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章
不過倘若之前這些漁民打撈了無數尸首都未曾見過這種怪蟲,那么這種怪蟲便大概率應該是近期才出現在黃河中的。 至于吳良此前關于這種怪蟲乃是自海洋中逆流而上、可能是“食骨蠕蟲”近親的猜測,則隨著這尊巖石凋像的發現產生了動搖。 這種怪蟲顯然一早就在這里了,眼前的石凋便是證明。 只是之前可能都處于休眠狀態,又或是依附在應龍的遺骨上面,直到數年前黃河改道流經此處之后,這種怪蟲才出現在了黃河中,又適逢漢末連年征戰,黃河中的浮尸與日俱增,開始了野蠻生長的態勢…… 目前的問題則是。 這里還有這種怪蟲的活體么? 此前吳良等人親眼看到應龍骸骨帶著大量的怪蟲對抗紫色天雷,那些怪蟲已經全部被天雷殺死,變成了滿地的焦炭與黑粉。 但這并不能代表這種怪蟲已經滅絕了。 畢竟從那個天坑的情況來看,應龍骸骨對抗紫色天雷的次數已經難以估量,而天坑表面的那層黑色,則不但與天雷本身有關,與這種怪蟲被電焦后化作的焦炭與黑粉也不無關系。 即是說那副應龍骸骨存在了多久,這些怪蟲便存在了多久。 那副應龍骸骨迎接了多少次天雷,這些怪蟲便也迎接了多少次天雷。 它們一次一次的被天雷消滅,又一次一次在應龍骸骨雷劫結束的時候重新發育起來,直到將應龍骸骨包裹成為一條“紅龍”。 因此吳良有理由懷疑,這里至少還蟄伏著這種怪蟲的蟲卵,只是這一次,這座圣山與應龍骸骨恐怕已經支撐不住了…… 除此之外。 這種怪蟲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性。 它同時存在于外界與秘境,而縱觀這處秘境,具有如此特性的似乎便只有這座圣山,這座河心島,黃河,還有那三道連通外界與秘境的門樓。 就算如此。 這座身上與河心島與外界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期間的樹木,那個巨大的天坑,都使其區別于外界。 這么比較起來,具有這種特性的事物似乎便只剩下了三個:黃河、門樓、還有這種怪蟲。 甚至就連那副應龍骸骨,看起來應該也只存在于秘境之中,否則那由它與天雷造成的巨大天坑也應該一同出現在外界。 所以吳良認為這種怪蟲絕不簡單。 它能夠在秘境中以應龍骸骨為食,同時又在外界以那些浮尸為食,甚至當吳良等人渡河的時候,它還能夠發起主動攻擊…… 吳良有理由認為它掌握了某種自由穿梭兩界的方法。 而這方法絕對不是通過那三道門樓完成的,否則它便不會只出現在水中,陸地上也會出現它們的身影,住在黃河邊上的漁民必定首當其沖。 這一刻。 吳良竟希望能夠盡快找到這種怪蟲的活體,它們或許才是瓬人軍是否能夠順利走出這處秘境的關鍵,而并非那三道已經毀去的門樓。 不過在方才發掘此處的過程中,瓬人軍兵士肯定不曾發現這種怪蟲的活體,否則他們定會第一時間前來匯報…… 如此想著,吳良回頭對瓬人軍兵士說道:“諸位兄弟,發掘工作仍要繼續開展,我需要你們將這個坑洞擴大挖深,不過在挖掘的過程中你們需要更加細心,一旦有任何發現都必須第一時間向我匯報,尤其是與這種怪蟲有關的東西,這可能干系到我們是否能夠順利走出這方小世界?!?/br> “諾!” 瓬人軍眾人答應的聲音明顯比之前多了幾分精神。 因為吳良的最后一句話起到了畫餅的作用,類似于曹老板的“望梅止渴”,雖然他們被困在這里的時間還不算久,但這種處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士氣。 如今吳良忽然告訴他們多了一種活著走出這方小世界的可能,雖然暫時還想不明白吳良通過這座不會說話的石凋看出了什么,但對長久以來吳良的信任與崇拜,立刻便令他們看到了希望,足以提振士氣。 與此同時。 “?” 瓬人軍骨干們卻是疑惑的看向了吳良。 與這些兵士不同,他們雖然也以吳良馬首是瞻,但見識與能力使得他們更善于思考,此刻他們便在思考吳良究竟發現了什么,為何會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在沒有搞清楚吳良的意圖之前,他們倒并未當著瓬人軍兵士的面提出心中的疑問。 …… 如此一同來到坑外,瓬人軍骨干才終于圍了上來。 于吉作為眾人的代表小聲問道:“公子,你方才究竟發現了什么,為何說這怪蟲干系到我們能否順利走出這里?” “沒發現什么,只是想到這種怪蟲既存在于這方小世界,又存在于外界的黃河之中,因此我推斷它可能掌握了穿梭兩界的辦法?!?/br> 吳良言簡意賅的道。 “公子說的對??!” 聽了這話,眾人頓時恍然大悟,紛紛驚喜的點頭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我們在外面遭遇了這種怪蟲,又在這里見到了這種怪蟲,它可不就是有法子出去么?” “因此我們現在若是能夠找到留存在這里的怪蟲,或許便可以借助它來另辟蹊徑?!?/br> 吳良接茬說道。 甄宓緊接著又道:“不過君子,看到這怪蟲的石凋倒令妾身忽然想起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許能夠為君子提供一些思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