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不準退,不準退!” 馬背上督戰的壯漢砍倒一個又一個后退的逃兵,不知是誰用力一扯,那壯漢被拽下馬去,斥責聲轉為哀嚎,很快被踩成rou泥。 看著一邊倒的潰逃形勢,張白騎忍不住大罵劉豹。昨日收到汾水河畔有兩隊人馬的消息,徐晃率軍試探,損失了一些兵力。夜里晉陽城異動,探子未能查明具體情況。今日上午雖不見呂菁守城,但依舊沒有討到什么便宜。張白騎便知大事不妙,主張加強防備,隨時準備撤離。 原以為攜十萬人之威勢,能迅速破城,結果反而損失不少。雖然都不甘心,但也只能如此。唯有寄希望于沿途劫掠,再壯大力量。否則,張燕雖然年輕,手段卻狠厲,黑山軍中亦沒有他張白騎的立足之地。 果然,中午才開始埋鍋造飯,呂菁便親率大軍襲營。同時,后方的那兩對人馬,也發起進攻。 連日攻城不下,糧草不濟,士氣更是低落,前鋒很快潰散。原本歸屬楊奉的白波軍損失殆盡,其次黑山軍,而保留最全、也是最精銳的,便是左賢王劉豹的三萬多人。 可劉豹徑自帶走所有部下,去滅徐飛那支不過萬余人的伏兵,令他的黑山軍獨自承受呂菁的猛烈攻擊。 張白騎知道,劉豹分明是眼紅那支隊伍裝備,迫不及待想要占為己有,并順勢突圍,留黑山軍殿后。 “渠帥!”副將驚呼一聲,張白騎正視前方。徐晃與呂菁交戰十幾個回合,終于不敵,被呂菁擊落馬下。 張白騎面部抽搐兩下,下令幾個軍侯率領各自人馬左右夾擊,拖住呂菁,“其他人,隨我助左賢王破敵!” 大軍隨之而動,原本就成潰逃之勢,此時無需敦促,各部生怕落在人后,急速往后方涌去,只有奉命夾擊呂菁的將領,苦不堪言。 張白騎雖然怨恨劉豹,可此時同樣期待劉豹盡快結束戰斗,打開突圍之路??上床坏絼⒈那闆r,否則必然會換方向撤離。 ********************** 東門城墻之上,比平時多出許多觀戰之人,宋霜布置的防護格外嚴密。除了拗不過、非要上來的蔡琰,還有呂菁指名要求帶上的,包括劉辯、左慈、徐聞徐道兩兄弟、馬陵馬鈞父子、畢嵐。除此之外,還有楊奉、郭蘅、張琦等人。 楊奉顧不上掙脫繩索,望著后方的戰局,滿臉震驚。 原本,劉豹的大軍勢如猛虎,而呂菁的部下,卻以奇異的布局,整齊推進。 只見一排排隊列,橫豎各二十人,組成十個方陣。方陣中,重甲步兵左手持盾,護住自身左側和戰友右側的身子,右手持長矛。令人驚奇的是,那矛柄足有七米長,不免擔心不好把握、cao控。 只是近了細看,就會發現,長矛的尾端,綁有劍鞘,內有長劍,作為備用武器。若是取下,劍很普通,劍鞘卻更為沉重,為的就是增加平衡性。 前排長矛向進攻方向持平,第二排則略微向上,后續士兵依次將長矛傾斜。方陣嚴密,士兵高度節奏一致。每個方陣的兩側,各有靈活機動的輕裝步兵數十人,重甲騎兵數列,手持略短的長矛,腰間別劍,背上弓箭、弓囊。其中戰馬,都配備馬甲。 曹cao曾說,袁紹有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此時的騎兵,大都以輕騎為主。楊奉遠遠望去,粗略估計,呂菁這一支人馬,起碼有重甲騎兵近五百人。方陣的后方,還有刀斧手、弓箭手數排,車弩十架。 “嘶……”眼見劉豹的大軍被不斷調整變幻的大陣絞入,在各兵種的配合下,迅速被撕裂、切割,楊奉終于忍不住問道,“這是什么軍?” 那精良的裝備已經羨煞旁人,更不要說執行力與配合力。 杏兒與宋霜相視一笑,“陷陣營?!?/br> 歷史上,呂布手下大將高順“將七百余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幾年前,高順傳授呂菁武藝、軍法,只是不接受呂菁拜師,卻收下徐飛為徒,并向二人提過創建陷陣營的構思。 到此時,高順尚未創立陷陣營。呂菁結合他的思路,參考大秦方陣、西方著名馬其頓方陣,在沿途不斷嘗試、訓練。 晉陽之戰,是為陷陣營初戰,一戰揚名。 “嗚~”號角聲起,羅木、陳平、肖一率軍自另外三門出,共同構成龐大的防線,形成合圍之勢。 李儒捋著黑須,想起呂菁所說強軍之道,笑吟吟的看著城下幾路人馬,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敵軍。此刻,倒是生出真心奉呂菁為主的念頭,隨即又搖頭。 奪晉陽城容易,呂菁特意費了些周折,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晉陽,并一舉增加數萬人口,發展晉陽。但要想徹底掌控一座城池,又要將數萬降卒融入其中,可沒那么容易。 且再看看吧。不過,呂菁到底哪里來的那么多鎧甲、武器? 李儒哪里想得到,這是當初呂菁截胡董卓、提前盜了漢靈帝墓得來的。 同樣震驚的,還有郭蘅。他們當初親眼看到徐飛帶人離開,哪里想到他們能有這樣的戰力與裝備?說什么押送降卒,這樣的配合,哪里會是降卒?還有那運送糧草的牛車,分明都是武器、鎧甲! 兄長的援軍,只怕是羊入虎口。想到此,郭蘅臉上一片死灰。 “不對!”郭蘅突然轉向蔡琰,青筋暴起,大聲喝問,“呂菁到底帶了多少人馬奪取晉陽?” 擔心呂菁安危,執意上城墻觀戰的蔡琰,早已為呂菁戰場上的風采傾倒,心中既愛慕又自豪。忽聽郭蘅發問,楞了一下,便見眾人目光齊聚她身上。 不由地又望向呂菁,蔡琰回首笑道,“五原君聽聞晉陽被圍,帶著兵力萬余人前來救援,另有老弱婦孺近萬人?!?/br> “你說謊,那呂菁帶出去沖殺的萬人大軍,又是從哪里來的?” 如果說城外徐飛的萬余人皆是呂菁精銳,再除去各城門的守城之軍,哪里還剩下多少兵力?最兩、三千人。呂菁帶領的那些人,雖然大都沒有皮甲,也沒有良好的配合,但同樣攻勢兇猛。 “其中大部分,”楊奉突然開口,“是降卒吧?”雖然不大相信,但白波軍的服飾、武器,還是很好辨認。 “不可能,你白波軍沒這么強的戰力?!?/br> 何止郭蘅不信,楊奉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所有人的目光投向蔡琰,等她解釋。 蔡琰想了一下,“獎勵軍功?!?/br> 這個答案并不讓人滿意,誰都懂的道理,能讓降卒不臨陣倒戈已屬不易,卻也沒有幾個將領能讓他們悍不畏死。但蔡琰閉口不談,微笑的轉過頭去,再次將目光聚焦戰場。 用菁兒的話說,整編降卒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絕不是她三言兩語就說的清的。即使解釋,也不是由她來說。何況,為什么要細說呢? 一刻鐘過去,除了少部分潰逃的敵軍,戰場上跪滿了棄械的降卒。 “主公太厲害了!”徐聞滿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興奮的拍著城墻。 “嗯?!?/br> 徐聞驚奇的看著身邊的少年。原來,這一聲,卻是出自劉辯。只見他滿臉通紅,喘著粗氣,同樣難掩興奮。 這是他第一次俯瞰戰局,沒有近距離的血腥,只有戰場的大氣磅礴在他胸中回蕩。 這呂菁,確實好厲害! “可惜了……”一旁的徐道想到,火油的研究不到位,沒能為主公添助力。 不行!見識過主公和徐飛大哥在戰場上的威武,他要更努力才行。 “是啊,咱們的車弩射程不夠遠!”馬鈞以為徐道在說車弩的問題,煞有其事的點點頭。 徐聞、徐道,外加馬鈞,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對研發、改良武器的熱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誰又能想的到,十幾年后,他們會成為呂菁麾下,沒有個人戰力與統軍之才,卻依舊在軍中舉足輕重力量。 此時的左慈,也只是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自家弟子怕是要走偏了,卻見畢嵐輕拍馬鈞肩膀,感慨到,“主公如此重視你們,要更加努力才行!” “嗯!”三個少年齊齊應道,愣是將左慈想要提醒的話語憋了回去。 畢嵐干黃枯瘦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的人生也算起起落落,見證張讓之死,更是令他厭惡權利。幸虧,他的身邊多了朋友,還能折騰自己的愛好——那些不入流、卻備受呂菁重視的小玩意兒。知足了! ************************* “校尉大人,趁呂菁追擊敵軍,我們再不撤離,就來不及了?!?/br> 戰場上,偏居一角的郭家援軍中,一個少年小將忍不住再次勸誡。他們不過兩千余人,原本也只是奉命前來接應郭蘅突圍。哪里是呂菁這般兵力的對手?何況人家大勝歸來,正士氣高漲! “賈逵,區區一個女子,怕她作甚!我郭家在晉陽經營多年,又豈是她一個外人可比?”聲音不算嘹亮,恰好周邊的屬下都聽得清楚。又聽他壓低聲音道,“再說了,太守命我前來救援郭蘅,我連他的面都沒見到,一個族人都沒帶走,怎么會去復命?” 那校尉叫郭凱,是郭家族人。昨天送消息的人沒有回營,他們便知不好,賈逵一再勸他撤離,可他心存僥幸,想要再觀望一日。 很快,賈逵便見到追擊逃軍的呂菁歸來。只見她滿臉戾氣,手里拎著一顆低血的頭顱,正是死不瞑目的張白騎。 郭凱咽了咽唾沫,擠出笑容,與呂菁打了個照面,心里開始盤算,事若不可為,只能伺機帶著郭蘅出逃。 “拿下!”呂菁也不繞彎子,直接下令。重甲兵迅速聚攏,驚得郭凱立刻下馬投降。 “菁兒!”終于見到呂菁平安歸來,蔡琰忍不住低呼出聲。 見到援軍被圍,郭蘅便知道,自己唯一的希望也破滅了。再看蔡琰的姿態,宛若等待大勝而歸的夫君,郭蘅突然發出尖厲的笑聲,“呂菁,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縱身一躍,跳下城樓。 ※※※※※※※※※※※※※※※※※※※※ 啦啦啦~~我來了~~ 過了今晚,我就三十一了~(天啊,這有什么值得高興的!你的書友估計大部分都是二十幾歲的小菇涼!) 鵝~~~~~~~~~ 致我親愛的書友們: 給些你們的長期陪伴,否則到現在的四十萬字,我真寫不來。 值此新春佳節,鵝,不對,我三十一歲之際,立個flag。 以后周二、周四、周六固定更文,鵝~~萬一有事不能更文,我當天一早評論留言通知。 差的章節,一定補更! 新的一年,依然渴望大家多多留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