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8章
“老丈好眼力!” 吳良順勢說了句好聽的。 “既然閣下與我坦誠相見,那我便也沒什么好藏著掖著的了,請閣下稍等片刻?!?/br> 老者微微頷首,轉身便又回到了那間小石屋中。 不久之后。 “叮鈴!叮鈴!叮鈴!” 石屋中傳出清脆的鈴聲。 老者便踏著這鈴聲走了出來,此刻他非但背上了一個木匣,手中還多了一個圓環狀的金屬物件。 伴隨著老者輕輕擺動手掌與手臂,清脆的鈴聲便自這圓環狀的金屬物件中傳了出來。 “這是串鈴?!?/br> 聽到鈴聲的同時,白菁菁便已經為眾人解釋了起來,“我父親也有一個,走方醫與其他的行當不同,不能一邊行走一邊吆喝,否則一步一聲‘看病、治病’會教人覺得晦氣,當然也不能挨家挨戶前門詢問,因此平日里走鄉串戶為鄉民看病時,便搖動這個串鈴,誰家中有病人自會出來相邀?!?/br> “如此說來,此人竟還是個醫師?” 竟還有人后知后覺的道,當即換來眾人“關愛智障兒童”的目光,到了這時候才反應過來的確是個人才。 】 “若非貨真價實的醫師,斷然不會有這種東西?!?/br> 白菁菁則依舊認真的講解道。 說話之間。 老者已經重新回到了吳良面前,先是停下手中的串鈴,接著又清了清嗓子正色說道:“我便是方技比不上你的華佗,見笑了?!?/br> “???!” 聽到這話,有人不自覺的發出一聲驚叫。 就連吳良亦是瞪大眼睛,重新審視起面前的這位老者。 華佗? 這個人就是華佗?! 回憶起此前的種種細節,吳良一拍腦門。 錯不了! 方才當白菁菁說張仲景與華佗不及他的時候,老者的表現便已經露出了一些端倪,恐怕只有當事人才能夠露出那懷疑中夾雜著些許好笑、譏諷、不屑甚至是好勝心的復雜表情。 除此之外。 老者年紀也完全符合。 史書記載華佗應是生于1945年前后,到現在剛好接近五十歲,并且……吳良忽然想起,貌似有部分史書中便是將“華佗”的名字記作“華旉”,這才是他的真名,只是“華佗”比“華旉”更加順口,在各種演義與民間傳聞的加持之下流傳度更廣罷了。 所以。 畢旉……華旉……華佗! 敢情方才華佗自我介紹時,就是取了一個字形相近的字隨便湖弄一下罷了,一點都沒有走心啊。 我早該想到! “原來竟是華神醫,你可是我生平最仰慕的人之一,幸會幸會!” 想通了這些關節,吳良頓時變得激動起來,一把抓住華佗的手使勁搖晃。 得救了! 若是一個什么不知名的醫者,吳良恐怕還得考證一下對方的成色,免得太過信任對方,最終非但沒搞清楚這座“仙山”的秘密,反倒因此被庸醫誤導,耽誤了功夫害了自己與瓬人軍眾人。 但若是華佗,那便沒什么好懷疑的了。 華佗的專業水平肯定沒得說,而且他既然出現在這里,并且史書記載在這之后他還陸續為廣陵太守陳登、江表虎將周泰治過病,那便說明華佗一定攻略了這處秘境,并且可能最終從這里得到了“扁鵲”組織的傳承,甚至華佗那不幸失傳的《青囊書》可能也與這個地方的傳承有關。 這么去想,此刻華佗便像是此前的左慈一樣,將會成為瓬人軍眾人此行的最佳向導! 不過有關奇毒的事情,吳良并不打算現在就向華佗坦白。 因為瓬人軍眾人所中的奇毒顯然是“扁鵲”組織對付外敵的一種手段,而華佗得到了“扁鵲”組織的某種指引前來此處接受傳承,那么他自然也是“扁鵲”組織的人。 這種情況下,華佗極有可能因為“奇毒”便將他們當做敵人,輕易坦白恐怕只能適得其反…… “不敢當不敢當?!?/br> 吳良的熱情令華佗多少有些不適應,一邊與他笑著一邊不動聲色的將手抽了回去,這才接著客氣道,“閣下年紀輕輕便貴為太史令,想來必然也是滿腹經綸的天縱之才,而我不過是一介走鄉串戶的草民,如何當得起吳太史如此尊崇?!?/br> “如何當不起,華神醫平日里所行皆是活人之善舉,手下不知救治了多少條人命,僅憑這一點便已經可以與圣人相提并論?!?/br> 吳良連連說道。 “吳太史言過其實了,我雖醫治過不少人,但也有許多無能為力的時候,其實在我手中,死去的人比活下來的人更多?!?/br> 華佗忽然嘆了口氣,有些傷感的道。 “華神醫憐憫眾生,果然醫者皆有一顆仁心?!?/br> 吳良說著話忽然將華佗拉倒一邊,壓低了聲音一臉神秘的說道,“既然如此,我便更不能藏著掖著了,華神醫,你可知這是什么地方?” “哦?愿聞其詳?” 華佗微微側目,卻還在繼續裝傻。 “據我此前調查所知,‘扁鵲’秦越人原本對方技一無所知,等到成年之后才忽然自一個叫做長桑君的人那里習得醫術禁方,一舉成為舉世聞名的名醫?!?/br> 吳良繼續說道,“難道華神醫便不覺得此事存在許多蹊蹺之處么?”