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就這樣耗費了整整半個時辰,吳良才終于跨越了這一百來米的距離。 此刻他已是氣喘吁吁,只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歇息歇息,可惜在這滿是淤泥的河床之后,哪里有什么地方可以給他歇息。 而典韋則依舊面不改色,立于一旁神色嚴肅的四下張望警戒。 如此略微喘了口氣,吳良堅持著開始仔細探查面前的這條鎖龍柱。 之前站在河心島上俯瞰的時候,雖然看得出來這條鎖龍柱體積不小,但并未覺得有多宏偉高大,而此刻立于鎖龍柱之下仰視,這種感覺便立刻出來了。 如同之前看的那般。 鎖龍柱朝向河水下游的柱身,此刻正被一層厚厚的類似藻類與淤泥混合的濕滑物質包裹起來,看不清原本的樣貌,但朝向河水尚有的柱身,這種濕滑物質則明顯要少了許多,不難看到柱身表面的情況。 鎖龍柱的表面果然刻有一些東西。 吳良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些位于鎖龍柱最下方的一大片云氣紋,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云尾紋,也就是云氣紋的邊緣紋路。 再慢慢往上看,在一片云氣紋之間,吳良看到了一條巨大的尾巴。 這尾巴看起來像是魚的尾巴,上面還分布著類似魚一般的鱗片,不過沿著尾巴向上看,又會發現它似蛇一般修長。 如此繼續抬頭向上仰望,出現了一對鷹爪一般的利爪…… 龍! 這肯定是傳說中的龍了! 雖然不論是這個時代還是后世,真正見過龍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龍一度被當做杜撰出來的神話圖騰,但對于每一個天朝人而言,龍的形象卻是早已深入人心,隨便揪出一個人來都能利利索索的畫出一條龍,畫的好不好另算,但相關的主要特征絕對不會出現錯誤。 吳良繼續順著鎖龍柱向上望去,一條環繞在鎖龍柱上的神龍形象映入眼簾。 角似鹿、頭似駝、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耳似?!毠澤下杂幸恍┏鋈?,但這絕對是傳說中的神龍形象,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具有如此特征的東西。 不過除了這些,這條神龍還多出了一對翅膀。 所以它應該是應龍,肯定是吳良等人此前見到過的那副應龍骸骨的復原形象,而與那副應龍骸骨相比,自然是這鎖龍柱上的形象更加雄壯威嚴,不過給人帶來的壓迫感卻是那應龍骸骨更強一些,那是一種與死亡息息相關的壓迫感! 繼續向上望去。 在這條鎖龍柱的上端,則依舊是大片的云氣紋,不過不同的是云氣紋之中共有四個突出的東西,看起來像是四根自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釘入鎖龍柱中的巨大釘子,形成了一個交叉十字,如此使得只從一個方位看去,這鎖龍柱的造型竟有點類似于華表。 鎖龍柱…… 吳良微微蹙眉,有些搞不清楚這鎖龍柱的作用。 為何這玩意兒看起來不像是為了斷絕地氣,而更像是為了釘住此前見過的那條應龍,使其永遠留在這里無法上天呢? 而且這鎖龍柱與吳良在史書中了解到的鎖龍柱差別也很大。 據他所知,道教古籍中似乎便有相關的傳說,雖然在道教古籍的描述中,鎖龍柱也是一根石柱,上面也有云氣紋與巨龍浮凋,但那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神龍,而并非吳良現在看到的巨龍。 并且道教古籍的鎖龍柱上,也并沒有這看起來像是四個巨大釘子的設定。 后世似乎有一條現存的鎖龍柱。 不過那條鎖龍柱位于天朝西南的蜀地,傳說當年大禹在巫山錯開峽一帶治水之時,有十二條龍頑固不化,危害生靈,將洪水越變越大,后來這些龍被大禹擒住,鎖于一石柱上斬殺,自此那斬龍的山嶺便叫做斬龍臺,而斬龍臺旁邊的一條巨大石柱則是鎖龍柱。 然而彼鎖龍柱與此鎖龍柱更是相差甚遠。 吳良曾去旅游看過,后世巫山的鎖龍柱一條天然形成的孤零零的石柱罷了,沒有任何刻紋,也沒有任何人工凋琢的痕跡。 想來相關的傳說故事,也只是人們杜撰出來的罷了。 心中想著這些。 吳良伸出帶著牛皮手套的手剝去鎖龍柱上覆蓋的那層淤泥,終于看到了這條鎖龍柱的本質。 初步觀察,這鎖龍柱所用材料應該是比較常見的砂巖。 這種巖石表面粗糙,結構沒有大理石和花崗巖那么穩固,相比較而言更加容易受到風與水的侵蝕,不過卻更容易凋刻塑型。 當然事無絕對,部分特殊環境下生成的砂巖依舊十分堅固。 像面前的這條鎖龍柱使用的砂巖便算是那種較為堅固的類型,否則就算黃河是近十來年才將入??诟牡赖搅舜颂?,也會對尋常的砂巖造成較大的損害。 而此刻這條鎖龍柱上面的紋路卻依舊十分清晰,只是部分原本應該棱角分明的地方變得圓滑了一些,如此可見一斑。 事到如今。 吳良便算是初步完成了對這條鎖龍柱的探查。 收獲并不算大,吳良又并不打算將這條鎖龍柱完全清理出來,這必將消耗不小的人力,因此只能暫時將其擱置。 “典韋兄弟,將洛陽鏟取下來吧,我們就在此處下鏟試探一下?!?/br> 回過神來,吳良對典韋說道。 他在出發之前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洛陽鏟,為的便是驗證此前關于這里可能存在某個族群古墓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