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而且由于跨越兩洋的運河還沒有挖好,所以諸葛為道手頭能用的兵力,目前的主力就是德州日本自衛隊。 想贏可就不容易了! 而在諸葛為道赴任珍珠港之前的這些日子。他的大部分精力,就都用在和幕僚以及海軍部的造船專家們,一起在研究要給「德州海自」配備什么樣的主力艦艇上了。 由于加勒比海的形勢已經非常危急了,所以為「德州海自」建造新船肯定是來不及的,只能拿舊船來改。 所以,擺在諸葛為道面前的選項其實也不是太多。 而之前在印度洋作戰中表現出色的,用「南島」級快速商船改造而來的「遼東級」航母,無疑就是上佳之選。 當然了,這些航母直接派去加勒比作戰是肯定不行的。 必須得進行改進,得增加火炮、魚雷等等的海戰武器。 而擁有了這些海戰利器之后,「遼東級」航母可就不是一般的母艦了,而是一條真正的護衛艦了……載著飛機的護衛艦! 第355章 如何讓日本鬼子教會美國人珍愛和平? 北京城,海軍部,尚書會堂。 今兒又是開軍備會議的日子了,雖然歐洲那邊傳回來一些緩和的消息,但是英國人的“詐服”是騙不了大明這邊能掐會算的諸葛軍師們的。 而且......大明發動這場世界大戰的主要目的,即奪取英屬馬來亞、荷屬東印度、西屬南呂宋、英屬南方大陸、英屬俄勒岡,以及拆分掉統一的大印度這些,就只完成了一個奪取英屬馬來亞,怎么可以結束戰爭呢? 所以軍備的研發和生產,那是萬萬不能放松的! 不過這場世界大戰和另一條時間線上的兩次世界大戰在節奏上明顯是不一樣的,要緩慢許多,而且還會邊打邊談,給對手一個“投降輸一半”或是“議和贏三成”的可能。 畢竟雙方的本土距離太遠,都不可能將大量的陸軍投送過去。所以也就不存在一鼓作氣,徹底征服對手的可能。雙方打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爭奪或保衛海外領地。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場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戰爭成分比那兩次世界大戰加一塊還要多! 另外,英國和大明在這次大戰中,還都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小目標”想要實現。那就是印度和美國問題。 英國顯然想通過這次大戰,將印度和美國都變成自己可靠的“兒子國”。有了這兩個“兒子國”的幫助,英國本土狹窄和人口數量太少的軟肋就會被補齊,哪怕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澳大利亞和馬六甲,只要兩個“兒子國”都搞好了,將來一準有報仇雪恨的機會! 而大明的印度目標和美國目標,當然是和英國相反的。對于印度,大明的目標是解放......是徹底解放,印度各國都要“應解盡解”,至少要解放出二三十個“小印度”! 如果這個目標沒有完成,擁有2億人口和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印度帝國最終沒有解體,那用不了百年,一個擁有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十幾億人口的大印度,就會對大明構成真正的威脅了...... 對于美國,大明的手段當然是美國人最喜歡的“遏制”、“削弱”、“代理人戰爭”了!而且大明還準備讓美國人民的老朋友“老墨”和日本鬼子去教會他們要珍惜和平、遠離戰爭的道理。 不過要教會美國人愛和平、遠戰爭,說實在的還真不容易。特別是這一屆的美國人正好遇上他們的國家在北美大陸上“虐菜”和高速擴張的好時代,好戰程度恐怕遠勝于另一條時間線上已經稱霸世界的21世紀的美利堅帝國。光看看現任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的履歷,就知道不好對付了。 這位美國民主黨的創黨老祖生于1767年,13歲就“披發從軍”參加美國獨立戰爭,戰爭結束后又學法律、當律師、從政,一路當到了田納西州的聯邦眾議員、參議院和州高等法院法官,1801年起又當了田納西州民兵指揮官,開始在田納西州拿印第安人開刀刷戰績。 而從1813年開始,安德魯.杰克遜又率領聯邦軍隊走上戰場,先是領導克里克戰爭,暴打印第安土著克里克人,搶到了9.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15又領兵打了新奧爾良戰役,大敗英軍,保住了從拿破侖手里低價買回來的新奧爾良。打完了第二次英美戰爭后,安德魯.杰克遜又轉過頭去打印第安人,率部開啟了塞米諾爾戰爭,還借機強占了西屬佛羅里達——佛羅里達州就是他帶兵打下來的!打下佛州之后,他還當了第一任的佛州州長,再回政壇。 到了1828年,這位戰功赫赫,為美國搶下了近25萬平方公里,還殺害了數量不明的印第安人(反正那些被他搶下的土地上后來都沒啥印第安人)的民主黨老祖還成功當選了美國第11屆總統。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他在擔任總統期間干得最成功的事情有兩件。一是將大量茍活在美國東部和中部的印第安人強遷去了美國西部,讓他們自生自滅;二是扇動了得克薩斯脫離墨西哥獨立......雖然出于“蓄奴廢奴之爭”,美國沒有馬上兼并得克薩斯,但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安德魯.杰克遜能干成那么多開疆辟土和滅絕、驅逐印第安人的事兒,光靠他自己一個人狠可不行,還得有一千多萬兩千萬人人有槍的美國人跟著他一起狠,才能讓美利堅合眾國跟吃了發酵粉一樣不停膨脹到了今天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