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章
而與此同時。 因為上游的河水被無形墻壁擋住,上游的河水無處可去,水位也正在不斷上升,此刻已經快要與那本就高出地平面許多的地上河堤持平! “出現了!這一幕終于再次出現了!” 這次跟隨吳良出征的瓬人軍將士激動了起來。 他們之中有人曾跟隨吳良參加過那次鄯善國之旅,親眼見過吳良令河水斷流的壯舉。 有些人則只是從那些參加過鄯善國之旅的兵士耳中聽過這件事,他們也想親眼見識這壯觀的情景,只是此前一直沒有機會。 然而他們哪里知道。 吳良此前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就做不到。 而這一次,吳良卻做的比想象中的還要輕松,不用懷疑,那絕對是龍涎剛剛賦予他的力量,使得他的御水之術已經變成了完全體! 甄宓的推測是對的。 大禹曾經一定到過這處秘境,也曾見過這副應龍骸骨,并得到了骸骨中的龍涎,這恐怕也是他的御水之術忽然變得強大的緣故,而這樣的能力對于大禹的治水工作必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嘩——! !” 黃河上游的水平面終于超過了地上河堤,在一處薄弱的地方發生了決堤! 大量河水瞬間將那處河堤完全沖垮,大量的河水夾雜著河堤中砂石沖向河道西側的低洼地帶,一股無可阻擋的洪流瘋狂席卷著前面的一切。 樹木、巨石、土壤…… 沿途所有可以看到的東西都成為了黃河的一部分,頭也不回的沖向更加低洼的海岸。 好在這個時代這里仍是一片無人區,黃河的改道不會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亦不會給任何人帶來損失。 與此同時。 亦有許多隨河水沖下來的泥沙堆積在了那道無形墻壁前面。 此刻吳良與瓬人軍眾人通過那道無形墻壁觀看黃河,就像在水族館的玻璃后面觀看海底世界一般,可以清晰的看到黃河的橫截面與水下的景象。 他們看到那些泥沙正在自下而上快速堆積,僅僅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便已經形成了一道完全由泥沙與碎石聚合而成的墻壁,漸漸的這道墻壁已經快要與此前的地上河堤高度持平。 這便是黃河那高于地平面的地上河堤的形成過程。 不過很快,眾人便又被已經下游逐漸干涸的如同峽谷一般河道中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此刻下游的河道河水已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淤泥與淺淺的水洼。 但這些還不足吸引瓬人軍眾人的注意力。 他們更加在意的,是那根豎立在靠近河道中心位置的一根巨大石柱。 那石柱的直徑足有半丈,目前露出淤泥的部分則至少應該有個三四丈高。 常年居于水中,石柱的表面同樣附著了許多淤泥,不過面向上游的那一面看起來卻十分干凈,這應該是河水常年沖刷的結果。 “這是…………” 眾人自然不知這石柱究竟是什么東西。 然而于吉卻忽然似是見到了了不得的東西一般,面色極為嚴肅的大聲道:“這怕不是鎖龍柱吧?!根據此地此前呈現出來的死龍格局,以及這根石柱所處的方位,老夫不難推斷出來,這石柱八成是有人故意立在此處的鎖龍柱!” 第八百六十六章 透水冢 “老先生,何為鎖龍柱?” 吳良不解的看向于吉,代表眾人開口問道。 “此乃破龍脈風水才用的法子,堪輿之術中有一種說法,所謂天有天氣,地有地氣,萬物需要以來天地之地,而人們常說的龍脈便是地氣最為充盈的地方,而這鎖龍柱若是定在龍脈的風水xue上,便可截斷當地的地氣,使其從龍脈變成一處險惡之地?!?/br> 于吉正色說道,“難怪此地呈現死龍格局,如今看來定是有了這鎖龍柱,這里才從一條龍脈變成了險惡的死龍?!?/br> “死龍……” 吳良想起了于吉此前關于死龍格局的解釋。 這種格局可不僅僅只是斷子絕孫那么簡單,而是連姓氏都難以保全,不可為不險惡。 不過為什么有人會在此處定下鎖龍柱,使得這條原本可能地氣最為充盈的龍脈變成一條絕人姓氏的死龍呢? 想到這茬。 吳良內心忽然有所醒悟,目光嚴肅的望向于吉,接著又道:“老先生,有人在此處定下鎖龍柱,必是為了絕人姓氏,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斷,這地方可能葬有某族的祖先,乃是某族先祖的陵寢,而立下這鎖龍柱之人,正是為了將這一族的人趕盡殺絕,永遠無法翻身?” “的確可以如此推測?!?/br> 于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而且此地既是一處極為難得的先天龍脈,因鎖龍柱才變成了死龍,那么不難推斷,當初將此地當做先祖陵寢的人,其后世族人必定不會是默默無名之輩,最起碼也是一方只手遮天的大姓氏,否則便是對不起這處先天龍脈!” 這不巧了么這不是? 聽到這番話,眾人心中立刻浮現出了這樣的感嘆。 想不到大老遠跑來這處醫者圣山解毒,結果到頭來竟可能又與一處古墓產生聯系,雖然他們平日里最多干的便是盜墓的勾當,但老天爺實在沒必要如此配合他們的專業吧? 當然。 現在一切還都只是吳良與于吉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