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的報復
“帶我走?” 劉虞初見史阿潛入,還以為他是呂菁派來的刺客,確定他真心想要救自己離開,才問他如何來到這里。 “公孫瓚防守嚴密,費了許久時間,不過皇叔放心,謀劃這么久,帶你出府沒問題,只是暫時出不了薊縣城?!?/br> 劉虞露出一抹苦笑,“府中有老母、妻兒,以公孫瓚暴烈的性格,我若離開,他們只怕沒有活路?!?/br> “主公曾經提出用戰俘換您家眷,奈何公孫瓚不答應。以我目前的能力,只能帶您一人離開?!笔钒㈩D了頓,“至于老夫人,前日已經仙逝,尸身被安置在柴房……”說是安置,實際就是下人暫時扔在那里。 老夫人年邁,身子本來就不大好,上次染得風寒沒好徹底,公孫瓚忙著戰事,哪里會分心管劉虞的家眷?下人更是薄待。史阿作為府內的“下人”,甚至比公孫瓚更早知道。 將這些說與劉虞,只見額頭上青筋暴露,眼眶發紅,咬牙切齒道,“公孫瓚!” 沉默一陣,握緊的拳頭猛的松開,又再度握緊,劉虞似乎下定什么決心,向史阿躬身行禮。 “皇叔這是做什么?”史阿有種不好的預感,將他扶起,卻見劉虞兩行濁淚留下。這一瞬,史阿覺得眼前之人瞬間老了好幾歲。 “讓慈母落得如此下場,我實在妄為人子!請壯士將我母親帶出薊縣,妥善安葬?!?/br> “就算是皇叔,我也只能奮力將你帶出府,在薊縣找地方藏著,何況……”何況帶一具尸體出城。 “我不能走。請壯士帶走我母親,并轉告呂菁,善待劉和,盡力保全我家人?!?/br> “你!”史阿氣結。他覺得呂菁就該聽徐翎不救劉虞的建議。 “城東有一間酒坊,最里的庫房下,隱藏著一條通往城外的密道,應該能容兩人并排通過,你可以從那里出城?!?/br> 史阿沒想到,劉虞還留了一條退路,可惜他一開始便被公孫瓚囚在府內。 “那通道還算堅固,但你要抓緊時間。如果持續下雨,通道可能會積水。而且,如果呂菁引水灌城,那條通道肯定不能再用?!?/br> 劉虞對于呂菁可能采取的破城之策有過詳細的分析,公孫瓚也在加固城池。 看了一眼窗外已經停歇的雨,劉虞冷靜道,“按往年的氣候,接下來幾天還會繼續炎熱,然后迎來多日的暴雨?!?/br> 史阿點頭,這與他們出征前研究的薊縣地方志吻合。 “另外,四城門中,南門地勢比其它幾門更低,容易積水,墻體也更為脆弱。還有,縣尉陳和原是我的部下,見我被擒,轉而向公孫瓚投誠,但此人只看利益,同樣不會忠誠于公孫瓚……” 劉虞將可能對呂菁有用信息一一說出,又講了密道的詳細入口,最后書信一封,請史阿轉交劉和。 史阿離開前再次確認,“逝者已矣,皇叔當為生者考慮,真的選擇要我帶老夫人離開?” 劉虞鄭重一禮,“拜托了!” 史阿深吸一口氣,鄭重承諾,“必不負所托!” 翌日,正在墻上督戰的公孫瓚聽得部下來報,府內柴房失火,有兩個仆役與老夫人遺體失蹤。公孫瓚大怒,命人嚴查,又去責問劉虞。劉虞假意才知此事,一改原本懦弱的態度,對他破口大罵,被公孫續出手打了一頓。 援軍不濟,公孫瓚近來心情本就糟糕,冷眼旁觀,任自己兒子動手,最終也沒得到什么有用信息。好在沒什么出其他問題,只能下令加強府內防衛,不了了之。 薊縣外,并州軍大營,呂菁拿著陳平送來的急報,正在頭疼: 關羽千里走單騎,到幽州尋兄來了! 他原本應該在涼州北部的鮮卑草原,與徐飛、徐榮等人擴展、穩固勢力。軍中自然盡力瞞著關羽,呂菁出兵幽州之事,但可瞞一時,又怎能長久?關羽從過往的商隊中知道呂菁與公孫瓚、劉備交兵,便瞞著眾人,只身離開。 徐飛與徐榮商議一番,恰好近期無事,便讓徐榮率領輕騎為先鋒,重甲天狼騎隨后,一面追趕關羽,一面率軍支援呂菁。 羅木提醒,“主公,關羽進了上谷郡,應該是朝著劉備所在的涿郡去了?!睋?,曾與他共同作戰的徐飛、徐榮、陳平,都沒有對關羽下格殺令。如何處理,需要呂菁明示。 呂菁沉默許久,“傳令下去,嚴守各個關卡,不必抓捕,但若強闖,殺無赦?!?/br> “是!”羅木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領命出去,正遇上快步走來的徐翎。 “主公,史阿回來了!” 呂菁倏地起身,“人在哪里?” **************************** 當天,工匠營連夜用硝石趕制一口冰棺。第二天,劉和在南城外簡單設了靈堂,將鄒丹、公孫紀等一眾俘虜壓在堂前跪拜。劉和站在高臺之上,聲淚俱下斥責公孫瓚獸性,誓要報仇。 城墻之上,守軍心思各異,直到公孫瓚從東門趕過來,命人放下吊橋,去擒劉和。不過,劉和與戰俘都被護送回去。 很快,劉皇叔母親被公孫瓚害死、棄尸,城內忠義之士暗中將遺體收殮、送出城的消息,在城內傳開。 翌日清晨,劉和命人抬棺從東門起,要繞城一圈,并命兵卒齊聲控訴公孫瓚各種罪行,公孫瓚又不好下令擊殺。畢竟,劉和前后除了有護衛,還有鄒丹等被捆縛的戰俘。在他們一側,是蓄勢待發的并州軍。 “父親!”公孫續氣的雙目發暈,“我去把劉虞抓來,送他們祖孫三人團聚?!?/br> “不必了~”兒子出言,倒是令他冷靜下來,對劉和大聲道,“賢侄,跟著女人,竟做這小人行徑!既要報仇,何必此等做派?鄒丹、公孫紀皆是我幽州義士,家中老母何嘗不是日日以淚洗面,盼自歸家?”又對鄒丹、公孫紀喊道,“家中老母、妻兒都有我照顧,勿念。待我擊破外敵,你們今日忍辱負重都值得!” 劉和未及說話,鄒丹突然情緒失控,對著公孫瓚大喝,“將軍,末將實在不能承受這等侮辱,只能來時再追隨你征戰沙場!”說罷,奮力掙扎,撞上迎面而來的守衛長劍。 那年輕守衛被嚇的松手,任他倒在地上,鮮血躺了一地。守衛似突然清醒過來,慌忙拿帕子將傷口按住。很快有醫療營的人動作利索的將人抬下去。 或許是被鄒丹自盡前的話喚回記憶,公孫瓚紅著眼大喝道,“劉和,若是不將鄒丹救回來,我必要人給他陪葬!” 守軍亦皆群情激奮,不斷有人請求出城一戰。 俘虜中,不知是誰率先哭出聲,引得一眾長期被囚禁的俘虜精神崩潰,大聲痛哭。 “將軍,救我們!” “將軍,我婆娘、孩子還在右北平郡等我回去!” …… 呼救之聲此起彼伏,聽得公孫瓚一陣心悸。 “擾亂軍心,請將軍下令射殺!”公孫紀此話一出,呼救聲壓下。劉和冷漠地看了他一眼,下令前行。 劉和離開城池外圍,在呂菁昨日尋的一處風水寶地,安葬祖母。另一頭,經過這兩日的暴曬,水源被攔的護城河幾乎干涸,并州軍利用各種攻城器械,再次發起進攻。 雖然有不少折損,但總體還在公孫瓚的接受范圍內。令他意外的是,鳴金收兵后,呂菁居然放田豫回城,再次提出用戰俘交換劉府親眷。 “聽守衛罵劉和不知好歹,責難呂菁沒有全力救他家人,大吵一架。不知劉和提了什么條件,呂菁答應下來?!?/br> “不是降卒,而是公孫紀他們?” “是的,鄒丹、公孫紀……” “等等,鄒丹沒死?”他雖然威脅劉和救鄒丹,說到底還是場面話,并不真的抱希望。 “我去看過,沒傷到要害,但人還在昏迷,不知能不能熬過去?!?/br> 沉默,權衡許久,公孫瓚終是答應,交換除劉虞和他的另外兩個兒子以外的其他劉府親眷。 不過,包括田豫在內,回來的所有人都被限制在府宅之內,美其名曰修養,但公孫續則出面帶人對所有人進行嚴格的審問、盤查。 又過了幾天,在公孫續終于放松對一行人限制后,一名官員在府宅內被暗殺,宅子被縱火?;饎輧疵?,護城河無水,城內水源更是匱乏。正當焦急時,天將甘霖,澆滅烈焰,化解一場危機,令城內眾人松了口氣。 不過,隨著另一名官員被殺,城內人心惶惶。而雨,幾乎沒有停歇。 ※※※※※※※※※※※※※※※※※※※※ 請幫忙捉蟲~ 其它不知道說啥,就提前給大家拜年吧~ 下一章星期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