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印度皇帝」級的「英格蘭國王」號則是右舷水線處中了一發450毫米的魚雷......還好,進了點水,身子稍微有點歪。 同樣是「印度皇帝」級的「蘇格蘭國王」號則被炸掉了一個位于「船屁股」上的雙聯13.5英寸炮塔,炮塔頂部的鋼板看著老厚了,卻沒扛住250公斤穿甲航彈的一擊,給直接炸開了瓢。不過這座炮塔底下的防火門還是挺好的,所以只是炸了炮塔,沒有炸著彈藥庫。 還有一艘「漢諾威國王」號,也是「印度皇帝」級的,它傷得最輕,只是中了幾枚飛龍2丟下的100公斤炸彈,也沒傷著什么要害,只是炸碎了倆救生艇,順手點了把火,現在火已經撲滅了,只是「黑」了一塊,看著有點丑。 因為「漢諾威國王」傷得最輕,所以今兒的頭陣就是它了,屁股開花的「蘇格蘭國王」跟在后頭,再接下去的身子有點歪的「英格蘭國王」,腦袋冒煙的「查理曼」則跟在「英格蘭國王」后面,再后頭則是屁股連中兩雷的「羅馬皇帝」,而隊伍最后才是傷了主機,有點跑不動的「印度皇帝」。 看到這么歪歪扭扭的「一堆破船」,「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晉武帝」、「隋文帝」、「唐太武帝」他們爺幾個可高興壞了,直接開足馬力往上沖。也不去管正被「丐版戰列艦」和「軍師」巡洋艦們圍攻的那些「君權」級,只是朝著「漢諾威國王」號沖過去,而且沖到距離它兩萬多米開外后,就在「秦始皇」的率領下,來了個海上急轉彎,同時減慢航速到了22節——這是要搶t位進行炮擊了。 而海上的6艘「印度皇帝」級現在只能勉強維持十七八節的航速,根本沒法和對手搶「t」字位,所以只好趕緊跟著轉彎,但還是慢了一拍,當「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他們仨轉過來的時候,「印度皇帝」級這里只有1艘漢諾威國王號完成了轉向。于是搶先轉彎的「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就調轉了24門330毫米大炮,隔著一萬七八千米就開猛轟「漢諾威國王」! 「漢諾威國王」則以自己的10門13.5英寸大炮對準了「始皇帝」猛轟! 一時間海面上你來我往,彈雨橫飛。 「始皇帝」級是大船扛小炮——打得穩!而且大明海軍的觀測根據和算力(他們裝備了太平元年式軍用算盤)都遠超對手,所以打了8輪齊射后就取得了第一次命中。 一枚「漢光武帝」打出的330毫米穿甲彈在空中畫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然后準確落在了漢諾威號的兩座煙囪中間,「轟」的一下就炸出了耀眼的火光和大量白色的煙霧...... 在后方的「威廉四世國王」號上指揮的威廉.巴加上將看到這一幕,就知道要壞了! 「漢諾威國王」號已經遭受了重創,它的水平甲板被330毫米的穿甲彈直接貫穿而下,這枚穿甲彈徑直進入了鍋爐艙,爆炸摧毀了兩座鍋爐,還炸死了艙內所有的鍋爐兵,炸壞了一些管道后,「漢諾威國王」號的速度一下子減到了15節。 但這還是「漢諾威國王」災難的開始,僅僅1分鐘后,「始皇帝」打出的330毫米炮彈再一次命中了「漢諾威國王」號,這一次炮彈直接撞上了「漢諾威國王」號防御比較單薄的艦艏水線部,再一次形成了貫穿,直接炸出了一個大豁口,海水毫不留情地洶涌而入,這使得「漢諾威國王」再一次減速,而且艦體還發生了傾斜。雖然重點防護的理念可以確保它很難被擊沉,但是喪失了航速的「漢諾威國王」現在很難離開戰場了...... 第453章 真正的王牌總是最后才出現! “漢諾威國王”雖然被“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他們仨揍得半身不遂,但這條2.5萬噸標排的大型戰列艦還是很能扛揍的——這一級戰列艦在設計的時候采取了重點防御、保命第一的思路,所以戰艦的核心部分非常堅固,只是甲板裝甲太疏忽了,才25毫米-65毫米......這一方面是因為設計思路落后了,沒想到大明海軍航空兵那么快就上了250公斤的航彈!一方面是因為這條船畢竟才2.5萬噸的標排,雖然從動力部分扣出不少噸位,但是5座雙聯裝的13.5英寸炮塔太吃噸位了。如果再要往甲板上加噸位,那2.5萬噸可就擋不住,得奔3萬噸去了。 雖然犧牲了航速換來的一身厚皮雖未達到刀槍不入的地步,但也不是“秦始皇”級的330毫米大炮一下子就能取了性命的。如果換成“大周”級的360毫米大炮來轟的話,“漢諾威國王”早給打得渾身上下都是窟窿眼了。 而就在“漢諾威國王”苦苦支撐著挨炮揍的時候,它的幫手們終于一艘接著一艘完成了拐彎。這下英軍第二戰列艦編隊的火力就上來了,這個編隊共有6條“印度皇帝”級,每條船都有10門13.5英寸炮,不過其中的“蘇格蘭國王”船艉的一座炮塔給炸飛了。所以現在可以集中起來開火的就只有58門......58門13.5英寸炮可不是鬧著玩的! 在英軍的第二戰列艦編隊完成轉向后,這58門炮就分別對準了“秦始皇”號和“唐太武帝”號猛轟! 與此同時,“秦始皇”也帶著“漢高帝”、“漢光武帝”、“晉武帝”、“隋文帝”、“唐太武帝”他們爺幾個完成了轉向,它們一共有48門330毫米大炮,不過并沒有對準已經被揍得半身不遂的“漢諾威國王”打,而是換了個對手,對準“蘇格蘭王”開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