個軍事堡寨變成了一個軍城,擴大了數倍的城池,能容納數千人進駐,這里成為了橫山以南最為繁華的地方,而蕭定的親信李義率三千步卒,一千水軍駐扎于此。 水軍,是蕭定新籌建的一支部隊,如今不過剛剛成形。船不過二十來條,人也不過千來人。但對于這支水軍,蕭定卻看重得緊。因為這是他為未來進攻遼國而準備的。 再過上幾年,他就會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到了好個時候,陜西路,河東路,河北路,就能利用水路聯結在一起,這樣調配兵將,物資,可就要比走陸路方便快捷得多了。 與遼國的決戰,那會是一場曠日持久而且全面進行較量的戰爭,需要一點一點的為自己增加籌碼,總是自己多一些,敵人就少一些。 站在神堂堡上,崔昂的神色變得復雜之極。 第三百一十章:心驚 神堂堡是一座單純的軍事城堡,定邊城,才是橫山以北與陜西路交易的商業中心。但是,真正要論起繁華,神堂堡這個軍事城堡周邊,比起定邊城卻是要強得多。 這是因為當初蕭定的廣銳軍駐扎神堂堡的時候,以神堂堡為中心,修建了四五個屯墾定居點,在廣銳軍及其眷屬離開之后,這里,便歸屬了從橫山移民出來的那些黨項人以及附近聚居過來的宋人。 而從鹽州,興靈之地過來的商人,除了在定邊城交易之外,他們還是喜歡住在神堡堂這邊,甚至愿意在神堂堡周邊買地建房。 因為這里不但有蕭定的三千駐軍。 還有一日比一日修建得更好大的碼頭。 船運業在這里也開始慢慢地興盛了起來。 “真正想不到,神堂堡如今居然變成了這個樣子!”崔昂嘆道。 一邊的程圭看了一眼崔昂,道:“崔中丞應當是六年前來過這里吧?” “是?!贝薨旱溃骸澳菚r的神堂堡可荒涼得緊。都說蕭定是一員虎將,真正想不到他還有治理地方之能?!?/br> 程圭搖了搖頭:“這里的很多東西,都是蕭二郎當初留下來的。而現在替蕭定治現大西北的,是一個叫張元的教書先生?!?/br> “張元?沒有聽說過,居然有如此能耐嗎?”崔昂驚訝地問道。 程圭沒有說話,默然地看著河道之上,又有一艘船駛進了碼頭。有船夫從船上一躍而下,拴上繩索,固定好船只,便有一隊隊的力夫上船,開始將船上的貨物卸下來,而在碼頭之上,早有馬車等候在哪里,將從船上卸下來的貨物運走,竟是一刻也沒有耽誤。 張元,當然很有能耐。 要不然蕭定麾下控弦十萬,這么多戰士的軍餉從哪里來的? 光靠搶嗎? 那豈能持久。 如今的蕭定只是一門心思地率部征戰,開疆拓土,而治理地方,早就交給了張元來打理,再輔之以拓拔揚威,仁多忠等黨項人,以及禹藏花麻等吐蕃人,竟是將那廣袤的區域治理得井井有條。 以前,陜西路就像是一個漩渦,不停地將橫山以北的財富吸引過來,哪怕是李續想要造反的時候都是這樣。李續的兵勢很強,但在商業之上,仍然無法與陜西路匹敵。 但現在,情況已經反轉了過來。 橫山以北,不停地在吸陜西路的血,其實不止是陜西路,秦鳳路,河東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要知道,大宋能與遼國相峙這么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宋有錢,有比遼國多得多的錢。 士兵戰斗力不夠,那就用錢來湊。 修更高更堅固的城墻,打造更犀利更堅固卻也更昂貴的武器,只要用錢能抵消遼人的戰斗力,大宋從來都是不吝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